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8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快速放电线路和电源;比较器工作线路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满足空载损耗低,节能的要求,又能满足切断电源后输出端快速放电的要求;能够防止恒压的DC电源因输出端电压放电不及时,在切断电话后仍旧可通过触摸或者WIFI控制等其他方式使负载继续工作,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Fast discharge circuit with very low power consumption at out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
本技术涉及供电电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满足空载损耗低,节能的要求,又满足切断电源后输出端快速放电的要求的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照明产品的普及,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触摸或者WIF控制等其他方式来开关产品,此时空载损耗对节能异常重要,在此前提下,传统的用电阻放电不满足节能的要求,而不放电阻,当切断AC电源后,因输出端电压放电不及时,在切断电源后仍旧可通过触摸或者WIFI控制等其他方式使负载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节能,在切断电源后仍旧可通过触摸或者WIFI控制等其他方式使负载继续工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满足空载损耗低,节能的要求,又满足切断电源后输出端快速放电的要求的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快速放电线路和电源;比较器工作线路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当线路正常工作时,比较器工作线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此时快速放电线路中的三极管不开通,不会产生损耗,而当切断电源时,比较器工作线路的比较端的电压降低到设定的阀值,此时比较器工作线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快速放电线路中的三极管开通,使与三极管串联的电阻进行放电,快速拉低输出电压,使客户不能通过触摸或者WIFI控制等其他方式使负载继续工作,而产生切断电源后灯闪一下后又熄灭的不良客户体验。作为优选,所述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基准信号线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和电容C1;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电容C1的一端和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分别与芯片U1和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快速放电线路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6;三极管Q1的基极与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作为优选,比较器工作线路包括芯片U2、电容C2、电容C3和电阻R5;芯片U2分别与电源输出端正极、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电容C2、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2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和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AZ431。作为优选,芯片U2的型号为LM2904DT。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既满足空载损耗低,节能的要求,又能满足切断电源后输出端快速放电的要求;能够防止恒压的DC电源因输出端电压放电不及时,在切断电话后仍旧可通过触摸或者WIFI控制等其他方式使负载继续工作,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图。图中: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1、基准信号线路2、比较器工作线路3、快速放电线路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1、基准信号线路2、比较器工作线路3、快速放电线路4和电源;比较器工作线路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其中,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基准信号线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和电容C1;芯片U1的型号为AZ431;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第1管脚、芯片U1的第3管脚、电容C1的一端和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分别与芯片U1和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快速放电线路包括三极管Q1和电阻R6;三极管Q1的基极与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比较器工作线路包括芯片U2、电容C2、电容C3和电阻R5;芯片U2的型号为LM2904DT;芯片U2的第3管脚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芯片U2的第2管脚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芯片U2的第8管脚分别与电容C3的一端和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芯片U2的第1管脚分别与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电连接,芯片U2的第4管脚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电容C2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源开通后,AC交流输入电压经过AC-DC电源转化成电压稳定的直流电,芯片U1得到稳定的基准电压2.5V,连接到芯片U2的第3管脚,电源输出端的电压通过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分压得到一个比较电压连接到芯片U2的第2管脚,设定电阻R2的阻值,电阻R3的阻值和电阻R4的阻值,当线路正常工作时,使芯片U2的第2管脚的电平值高于第3管脚的电平值,此时,芯片U2的第1管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不开通,空载损耗极低;当切断AC交流输入,输出电压缓慢下降,因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分压关系,芯片U2的第2管脚电压也同步下降,下降到设定的阀值时,芯片U2的第3管脚电压值高于第2管脚电压值,此时,芯片U2的第1管脚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1开通,输出端电解对R6放电,迅速拉低输出电压,调节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的阻值可调节设定的阀值电压,越接近正常带载时的电压,放电时间越快,从而达到极低功耗又快速放电的要求。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1)、基准信号线路(2)、比较器工作线路(3)、快速放电线路(4)和电源;比较器工作线路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1)、基准信号线路(2)、比较器工作线路(3)、快速放电线路(4)和电源;比较器工作线路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端负极分别与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基准信号线路、比较器工作线路和快速放电线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检测分压线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电源输出端正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和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输出端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端极低功耗的快速放电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信号线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和电容C1;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U1、电容C1的一端和比较器工作线路电连接,电源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梢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耀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