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平滑表面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446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平滑表面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玻璃结构,所述玻璃结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接线盒的外表面低于所述玻璃结构的表面或者与所述玻璃结构的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通过在玻璃结构上设置安装槽,使接线盒可以安装在玻璃结构的安装槽内,使接线盒不会突出玻璃结构的表面,从而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smooth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平滑表面的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平滑表面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太阳能发电领域发展迅猛,光伏行业的有识之士都在高效率和高可靠性两个方向发力,逐步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因此出现了半片组件、PERC组件、叠瓦组件及双面组件等新型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单体一般是不会直接用来发电的,需要将若干单体太阳电池经过一定的串并联,再用玻璃、封装胶膜等对太阳电池进行封装才能应用在工程上。由于双面双玻太阳能组件正反两面都需要发电,因此两面电池片都不能有任何遮挡,此时,一体式接线盒由于体积较大,占用组件表面空间大,已经不能适用于双面组件,分体式接线盒体积小,可以分开布置在组件边缘,因此双面双玻光伏组件基本都是使用分体式接线盒。但是,现有接线盒是通过密封硅胶固定在组件背面的,接线盒凸出背板表面,严重影响组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平滑表面的光伏组件,解决了接线盒凸出背板表面,严重影响组件的安装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结构,所述玻璃结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接线盒的外表面低于所述玻璃结构的表面或者与所述玻璃结构的表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为多个,多个所述接线盒间隔设置,所有所述接线盒均位于所述玻璃结构的边缘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玻璃结构的第一侧面设置有颜料涂层;所述玻璃结构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玻璃结构第一侧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所述颜料涂层位于所述封装胶膜与所述玻璃结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结构包括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背板玻璃上。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玻璃具有朝向所述前板玻璃的第一侧,所述背板玻璃的第一侧设置有颜料涂层。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玻璃具有背离所述前板玻璃的第二侧,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背板玻璃的第二侧上。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设置在所述前板玻璃与所述背板玻璃之间,所述封装胶膜为颜色膜。本技术的光伏组件通过在玻璃结构上设置安装槽,使接线盒可以安装在玻璃结构的安装槽内,使接线盒不会突出玻璃结构的表面,从而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接线盒的装配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例:10、玻璃结构;11、前板玻璃;12、背板玻璃;20、安装槽;30、接线盒;40、颜料涂层;50、通孔;60、封装胶膜;61、下封装胶膜;70、电池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结构10和接线盒30,玻璃结构10表面设置有安装槽20;接线盒30安装在安装槽20内,接线盒30的外表面低于玻璃结构10的表面或者与玻璃结构10的表面平齐。本技术的光伏组件通过在玻璃结构10上设置安装槽20,使接线盒30可以安装在玻璃结构10的安装槽20内,使接线盒30不会突出玻璃结构10的表面,从而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在上述实施中,接线盒30为多个,多个接线盒30间隔设置,所有接线盒30均位于玻璃结构10的边缘位置处。本技术的光伏组件通过在将多个安装槽20间隔设置在玻璃结构上,使接线盒30可以安装在玻璃结构10的安装槽20内,使接线盒30不会突出玻璃结构10的表面,从而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密封硅胶一般为白色膏状物,接线盒固定好后,从光伏组件正面看,接线盒的位置会有一团不规则形状的白色色块。双面双玻组件本身上下封装胶膜都是使用的透明封装胶膜,因此,组件正面的三块不规则形状的白色色块和接线盒对双面双玻组件的整体美观度影响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上述实施例中,玻璃结构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玻璃结构1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颜料涂层40;玻璃结构10的第二侧面设置有安装槽20。本技术的光伏组件通过设置颜料涂层40,在视觉上该颜料颜色与透明玻璃相近,通过改变光伏背板玻璃的生产工艺,在玻璃部分表面涂布一层颜料,使得封装成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从正面看不到接线盒和用于固定接线盒的白色密封硅胶,提高了双面双玻光伏组建的美观度。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该颜料厚度很薄,在微米级,不会因为颜料的增加而影响光伏组件的层压工艺,不会增加组件生产的工时;其次,该颜料与下封装胶膜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保证了光伏组件本身的可靠性及寿命;再次,该颜料颜色与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颜色协调统一。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槽20的槽底上设置有延伸至玻璃结构10第一侧的通孔50,可以方便接线。在上述实施例中,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60,颜料涂层40位于封装胶膜60与玻璃结构10之间。在图1的实施例中,玻璃结构10包括前板玻璃11和背板玻璃12,安装槽20设置在背板玻璃12上。背板玻璃12具有朝向前板玻璃11的第一侧,背板玻璃12的第一侧设置有颜料涂层40。背板玻璃12具有背离前板玻璃11的第二侧,安装槽20设置在背板玻璃12的第二侧上。本技术的光伏组件通过在背板玻璃12上设置安装槽20,使接线盒30可以安装在背板玻璃12的安装槽20内,使接线盒30不会突出背板玻璃12的表面,从而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通过设置颜料涂层40,在视觉上该颜料颜色与透明玻璃相近,通过改变光伏背板玻璃的生产工艺,在玻璃部分表面涂布一层颜料,使得封装成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从正面看不到接线盒和用于固定接线盒的白色密封硅胶,提高了双面双玻光伏组建的美观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光伏组件还包括:下封装胶膜61,下封装胶膜60位于背板玻璃12与前板玻璃11之间,下封装胶膜60下封装胶膜60设置在背板玻璃12的第一侧;电池片层70,电池片层70设置在下封装胶膜61与前板玻璃11之间。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胶膜60,所述封装胶膜60设置在所述前板玻璃11与所述背板玻璃12之间,所述封装胶膜60为颜色膜。通过在涂布涂料的位置加一层特定颜色的胶膜,使得封装成的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从正面看不到接线盒,而且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封装胶膜相近,该方法需要在组件生产过程中,层叠工序中加入,然后进行层压,效果相同。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玻璃结构(10),所述玻璃结构(10)表面设置有安装槽(20);/n接线盒(30),所述接线盒(30)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0)内,所述接线盒(30)的外表面低于所述玻璃结构(10)的表面或者与所述玻璃结构(10)的表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结构(10),所述玻璃结构(10)表面设置有安装槽(20);
接线盒(30),所述接线盒(30)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0)内,所述接线盒(30)的外表面低于所述玻璃结构(10)的表面或者与所述玻璃结构(10)的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30)为多个,多个所述接线盒(30)间隔设置,所有所述接线盒(30)均位于所述玻璃结构(10)的边缘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结构(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玻璃结构(1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颜料涂层(40);
所述玻璃结构(10)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安装槽(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20)的槽底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玻璃结构(10)第一侧的通孔(50)。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阳黄毅翔刘秤明赵志刚蒋世用张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