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278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包含第一晶体管、电容、驱动晶体管、发光二极管以及切换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与切换晶体管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一模式时,第一晶体管导通而切换晶体管关闭,通过第一晶体管的灰阶写入信号对发光二极管进行调光。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二模式时,切换晶体管导通而第一晶体管关闭,通过切换晶体管的栅极关闭信号拉高栅极源极跨压。

LED driv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对比显示效果的显示器当中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主动式发光二极管可做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其制成的显示装置可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车用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显示屏幕。就发光二极管的操作原理来说,随着提供偏压增加驱动电流能使得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增加。为了提高电流,需要增加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源极跨压或两端的电压差,然而这样的作法使得耗费在晶体管的功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现今电子装置讲求省电的需求下,要达到提升驱动电流又要减少电能消耗,成了难以取舍的选择。在现有技术当中,虽然可通过补偿工作电压的方式增加电压差,但其仍未解决节省功耗的主要目的,对于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及驱动,仍然会消耗相当大的比例于驱动晶体管上。综观前所述,现有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在使用上仍然具有相当的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具备切换模式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确保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能维持并降低电源线路的功耗,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具有高对比的显示模式与一般状态的显示模式,并且通过不同状态之间的切换,解决驱动电路当中薄膜晶体管耗电比例过大的问题。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包含第一晶体管、电容、驱动晶体管、发光二极管以及切换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于数据线。电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源,接收第一工作电压(VDD),第二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控制端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源。切换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于控制线,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一模式时,第一晶体管导通而切换晶体管关闭;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二模式时,切换晶体管导通而第一晶体管关闭。根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切换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于数据线。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端用以接收参考电压,控制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控制端连接于第一节点。发光二极管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压源,接收第一工作电压(VDD),第二端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切换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于控制线。第四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端连接于切换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于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控制端与切换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节点。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一模式时,第一晶体管导通而切换晶体管关闭,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及发光二极管形成第一电流镜电路;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二模式时,切换晶体管导通而第一晶体管关闭,切换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及发光二极管形成第二电流镜电路。具体地,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一模式时,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可接收高对比信号以开启第一晶体管,接收数据线传送的灰阶写入信号,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栅极源极跨压(VGS)对应于灰阶写入信号;当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第二模式时,切换晶体管的控制端可接收栅极关闭(GOFF)信号以开启切换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栅极源极跨压通过栅极关闭信号拉高至第二栅极源极跨压。此外,第一电压源的第一工作电压可降低至第二工作电压(VDD’)。承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可在第一模式时,对发光二极管的登板进行区域调光(LocalDimming)的操作,使得各分区写入对应灰阶,形成高对比的显示效果;在第二模式时,则可拉高栅极源极跨压,并搭配调降工作电压来达到省电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更为显而易见,兹将本专利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波形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升压电路的波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方框图。附图标记说明:B1、B2:升压电路C:电容C1:第一存储电容C2:第二存储电容CL:控制线DL:数据线DT:驱动晶体管GOA:栅极驱动阵列GOFF:栅极关闭信号LED:发光二极管M1:第一模式M2:第二模式N1:第一节点N2:第二节点Qn:驱动信号S1:第一电压源SL:扫描线SR_R、SR_L:扫描信号晶体管SW:切换晶体管SW1:第一切换晶体管SW2:第二切换晶体管T1:第一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4:第四晶体管V1:第一升压源V2:第二升压源VDD:第一工作电压VDD’:第二工作电压VSS:第二电压源11:上拉控制电路12:下拉控制电路13:高驱动电路14:下拉电路15:主要下拉电路16:驱动电路17:iTP电路20:像素写入电路30:低功耗电路50:LED驱动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兹将本专利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专利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专利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合先叙明。在附图中,为了淸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导光件等的厚度或宽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其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的连接。再者,“电性连接”或“耦合”是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此外,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在本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包含:/n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端连接于一数据线;/n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n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端是用以接收一第一工作电压,该第二端连接该电容的该第二端,该控制端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n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该第二端连接一第二电压源;以及/n一切换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端连接于一控制线,该第二端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n其中,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第一模式时,该第一晶体管导通而该切换晶体管关闭;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第二模式时,该切换晶体管导通而该第一晶体管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1 TW 108123129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端连接于一数据线;
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端是用以接收一第一工作电压,该第二端连接该电容的该第二端,该控制端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该第二端连接一第二电压源;以及
一切换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端连接于一控制线,该第二端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其中,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第一模式时,该第一晶体管导通而该切换晶体管关闭;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一第二模式时,该切换晶体管导通而该第一晶体管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中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该第一模式时,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接收一高对比信号以开启该第一晶体管,接收该数据线传送的一灰阶写入信号,该驱动晶体管的一第一栅极源极跨压对应于该灰阶写入信号;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该第二模式时,该切换晶体管的该控制端接收一栅极关闭信号以开启该切换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栅极源极跨压通过该栅极关闭信号拉高至一第二栅极源极跨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中当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为该第二模式时,该第一工作电压降低至一第二工作电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中该切换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连接于一升压电路,由该升压电路提供一升压脉冲信号拉高该第二栅极源极跨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中该升压电路包含至少一存储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逸承李明贤林峻锋邱韦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