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磁钢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04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磁钢转子,包括转子芯、转轴和磁钢,转轴穿过转子芯的中心轴孔,与转子芯紧配合,转子芯外套装磁钢,在转子芯与磁钢之间两端分别设置防震圈A和防震圈B,转子芯外壁对称设置通长的第一凸起,防震圈A内壁开设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凹槽,防震圈B的外壁与磁钢内壁相配合,转轴上位于防震圈A和防震圈B的外端面分别套设有压板A和压板B,压板A和压板B与转轴紧配合。该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减震效果好,噪音小,定转子气隙均匀的磁钢转子。

Damping magnetic steel r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磁钢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一种减震磁钢转子。
技术介绍
传统的磁钢常采用瓦状拼装式结构,需要使用专用胶水贴在转子芯的表面,自然冷却8小时左右,用专用的夹具夹住,放在烘烤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烘烤1小时左右,胶水有气味,对人体有害,并且拼装式磁钢外径表面圆度不好,同心度也不好,拼装式外表面也不能再进行加工,对磁钢的注塑模要求高,模具也贵。此外,拼装式磁钢与定子之间的气隙不均匀,磁场不稳定,电机噪声大,振动大,在做可靠性试验时,磁瓦易脱落,造成事故。在电机运转过程中,转子表面产生感应电动势,转子芯、磁钢和转轴是等势体。轴承安装在转轴两端,轴承的内轮也和转子处于同一电势。轴承的外轮与端盖上的轴承室接触,当电机处于干燥环境时,电机表面静电荷聚集,轴承外轮上也同样带有静电荷。这样轴承内外轮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形成电荷在内外轮间移动,在轴承钢球表面产生放电现象。久而久之,钢球表面产生电火花引起的摩耗,轴承异音产生。市场上出现这样的不良引起的索赔,原因就是轴承与电子表面处于同一电势,增加了轴承内外轮的电位差,引起了静电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磁钢转子,其特征是:包括转子芯(6)、转轴(7)和磁钢(3),所述的转轴(7)穿过转子芯(6)的中心轴孔,与转子芯(6)紧配合,转子芯(6)外套装磁钢(3),在所述的转子芯(6)与磁钢(3)之间两端分别设置防震圈A(2)和防震圈B(4),所述的转子芯(6)外壁对称设置通长的第一凸起(61),防震圈A(2)内壁开设与第一凸起(6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1),防震圈B(4)的外壁与磁钢(3)内壁相配合,所述的转轴(7)上位于防震圈A(2)和防震圈B(4)的外端面分别套设有压板A(1)和压板B(5),压板A(1)和压板B(5)与转轴(7)紧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磁钢转子,其特征是:包括转子芯(6)、转轴(7)和磁钢(3),所述的转轴(7)穿过转子芯(6)的中心轴孔,与转子芯(6)紧配合,转子芯(6)外套装磁钢(3),在所述的转子芯(6)与磁钢(3)之间两端分别设置防震圈A(2)和防震圈B(4),所述的转子芯(6)外壁对称设置通长的第一凸起(61),防震圈A(2)内壁开设与第一凸起(6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1),防震圈B(4)的外壁与磁钢(3)内壁相配合,所述的转轴(7)上位于防震圈A(2)和防震圈B(4)的外端面分别套设有压板A(1)和压板B(5),压板A(1)和压板B(5)与转轴(7)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磁钢转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子芯(6)由粉末冶金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磁钢转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子芯(6)、磁钢(3)、防震圈A(2)、防震圈B(4)、压板A(1)、压板B(5)均与转轴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磁钢转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磁钢(3)为整体式环状磁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磁钢转子,其特征是:所述的磁钢(3)内壁两端分别设置台阶A(32)和台阶B(33)以容纳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环剑斌董正刚张小媛李士新周杰李祥志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东晟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