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炜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61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包括换热器外壳,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压缩机组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组与冷凝器之间采用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凝器外接有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均延伸至换热器外壳的外侧,所述冷凝器的壳体部分包括金属层、外架构层、内架构层和密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报警器、处理器、远程传输模块、冷凝器、防护外罩、金属层、外架构层、第一真空层、内架构层、第二真空层、密闭层、镀银层以及温度传感器,解决了采暖设备缺少温度防扩散机构,导致的装置能源损耗大以及其采暖效果降低的问题。

A heating device with strong heat preservation performance for building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
本技术涉及暖通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暖通是建筑设备中工种的一个分类的名称,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暖通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空气能热泵有着使用成本低、易操作、采暖效果好、安全、干净等多重优势,其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的目的。现阶段暖通采暖设备使用时能够满足其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其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着一些方面面的不足和缺陷。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7299133U公开了一种空气源采暖机组及其换热装置,包括压缩机组,压缩机组通过进气管连通有分流管,分流管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外罩有外罩体,换热器下方安装有集流管,集流管与换热器出口连接。现有技术中一种空气源采暖机组及其换热装置所具有的缺点不足:1.暖通采暖设备的保温效果不佳,缺少温度防扩散机构,能源损耗大,降低采暖设备的采暖效果,增加能耗,进而保证不了设备的采暖性能;2.暖通采暖设备缺少水温传感及报警机制,远程的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查知冷凝器内部的水温信息,进而不便于远程观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解决了采暖设备缺少温度防扩散机构,导致的装置能源损耗大以及其采暖效果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包括换热器外壳,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压缩机组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组与冷凝器之间采用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凝器外接有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冷水管和热水管均延伸至换热器外壳的外侧,所述冷凝器的壳体部分包括金属层、外架构层、内架构层和密闭层,所述金属层、外架构层、内架构层和密闭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外架构层焊接在金属层的内壁上,所述外架构层与内架构层之间开设有第一真空层,所述内架构层与密闭层之间开设有第二真空层,所述密闭层的另一外壁上覆接有镀银层,所述冷凝器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外壁上自上而下对应设置有翅片蒸发器、电源接口和报警器,所述换热器外壳内侧底部安装有处理器和远程传输模块。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外壳的下端安装有脚垫,且脚垫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翅片蒸发器、压缩机组和冷凝器依次串联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罩,且冷凝器与防护外罩之间固定有缓压垫。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外壳的顶端安装有透气风机和防尘网,且防尘网罩设于透气风机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安装架的方式固定在冷凝器的内壁上,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的输入端及远程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外罩、金属层、外架构层、第一真空层、内架构层以及第二真空层,暖通采暖设备的保暖性能好,可充分防止冷凝器内部的水温的扩散,进而保证系统的采暖效果,减少能耗的使用,进而保证暖通系统的采暖效果,解决了采暖设备温度易外散的问题,本技术在冷凝器的外部设置防护外罩,防护外罩与冷凝器之间固定有缓压垫,增强其防护效果,且冷凝器的壳体部分由金属层、外架构层、第一真空层、内架构层以及第二真空层,其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可充分保证其温度不扩散,且其牢固性好,适宜于采暖设备的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处理器以及远程传输模块,本技术设置了温度传感及报警机制,可实时检测采暖设备中的水温信息,并且将信号传递到远方,便于远程工作时人员的观察操作,且换热器外壳外接有报警器,在其温度过低的时候能够自动报警,进而丰富了暖通采暖设备的功能性,采暖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冷凝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冷凝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换热器外壳;2、翅片蒸发器;3、压缩机组;4、隔板;5、电源接口;6、报警器;7、脚垫;8、连接管;9、处理器;10、远程传输模块;11、缓压垫;12、冷凝器;13、防护外罩;14、冷水管;15、热水管;16、透气风机;17、防尘网;18、金属层;19、外架构层;20、第一真空层;21、内架构层;22、第二真空层;23、密闭层;24、镀银层;25、温度传感器;26、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包括换热器外壳1,换热器外壳1的下端安装有脚垫7,且脚垫7设置有四个,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换热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4,隔板4的上表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压缩机组3和冷凝器12,冷凝器1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罩13,且冷凝器12与防护外罩13之间固定有缓压垫11,起到防护和缓压作用,对冷凝器12进行保护,压缩机组3与冷凝器12之间采用连接管8连接,冷凝器12外接有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均延伸至换热器外壳1的外侧,换热器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透气风机16和防尘网17,且防尘网17罩设于透气风机16的外侧,防止灰尘影响,冷凝器12的壳体部分包括金属层18、外架构层19、内架构层21和密闭层23,金属层18、外架构层19、内架构层21和密闭层23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外架构层19焊接在金属层18的内壁上,外架构层19与内架构层21之间开设有第一真空层20,内架构层21与密闭层23之间开设有第二真空层22,密闭层23的另一外壁上覆接有镀银层24,起到很好的隔温效果,防止温度外散,冷凝器1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5的型号为PT100,换热器外壳1的外壁上自上而下对应设置有翅片蒸发器2、电源接口5和报警器6,翅片蒸发器2、压缩机组3和冷凝器12依次串联连接,换热器外壳1内侧底部安装有处理器9和远程传输模块10,处理器9的型号为FX-8350,远程传输模块10的型号为YS-53,为已知的现有技术,工作时温度传感器25通过安装架26的方式固定在冷凝器12的内壁上,且温度传感器25的输出端与处理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9的输出端与报警器6的输入端及远程传输模块10的输入端电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冷凝器12通过缓压垫11的方式安装在防护外罩13的内侧,可起到很好的缓压及防护作用,冷凝器12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包括换热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上表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压缩机组(3)和冷凝器(12),所述压缩机组(3)与冷凝器(12)之间采用连接管(8)连接,所述冷凝器(12)外接有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所述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均延伸至换热器外壳(1)的外侧,所述冷凝器(12)的壳体部分包括金属层(18)、外架构层(19)、内架构层(21)和密闭层(23),所述金属层(18)、外架构层(19)、内架构层(21)和密闭层(23)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外架构层(19)焊接在金属层(18)的内壁上,所述外架构层(19)与内架构层(21)之间开设有第一真空层(20),所述内架构层(21)与密闭层(23)之间开设有第二真空层(22),所述密闭层(23)的另一外壁上覆接有镀银层(24),所述冷凝器(1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5),所述换热器外壳(1)的外壁上自上而下对应设置有翅片蒸发器(2)、电源接口(5)和报警器(6),所述换热器外壳(1)内侧底部安装有处理器(9)和远程传输模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暖通保温性能强的采暖装置,包括换热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上表面左右对应设置有压缩机组(3)和冷凝器(12),所述压缩机组(3)与冷凝器(12)之间采用连接管(8)连接,所述冷凝器(12)外接有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所述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均延伸至换热器外壳(1)的外侧,所述冷凝器(12)的壳体部分包括金属层(18)、外架构层(19)、内架构层(21)和密闭层(23),所述金属层(18)、外架构层(19)、内架构层(21)和密闭层(23)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外架构层(19)焊接在金属层(18)的内壁上,所述外架构层(19)与内架构层(21)之间开设有第一真空层(20),所述内架构层(21)与密闭层(23)之间开设有第二真空层(22),所述密闭层(23)的另一外壁上覆接有镀银层(24),所述冷凝器(12)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5),所述换热器外壳(1)的外壁上自上而下对应设置有翅片蒸发器(2)、电源接口(5)和报警器(6),所述换热器外壳(1)内侧底部安装有处理器(9)和远程传输模块(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杨燕昆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刘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