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玺专利>正文

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60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油烟机,包括:壳体,风箱组件,壳体底端设有集油槽,对应于集油槽滴油口卡设有集油杯,壳体内底端架设的中架板板端截面呈厂形,其平向和后下方伸出的板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吸风孔或吸风槽孔,风箱组件置于中架板和壳体内壁间,内置多组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风叶,下端开有入孔口与吸风孔或吸风槽孔相通,上端有出孔口与排风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多马达多方位吸风结构的设置,可使吸油烟的效率大为提高。(*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常见的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如图1A、1B所示,其主机体100底端设导流油槽201、集油盘202与中架板200,及中架板200与主机体顶板间的排风室300,其仍不脱集中于中央部位吸取油雾的目的,由于其具有诸如:中架板200与排风室300底端不完全贴合,臻使机体内部易受油烟沾污,易滴油至煤气灶台面等缺失,造成清洗上的困扰。现有的吸排油烟机100架设时系水平置于炉灶上,为配合入操作炉灶时,不使视线被阻挡或头部被撞伤,架设的高度往往令吸风动力机构离煤气灶过高,吸油烟效率减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能多方位强力吸排油烟的吸油烟机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吸排油烟机构包括:壳体、中架板、风箱组件、马达及由马达驱动的风叶,壳体底端设有集油槽,该槽系由壳体后盖板延伸出一中间适当位置,设有滴油口的凹皿体,该槽体下端外缘并与一下盖板周缘相嵌合固定,于下盖板对应于集油槽的滴油口处,形成油杯嵌口,油杯卡设其中,中架板设于壳体内底端,中架板板端截面形状略成厂形,其平向的板面上开设出只少一只吸风孔,且向后下方伸出的板面上亦开设出多数吸风槽孔或至少一个吸风孔,风箱组件置于中架板和壳体内壁之间,风箱组件的数只风箱开设的风箱入孔口,下端各盖覆第一、第二罩体分别与吸风孔或吸风槽孔相通,且其内装设数组马达及马达所驱动的风叶,对正各吸风孔或吸风槽孔的风箱壳壁,各连接有排油管到油杯,且-->于壳体上开设一与各风箱上端开设的风箱出风孔口相通的排风孔。所述的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其中中架板平向的板面上,所开设出吸风孔的下端还套接有一滤油网及一承油盘。所述的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其中壳体背面底缘还接设有一防止油烟流到吸油烟机背面与墙壁章的间隙形成污染的阻烟条。所述的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其中中架板向后方向伸出的板面上还开设有吸风孔,吸风孔上嵌设有滤油网板。具有所述结构的本技术,由于增设了吸风动力机构,不仅使增加了吸油烟力度,而且由于新增的其吸风动力机构的位置系垂向装设于向下延伸出吸油烟机后端的机体内,低于吸油烟机平向设置的吸风动力机构,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吸油烟的效率。以下队图和实施例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描述:图1A、1B为常见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的简易示图。图2A为本技术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的侧面剖面图。图2B为本技术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下盖板嵌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的实施示图。图5为本技术吸油烟机吸排烟机构的另一实施示图。图示中元件名称:10....................壳体11....................集油槽11A...................滴油口12....................排风孔-->13.............排风管13A............风管接头20.............中架板21、22、28、29.吸风孔23、24.........承油盘25、26.........滤油网27.............吸风槽孔30.............下盖板30A............油杯嵌口30B............弹性卡块31.............油杯40.............风箱组件41、42、43.....风箱41A、41B、41C..风箱入孔口42B、43B.......排风箱41C、42C、43C..风箱出孔口44.............第一壳罩45.............第二壳罩50、51、52.....马达60、61、62.....风叶70.............