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82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左和/或右两侧的封头,所述的封头具有相对设置的侧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一端的侧端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上下两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的侧面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所述的封头通过其侧面的连接端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焊接成一体,所述的封头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通孔、第一加强件,所述的连接通孔开设在所述的封头的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封头的连接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封头内增加加强结构,来达到增加封头强度的效果,在保证油冷却器散热性能的情况下,能有更好的强度结构,让油冷却器在瞬间高压情况下正常工作。

An oil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主机厂有些主机在一些特殊工作环境下工作,例如冬季冷启动,由于油的粘度非常高,这就要求的油冷却器的瞬时压力需要达到60bar,这样高压的油冷却器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泄漏。如图1所示的油冷却器,油冷却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封头2,油冷却器本体1和封头2之间焊接,当收到高压的冲击时,由于封头2的变形,使得两者焊接的焊缝处很容易张烈,从而导致主机停机。因此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改进常规的油冷却器设计,增加封头的强度,使油冷却器短时间可以承受如此高的压力冲击。首先,对冷却器进行性能计算,使其在客户要求的空间内达到客户要求的性能。先按常规油冷却器做出一个样品,样品完成后进行高压脉冲测试,试验开始几个小时,脉冲次数几万次,常规油冷却器的两个封头顶端已经出现裂缝,试验不得不停止,需要就裂缝问题研究相应的改进,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出比普通的情况下强度更好的油冷却器,那就必须在封头内部结构上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冷却器,特别是油冷却器的加强筋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左和/或右两侧的封头,所述的封头具有相对设置的侧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一端的侧端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上下两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的侧面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所述的封头通过其侧面的连接端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焊接成一体,所述的封头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通孔、第一加强件,所述的连接通孔开设在所述的封头的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封头的连接通孔内。优选地,所述的封头内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的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的封头的上端面与侧端面之间和/或所述的封头的下端面与所述的侧端面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的材质为铝。优选地,所述的连接通孔开设有倒角。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倒角的规格为5×4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端部伸出所述的连接通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端部伸出所述的连接通孔4-6mm。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横截面与所述的连接通孔的形状相配。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的封头的上下方向设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设置有3-5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在封头内增加加强结构,来达到增加封头强度的效果,在保证油冷却器散热性能的情况下,能有更好的强度结构,让油冷却器在瞬间高压情况下正常工作。附图说明附图1为油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3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4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冷却器本体;2、封头;20、侧面;200、连接通孔;21、侧端面;22、上端面;23、下端面;24、连接端;30、第一加强件;31、第二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2、3所示的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1、连接在冷却器本体1左右两侧的封头2。其中:封头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0、连接两个侧面20一端的侧端面21、连接两个侧面20上下两端的上端面22和下端面23,两个侧面20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24,封头2通过其侧面20的连接端24与冷却器本体1焊接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封头2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通孔200、第一加强件30,连接通孔200分别开设在封头2的两个侧面20上,且两个侧面20上的连接通孔200的高度一致,第一加强件30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封头2的连接通孔200内。连接通孔200为圆孔,该圆孔不是普通的圆孔,而是开设有规格为5x45°的倒角;第一加强件30为铝制的圆棒,第一加强件30的长度也不是任意的,要保证第一加强件30两端伸出连接通孔4-6mm,优选为5mm,这样焊接时才能达到a5的焊缝要求。第一加强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结构沿封头2的上下方向设置,如3-5个。通过强度计算,设置4个第一加强结构为最优。本实施例的加强结构简单,生产也相对比较容易,不会增加很大的成本,大大的增加了长焊缝的强度,延长了油冷却器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的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1、连接在冷却器本体1左右两侧的封头2。其中:封头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20、连接两个侧面20一端的侧端面21、连接两个侧面20上下两端的上端面22和下端面23,两个侧面20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24,封头2通过其侧面20的连接端24与冷却器本体1焊接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封头2内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第二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件31,第二加强件31连接在封头2的上端面22与侧端面21之间和封头2的下端面23与侧端面21之间。第二加强件31为一块多边形结构的加强筋,通过焊接连接在封头2内部即可。这种结构可以在一些压力相对稍微高一点的油散上面普遍使用,使用频率高。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两种第一加强结构、第二加强结构。对样品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非常好,既可以通过脉冲试验,爆破压力也达到了更高,达到了客户的效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左和/或右两侧的封头,所述的封头具有相对设置的侧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一端的侧端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上下两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的侧面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所述的封头通过其侧面的连接端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焊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头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通孔、第一加强件,所述的连接通孔开设在所述的封头的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封头的连接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连接在所述的冷却器本体左和/或右两侧的封头,所述的封头具有相对设置的侧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一端的侧端面、连接所述的侧面上下两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的侧面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所述的封头通过其侧面的连接端与所述的冷却器本体焊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头内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连接通孔、第一加强件,所述的连接通孔开设在所述的封头的侧面上,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封头的连接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头内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的第二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的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的封头的上端面与侧端面之间和/或所述的封头的下端面与所述的侧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的材质为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孙韧洁
申请(专利权)人:爱克奇换热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