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毅乾专利>正文

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67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它是由上、中、下三层铁箱组成,上层布置灶体,中层木炭过滤分离,下层水过滤分离,三层各有功能,又合成一个整体,成为灶架。先用水箱分离结构后,紧跟木炭分离结构,使水蒸气分离效果增加。下层铁箱排气管与炉体相联,使多余的废气进入炉内再次气化,不对外排废气。(*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炉,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能自制可燃气体的制气炉。
技术介绍
制气炉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产品,很受市场需要,但整体结构还不完善,有待改进。现社会上生产的制气炉水气分离主要采用气管导入水箱中,使气管中的水蒸汽与水会合冷却,剩下可燃气进入煤气灶燃烧。这种分离方式水蒸汽的分离效果差,采用水箱分离都会留下大量水蒸汽与可燃气一起进入灶中,整个气体的可燃性降低。且这种分离装置采用的管材长,弯管多,占地面积大,水蒸汽分离不完全,在工作中有大量的废气排出,家庭使用要另增加灶架,安装复杂,调试和水箱换净水困难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装置能分离大部分水蒸汽和焦油,达到进灶气体可然性好,同时可以做为灶体的灶架,方便安全安装燃烧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是装置分三层下层、中层、上层,下层为水箱分离,主要是方便排焦油及初步水蒸汽分离功能;中层为木炭水气分离,与下层用隔板气孔相联;上层为煤气灶,整个分离装置是长方体铁箱,可以做为煤气灶的灶架,排气口与炉体相联,减速少废气。所述装置为一个整体铁箱,减少了占地面积,下、中、上联成一个整体铁箱架(长250MM,宽200MM,高1000MM)正好为家用灶架的高度(1米左右),结构稳定又牢固,可以成为灶体的灶架,不需要另外增加灶架,减少成本。所述装置采用木炭分离,因为木炭吸水性强,使水蒸汽的分离效果明显增加,且木炭吸水饱满时,可以打开中层与下层联接的铁箱,把木炭取出来晒晾几个小时又可使用,此期间可另加一批木炭即可。两批木炭轮换,不增加使用成本。制气炉内本身能制造木炭,木炭可就地取材对成本也没影响。所述装置下层设有排气口与制气炉相通,在分离效果不好时,可以打开这个中间开关,将气体导入炉内,第二次进入制气炉,再导入分离装置过滤,减少废气的对外排放,装置下层水箱换水时可以取下支脚,水箱就下到地面,平移取出水箱,倒废水方便,重新安装方便,只要支起支脚就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达到水蒸汽的完全分离效果,三层铁箱合成一个整体,即成一个方便的灶架,防止了大量废气的排出;本装置结构简单美观,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不高,功能全面,是代替水箱导管分离装置的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脚,2.水箱,3.下层铁箱,4.木炭,5.灶,6.隔板(带气孔),7.进气管,8.排气管,9.开关,10.灶体进气管,11.上层铁箱,12.中层铁箱,13.炉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炉体产生的混合气体进入进气管(7),与水箱(2)中的水液体会合,混合气中的部分水蒸汽和焦油冷凝为水和焦油留在水箱(2)中。混合气再经过下层铁箱(3)和隔板(6)进入中层铁箱(12),混合气体中大部分水蒸汽与木炭(4)相遇,被木炭(4)吸收,剩余气体主要为可然气体进入上层铁箱(11),现通过灶体进气管(10)进入灶内燃烧。在图1中,如果水蒸汽含量过多的混合气出现时,可以打开开关(9),混合气通过排气管(8)再次进入炉体气化,然后再进入分离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结构分为下、中、上三层铁箱,三层合成一个整体,组成灶架,其特征是下层铁箱(3)为水气分离结构,中层铁箱(12)为木炭(4)分离结构,分离器排气管(8)与炉体相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整体铁箱架由下、中、上三层铁箱组成,作为灶体的灶架。3.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下层设有排气管(8)与制气炉相通。专利摘要一种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它是由上、中、下三层铁箱组成,上层布置灶体,中层木炭过滤分离,下层水过滤分离,三层各有功能,又合成一个整体,成为灶架。先用水箱分离结构后,紧跟木炭分离结构,使水蒸气分离效果增加。下层铁箱排气管与炉体相联,使多余的废气进入炉内再次气化,不对外排废气。文档编号C10B53/02GK2919057SQ200620055660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毅乾 申请人:陈毅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气炉气体分离装置,结构分为下、中、上三层铁箱,三层合成一个整体,组成灶架,其特征是:下层铁箱(3)为水气分离结构,中层铁箱(12)为木炭(4)分离结构,分离器排气管(8)与炉体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乾
申请(专利权)人:陈毅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