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7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定子、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第二转子设有突伸出定子外部的输出轴,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均与定子转动连接,定子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转动的第一工作绕组,第一转子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子转动的第二工作绕组;还包括第一扇叶,第一扇叶与输出轴传动连接,定子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定子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定子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出风口,进风口对准第一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双转子电机能够在电机内部进行风冷散热,进而使得双转子电机的散热能力较强。

A double rotor motor with strong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指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多为单转子电机,其散热的方法为在电机表面增加散热片或外加风扇以在电机表面形成风路。但双转子电机因在电机内部有两个转子,所以双转子电机的内部发热较为严重,传统的表面散热的方式不适用于双转子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定子、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设有突伸出定子外部的输出轴,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均与所述定子转动连接,所述定子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转动的第一工作绕组,所述第一转子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子转动的第二工作绕组;所述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还包括第一扇叶,第一扇叶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定子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扇叶出风端与第一风道的进风口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扇叶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外部,所述定子的外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扇叶外周的风罩。作为优选,所述定子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转动的第三工作绕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子的端部设有位于第一转子内部的第二扇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子沿其轴向贯穿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转子的内部设有第三风道,第二风道的一端与第三风道的一端连通,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三风道的另一端连通。作为优选,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均为鼠笼型转子。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还包括用于制动第一转子的制动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定子和第一转子之间设置风路,并令风路的进风口对准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的扇叶,从而使得双转子电机能够在电机内部进行风冷散热,进而使得双转子电机的散热能力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定子;11、第一工作绕组;12、第一风道;13、进风口;14、出风口;15、第三工作绕组;2、第一转子;21、第二工作绕组;22、第三风道;3、第二转子;31、输出轴;32、第二扇叶;33、第二风道;4、第一扇叶;5、风罩;6、制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定子1、第一转子2以及第二转子3,所述第二转子3设有突伸出定子1外部的输出轴31,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均与所述定子1转动连接,所述定子1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2转动的第一工作绕组11,所述第一转子2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子3转动的第二工作绕组21;所述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还包括第一扇叶4,第一扇叶4与所述输出轴31传动连接,所述定子1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12,所述第一风道12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第一扇叶4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12的进风口13连通。使用本技术时,优选先向第一转子2上的第二工作绕组21通电,使得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反向转动后,再向定子1上的第一工作绕组11通电使得第一转子2的转向逐渐与第二转子3相同;但也可以同时向第一工作绕组11和第二工作绕组21供电的方式、先向第一工作绕组11通电再向第二工作绕组21通电的方式、只向第二工作绕组21通电的方式或只向第一工作绕组11通电的方式使第二转子3转动。使用过程中,第一扇叶4随着输出轴31转动并形成风,风从进风口13进入第一风道12后,将双转子电机内的热量输送至出风口14,并从出风口14排出,从而加快双转子电机内部的热量散失。如图1所示,所述定子1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2转动的第三工作绕组15。本技术还可以实现多转速输出以及特殊转速输出的功能。常规的电机中,要令电机输出不同转速,需要采用较为复杂或成本较高的方式进行调速。同时常规电机只能输出特定转速,如3000r/min、1500r/min,要输出特殊的转速较为困难。本技术中,第一工作绕组11和第二工作绕组21均通电的情况下、只有第一工作绕组11通电的情况下以及只有第二工作绕组21通电的情况下输出轴31输出的转速不同,从而通过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调速。同时,由于输出轴31输出的转速等于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间气隙磁场的转速,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间气隙磁场的转速等于第二工作绕组21旋转磁场的转速加上第一转子2的转速,而第一转子2的转速又等于第一工作绕组11旋转磁场的转速,因此厂商可以将第一工作绕组11的极数以及第二工作绕组21的极数设置得较为特殊,从而叠加出较为特殊的转速。进一步地,常规的2极电机只能输出3000r/min以内的转速,但本技术能够输出3000r/min以上的转速。本技术中,利用第一工作绕组11驱动第一转子2转动时第一转子2的转速与利用第三工作绕组15驱动第一转子2转动使第一转子2的转速不同,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输出轴31能够输出更多不同的转速。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转子3的端部设有位于第一转子2内部的第二扇叶32。利用第二扇叶32在第一转子2内部形成风,加快第一转子2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第一转子2内部散热。具体地,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均为鼠笼型转子。通过实验证明,利用鼠笼型的转子功耗较小,能够更节能。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还包括用于制动第一转子2的制动器6。当只向第二工作绕组21通电时,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会反向转动。由于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间气隙磁场的转速等于第二工作绕组21旋转磁场的转速加上第一转子2的转速,因此气隙磁场的转速较小(第二工作绕组21旋转磁场的转速为正,第一转子2的转速为负,相加后相当于令第二工作绕组21旋转磁场的转速变小),第二转子3的转速也较小。本技术中,可以利用制动器6来制动第一转子2,使得第一转子2无法转动,两个磁场正向叠加使第二转子3速度增大,从而使得第二转子3可以输出较大的转速。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针对一些规格较大的双转子电机,所述第二转子3沿其轴向贯穿有第二风道33,所述第一转子2的内部设有第三风道22,第二风道33的一端与第三风道22的一端连通,第二风道33的另一端与第三风道22的另一端连通,从而在第一转子2内形成循环风路,进一步加快第一转子2内部的散热。实施例三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扇叶4均设置在定子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扇叶4设置在所述定子1的外部,所述定子1的外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扇叶4外周的风罩5,风罩5用于聚拢第一扇叶4形成的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定子(1)、第一转子(2)以及第二转子(3),所述第二转子(3)设有突伸出定子(1)外部的输出轴(31),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均与所述定子(1)转动连接,所述定子(1)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2)转动的第一工作绕组(11),所述第一转子(2)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子(3)转动的第二工作绕组(21);/n所述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还包括第一扇叶(4),第一扇叶(4)与所述输出轴(31)传动连接,所述定子(1)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12),所述第一风道(12)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第一扇叶(4)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12)的进风口(1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定子(1)、第一转子(2)以及第二转子(3),所述第二转子(3)设有突伸出定子(1)外部的输出轴(31),第一转子(2)和第二转子(3)均与所述定子(1)转动连接,所述定子(1)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子(2)转动的第一工作绕组(11),所述第一转子(2)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转子(3)转动的第二工作绕组(21);
所述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还包括第一扇叶(4),第一扇叶(4)与所述输出轴(31)传动连接,所述定子(1)的内部设有第一风道(12),所述第一风道(12)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第一扇叶(4)的出风端与第一风道(12)的进风口(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能力强的双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4)设置在所述定子(1)的外部,所述定子(1)的外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扇叶(4)外周的风罩(5)。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进平李福益袁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