阻烟条80、81.........滤油网板100............机体200............中架板-->201..................导流油槽202..................集油盘300..................排风室实施例1:如图2A所示,本技术吸排油烟机构包括:一壳体10、一中架板20、一下盖板30、一风箱组件40、马达50,51,52及风叶60,61,62,该壳体10底端设有集油槽11,该槽系由壳体10后盖板延伸出一中间适当位置,设有滴油口11A的凹皿体,另设一下盖板30于集油槽11下端,此下盖板嵌合的方式,如图2B所示,下盖板30前缘与集油槽11相嵌合,后缘与机体底端后接板相嵌合固定,并对应于集油槽11的滴油口11A处,开设出油杯嵌口30A,以卡设油杯31,于壳体10下方前端和集油槽11前缘内壁间,设有板端截面形状略成厂形的中架板20,该中架板20与集油槽11前缘之间形成缝隙,使油滴可延中架板20往下斜伸的板体滑经缝隙流入集油槽11,再流落到油杯31,进行集中收集油渍。如图3所示,于中架板20的板面上开设出二只吸风孔21,22,吸风孔21,22下端可分别套接一滤油网25,26及一承油盘23,24,以滤除油渍,且向后下方伸出的板面上,亦开设出数排数列的吸风槽孔27(于实施上或可开设至少一只吸风孔),于中架板20和壳体10内壁间装设风箱组件40,此风箱组件40形体与此空同相匹配,而其上的数只风箱入孔口41A,42A及43A下端,各盖覆第一、第二壳罩44,45与吸风孔21,22或吸风槽孔27相通,且其内装设马达50,51,52及马达轴端所驱动的风叶60,-->61,62,另于对正吸风槽孔27的数只风箱42,43底壳壁,各分别连接有排油管42B,43B,经集油槽11的滴油口11A到油杯31上端,使风箱42,43内残留较重的油滴得以滴到油杯31滤除,于壳体10背面底缘可接设一阻烟条70,用以贴密壁面,防止油烟流到吸油烟机背面与墙壁同的缝隙形成污垢,其上复开设有一与各风箱41,42,43上端风箱出孔口41C,42C,43C相通的排风孔12排出。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排风孔12套接风管接头13A与排风风13至室外,吸油烟机的油烟即可经由各风箱41,42,43内的马达50,51,52驱动风叶60,61,62,从上端平向及贴近壁端约成直向的斜方位置吸出排风孔12,经管壁到室外排放,由于吸风槽孔27的位置较上端平向吸风孔21,22为低,使吸油烟机无有因架设过高无法吸取油烟之弊,而能充分滤除油烟。实施例2:如图5所示,在中架板20向后方伸出的板面上亦开设出吸风孔28,29,于吸风孔28,29上嵌设滤油网板80,81,使油烟透过滤油板80、81流入吸风孔28、29内,达到滤排油烟的目的。须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该机构包括:壳体、中架板、风箱组件、马达及由马达驱动的风叶,壳体底端设有集油槽,其特征在于:该集油槽(11)系由壳体(10)后盖板延伸出一中间适当位置,设有滴油口(11A)的凹皿体,该槽体下端外缘并与一下盖板(30)周缘相嵌合固定,于下盖板(30)对应于集油槽(11)的滴油口(11A)处,形成油杯嵌口(30A),油杯(31)卡嵌其中,中架板(200)设于壳体(10)内底端,中架板(200)板端截面形状略成厂形,其平向的板面上开设出只少一只吸风孔(21、22),且向后下方伸出的板面上亦开设出多数吸风槽孔(27)或至少一个吸风孔(28、29),风箱组件(40)置于中架板(200)和壳体(10)内壁之间,风箱组件(40)的数只风箱(41、42、43)开设的风箱入孔口(41A、42A、43A)下端各盖覆第一、第二罩体(44、45),分别与吸风孔(21、22)或吸风槽孔(27)相通,且其内装设数组马达(50、51、52)及马达所驱动的风叶(60、61、62),对正各吸风孔(21、22、28、29)或吸风槽孔(27)的风箱壳壁,各连接有排油管(42B、43B)到油杯(31),且于壳体(10)上开设一与各风箱(41、42、43)上端开设的风箱出孔口(41C、42C、43C)相通的排风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中架板(200)平向的板面上,所开设出吸风孔(21、22)的下端套接一滤油网(25、26)及一承油盘(23、2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改进的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构,该机构包括:壳体、中架板、风箱组件、马达及由马达驱动的风叶,壳体底端设有集油槽,其特征在于:该集油槽(11)系由壳体(10)后盖板延伸出一中间适当位置,设有滴油口(11A)的凹皿体,该槽体下端外缘并与一下盖板(30)周缘相嵌合固定,于下盖板(30)对应于集油槽(11)的滴油口(11A)处,形成油杯嵌口(30A),油杯(31)卡嵌其中,中架板(200)设于壳体(10)内底端,中架板(200)板端截面形状略成厂形,其平向的板面上开设出只少一只吸风孔(21、22),且向后下方伸出的板面上亦开设出多数吸风槽孔(27)或至少一个吸风孔(28、29),风箱组件(40)置于中架板(200)和壳体(10)内壁之间,风箱组件(40)的数只风箱(41、42、43)开设的风箱入孔口(41A、42A、43A)下端各盖覆第一、第二罩体(44、45),分别与吸风孔(21、22)或吸风槽孔(27)相通,且其内装设数组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玺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