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及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40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同轴设置的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的两端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同轴电缆还包括多个绝缘层,绝缘层分别包括设于第一线芯与第二线芯之间的第一绝缘层、设于第二线芯与第三线芯之间的第二绝缘层、设于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之间的第三绝缘层及设于第四线芯外部的第四绝缘层,每个绝缘层分别向两端延伸使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的两端露出于各个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各相采用同轴方式固定且各相两端间隔设置,避免触碰放电,保证相间不发生闪络,充分保证电缆的绝缘良好。

Coaxial cable and cable reel collecting box with coaxi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电缆及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
本技术涉及高压集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及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
技术介绍
卷盘电缆应用于收缆与放缆的卷盘系统中,例如大型物流装卸中的龙门吊、采矿作业中的斗轮机、起重吊装工程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设备等。通常卷盘电缆的出线端接在集电箱内的各相接线环上,为了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需要将接入集电箱中的部分电缆进行剥除绝缘外屏蔽处理。在设备进行频繁的收缆与放缆作业时,集电箱中电缆相间距离减小或相间发生碰触,由于绝缘外屏蔽的剥除,相间绝缘带电,相间安全距离减小后会发生相间放电,亦或电缆绝缘与相间支撑绝缘子发生碰触,产生单相对绝缘子放电甚至闪络,进而烧蚀电缆绝缘表面,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同轴电缆及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及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能够有效避免集电箱内的各相发生碰触,解决相间闪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到外同轴设置的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的两端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同轴电缆还包括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芯与所述第二线芯之间的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第三线芯之间的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之间的第三绝缘层及设于所述第四线芯外部的第四绝缘层,每个绝缘层分别向两端延伸使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的两端露出于各个绝缘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延伸形成台阶,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对应台阶的部分还包覆有应力层。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同轴电缆包括首端及与所述首端远离的尾端,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靠近所述首端的端部等距离设置,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靠近所述尾端的端部等距离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分别为A相线、B相线、C相线与地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包括集电箱、多个取电环、绝缘套与上述的同轴电缆;所述取电环设于所述集电箱内,多个取电环沿所述集电箱的轴向依次等间隔设置,所述同轴电缆的一端伸入所述集电箱内并贯穿于多个取电环之中,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第三线芯位于同一端的端部分别与对应的一个取电环导电连接,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集电箱外并套接有所述绝缘套。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套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支套,所述主体部套设于所述同轴电缆上,所述支套与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或所述第四线芯的端部对应;所述支套内设有导电连接杆,所述导电连接杆包括用于与卷盘电缆连接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伸出于所述支套外,所述导电连接杆远离所述接线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或所述第四线芯的端部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套围绕所述主体部的轴心等间隔分布。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线芯为地线,所述第四线芯靠近所述绝缘套的一端用于与卷盘电缆的地线连接或者直接接地,所述第四线芯靠近所述绝缘套的一端与所述集电箱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第三线芯远离所述绝缘套的端部均套设有导电支架,所述导电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取电环的导电条。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条沿所述同轴电缆的径向延伸,所述导电条靠近所述取电环的一端开设有螺孔,所述导电条与所述取电环通过锁附螺丝紧固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各相采用同轴的方式固定且各相两端间隔设置,在接入卷盘系统中可避免触碰放电,增大相间爬电距离,保证各相之间不发生闪络,充分保证电缆的绝缘良好,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轴电缆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套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号说明:同轴电缆100、第一线芯10、第二线芯20、第三线芯30、第四线芯40、绝缘层50、第一绝缘层51、第二绝缘层52、第三绝缘层53、第四绝缘层54、首端101、尾端102、电缆卷盘集电箱1000、集电箱200、取电环300、绝缘套400、主体部410、支套420、导电连接杆430、接线端431、导电支架500、导电条510、螺孔5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100,应用于卷盘系统以连接卷盘电缆。该同轴电缆100包括由内到外同轴设置的第一线芯10、第二线芯20、第三线芯30与第四线芯40,第一线芯10、第二线芯20、第三线芯30与第四线芯40的两端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同轴电缆100还包括多个绝缘层50,用以将各个线芯之间隔开。具体的,绝缘层50分别包括设于第一线芯10与第二线芯20之间的第一绝缘层51、设于第二线芯20与第三线芯30之间的第二绝缘层52、设于第三线芯30与第四线芯40之间的第三绝缘层53及设于第四线芯40外部的第四绝缘层54,每个绝缘层50分别向两端延伸使第一线芯10、第二线芯20、第三线芯30与第四线芯40的两端露出于各个绝缘层50。本实施例中,第一线芯10、第二线芯20、第三线芯30与第四线芯40的长度逐渐减小,绝缘层50可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优选的,第一绝缘层51、第二绝缘层52、第三绝缘层53、第四绝缘层54延伸形成台阶,第一绝缘层51、第二绝缘层52、第三绝缘层53、第四绝缘层54对应台阶的部分还包覆有应力层(图未示),以保证应力疏散,减小电场集中,保证同轴电缆100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的,同轴电缆100包括首端101及与首端101远离的尾端102,第一线芯10、第二线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同轴设置的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的两端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同轴电缆还包括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芯与所述第二线芯之间的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第三线芯之间的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之间的第三绝缘层及设于所述第四线芯外部的第四绝缘层,每个绝缘层分别向两端延伸使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的两端露出于各个绝缘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同轴设置的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第三线芯与第四线芯的两端沿轴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同轴电缆还包括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分别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线芯与所述第二线芯之间的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二线芯与所述第三线芯之间的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之间的第三绝缘层及设于所述第四线芯外部的第四绝缘层,每个绝缘层分别向两端延伸使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的两端露出于各个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延伸形成台阶,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四绝缘层对应台阶的部分还包覆有应力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包括首端及与所述首端远离的尾端,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靠近所述首端的端部等距离设置,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靠近所述尾端的端部等距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所述第二线芯、所述第三线芯与所述第四线芯分别为A相线、B相线、C相线与地线。


5.一种采用同轴电缆的电缆卷盘集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电箱、多个取电环、绝缘套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缆;所述取电环设于所述集电箱内,多个取电环沿所述集电箱的轴向依次等间隔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磊磊李振高承华郭然蒋颂波韩景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