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7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包括有电机本体,及安装于电机本体外的、与电机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降噪空间的降噪外壳,及设置于第一降噪空间内的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电机本体外周的螺纹杆体,及固定于降噪外壳内壁上的、与螺纹杆体相啮合的降噪齿轮组,所述降噪外壳的顶角处设有第二降噪空间,所述第二降噪空间与电机本体的邻接边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二降噪空间内设有缓冲弹簧;该低噪音步进电机降噪效果好,降噪明显。

A low noise stepp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
技术介绍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现有的步进电机在使用时,存在着振动噪音过大,容易造成噪音污染的问题,而现有的降噪装置难以起到较佳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降噪明显的低噪音步进电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包括有电机本体,及安装于电机本体外的、与电机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降噪空间的降噪外壳,及设置于第一降噪空间内的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电机本体外周的螺纹杆体,及固定于降噪外壳内壁上的、与螺纹杆体相啮合的降噪齿轮组,所述降噪外壳的顶角处设有第二降噪空间,所述第二降噪空间与电机本体的邻接边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二降噪空间内设有缓冲弹簧。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弹簧的承力方向与电机本体的振动方向一致,通过弹簧对电机本体振动方向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冲击力,配合独立降噪空间的设计,达到降噪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降噪齿轮组和螺纹杆体皆设有一个以上、且呈一一对应设置,降噪齿轮组和螺纹杆体在电机本体的外周呈均布设计,实现均匀覆盖降噪。作为优选,所述降噪齿轮组包括有第一齿轮组,及与第一齿轮组沿螺纹杆体对称的第二齿轮组,通过两个齿轮组对螺纹杆体进行缓冲,避免电机本体作业时产生大幅的振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有与降噪外壳相固定的支杆,及安装于支杆上的、与螺纹杆体相啮合的斜齿轮,通过支杆支撑斜齿轮的中心处,而斜齿轮结构则用于配合螺纹杆体实现升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降噪空间的设计,经由降噪机构中的降噪齿轮组与螺纹杆体的啮合结构,将电机本体所产生的振动能量转化为降噪齿轮组的转动能量,从而减轻电机本体产生的振动情况,并搭配了第二降噪空间的设计,经由与电机本体邻接边斜设的方式,配合减震弹簧在减轻前后向振动的同时,还能够配合降噪机构实现储能,使螺纹杆体反向运动,进一步的降低振动,减轻噪音,解决了现今步进电机降噪效果差,降噪不明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的降噪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阅图1-4所示,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包括有电机本体1,及安装于电机本体1外的、与电机本体1之间形成有第一降噪空间2的降噪外壳3,及设置于第一降噪空间2内的降噪机构4,所述降噪机构4包括有固定于电机本体1外周的螺纹杆体5,及固定于降噪外壳3内壁上的、与螺纹杆体5相啮合的降噪齿轮组6,所述降噪外壳3的顶角处设有第二降噪空间7,所述第二降噪空间7与电机本体1的邻接边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二降噪空间7内设有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弹簧8的承力方向与电机本体1的振动方向一致,通过弹簧对电机本体1振动方向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冲击力,配合独立降噪空间的设计,达到降噪的效果。所述降噪齿轮组6和螺纹杆体5皆设有一个以上、且呈一一对应设置,降噪齿轮组6和螺纹杆体5在电机本体1的外周呈均布设计,实现均匀覆盖降噪,所述降噪齿轮组6包括有第一齿轮组61,及与第一齿轮组61沿螺纹杆体5对称的第二齿轮组62,通过两个齿轮组对螺纹杆体5进行缓冲,避免电机本体1作业时产生大幅的振动,所述第一齿轮组61包括有与降噪外壳3相固定的支杆611,及安装于支杆611上的、与螺纹杆体5相啮合的斜齿轮612,通过支杆611支撑斜齿轮612的中心处,而斜齿轮612结构则用于配合螺纹杆体5实现升降。原理说明:通过第一降噪空间2与第二降噪空间7的空腔结构中加装降噪齿轮组6、螺纹杆体5和减震弹簧,实现电机本体1的减震,并经由该空腔结构,在减震的同时实现降噪,其中,降噪齿轮组6、螺纹杆体5和减震弹簧的相互配合结构可以实现振动能转化为转动能,同时减震弹簧进行储能,实现降噪齿轮组6的反向转动,最终达到减震降噪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降噪空间的设计,经由降噪机构中的降噪齿轮组与螺纹杆体的啮合结构,将电机本体所产生的振动能量转化为降噪齿轮组的转动能量,从而减轻电机本体产生的振动情况,并搭配了第二降噪空间的设计,经由与电机本体邻接边斜设的方式,配合减震弹簧在减轻前后向振动的同时,还能够配合降噪机构实现储能,使螺纹杆体反向运动,进一步的降低振动,减轻噪音,解决了现今步进电机降噪效果差,降噪不明显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本体,及安装于电机本体外的、与电机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降噪空间的降噪外壳,及设置于第一降噪空间内的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电机本体外周的螺纹杆体,及固定于降噪外壳内壁上的、与螺纹杆体相啮合的降噪齿轮组,所述降噪外壳的顶角处设有第二降噪空间,所述第二降噪空间与电机本体的邻接边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二降噪空间内设有缓冲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本体,及安装于电机本体外的、与电机本体之间形成有第一降噪空间的降噪外壳,及设置于第一降噪空间内的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电机本体外周的螺纹杆体,及固定于降噪外壳内壁上的、与螺纹杆体相啮合的降噪齿轮组,所述降噪外壳的顶角处设有第二降噪空间,所述第二降噪空间与电机本体的邻接边为斜向设置,所述第二降噪空间内设有缓冲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的承力方向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天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