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19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包括:下支撑板、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顶部的上支撑板、安装在下支撑板和所述上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母、反扣安装在第一螺母内部的第二螺母、上述结构间形成的配合面;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卡座,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卡座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卡座内设有贯穿上支撑板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翻边来扩大组装螺母的过盈接触面积,通过设置间隙配合的卡座和通孔来完成预组装,通过设置第三接触面来关联下支撑板和第一螺母,通过设置反扣安装的第二螺母夹紧第一螺母。

Nut riveting structure of upper support plate of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
本技术涉及悬架上支撑
,具体是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轿车已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汽车悬架是汽车非常常用的重要部件之一,且以实用性、舒适性及成本考虑,以麦弗逊悬架作为前悬架结构为主要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减小路面的振动传递到车身上,增强整车舒适性。在目前领域上,汽车所用的悬架上支撑的设计一般都是通过调整橡胶结构设计和橡胶配方来提高产品刚度性能,并且考虑到成本问题,都是以钣金材料作为支架常用材料。但是当前市场上的钣金支架结构大都是由几个螺母将上下两个支撑板固定住,并且螺母只和上支撑板过盈,过盈厚度薄,过盈力其实并不大,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导致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都有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包括:下支撑板、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顶部的上支撑板、安装在下支撑板和所述上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母、反扣安装在第一螺母内部的第二螺母、上述结构间形成的配合面;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卡座,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卡座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卡座内设有贯穿上支撑板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螺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翻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螺母包括:第一螺帽、连接所述第一螺帽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螺栓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螺母的插入方向与第一螺母的插入方向相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配合面包括:设置在卡座与通孔配合位置的第一接触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与螺栓孔配合位置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间隙配合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过盈配合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配合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帽的底面与下支撑板的底面接触位置的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为支撑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翻边来扩大组装螺母的过盈接触面积,通过设置间隙配合的卡座和通孔来完成预组装,通过设置第三接触面来关联下支撑板和第一螺母,通过设置反扣安装的第二螺母夹紧第一螺母。本装置在生产中有效地扩大组装螺母安装的过盈面积,增大过盈力,通过多层结构的安装来铆紧螺母,使螺母不易脱落。本装置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铆紧结构沿着螺母方向切割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本技术的正等轴侧视图。图中:1—固定座,2—支撑座,21—下支撑板,22—通孔,3—盖板,31—上支撑板,32—卡座,33—螺栓孔,3—翻边,4—第一螺母,41—第一螺帽,42—第一螺栓,5—第二螺母,51—第二螺帽,52—第二螺栓,6—配合面,61—第一接触面,62—第二接触面,63—第三接触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图1为本技术所述铆紧结构沿着螺母方向切割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图3为本技术的正等轴侧视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铆紧结构包括:下支撑板21、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21顶部的上支撑板31、安装在下支撑板21和所述上支撑板31之间的第一螺母4、安装在第一螺母4内部的第二螺母5、上述结构间形成的配合面6。所述上支撑板31的底部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卡座32,所述下支撑板21上设有多个通孔22,所述卡座32与所述通孔22间隙配合。所述卡座32内设有贯穿上支撑板31的螺栓孔33,所述螺栓孔33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螺母4。所述上支撑板31的底部设有翻边34。将上支撑板31做下翻边结构,增加第一螺母4和上支撑板31的过盈面积,从而产生比较大的第一螺母4从上支撑板31压出的力。这样增加了零件的牢固性,降低了零件的不合格率,防止零件在运输与工序流转过程中产生的脱落问题。提高内部的生产能力以及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如果此方案的推广,可以解决在弧面安装面的结构组装螺母压装不结实的问题。可以节约相当大的资源浪费,为公司自同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安装的时候,将上支撑板31的卡座32对准通孔22卡接进去,形成间隙配合,起到预组装的作用。再将第一螺母4安装到螺栓孔33中,形成过盈配合。最后将第二螺母5安装进第一螺母4内设置的螺栓孔内,形成反扣,起到固定第一螺母4的作用,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夹紧第一螺母4。以上设置增加预组装的间隙配合和第一螺母4与下支撑板21的接触,将下支撑板完全固定,再加上第二螺母5的反扣夹紧,有效地避免了原本的组装螺母容易脱落的问题。所述第一螺母4包括:第一螺帽41、连接所述第一螺帽41的第一螺栓42,所述第一螺栓42与螺栓孔33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螺母5反扣安装在第一螺母4内部,所述第二螺母5的插入方向与第一螺母4的插入方向相反。过盈配合能够夹紧第一螺母4的位置。插入方向相反,即形成反扣。所述配合面6包括:设置在卡座32与通孔22配合位置的第一接触面61、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栓42与螺栓孔33配合位置的第二接触面62、设置在所述第一螺帽41的底面与下支撑板21的底面接触位置的第三接触面63。所述第一接触面61为间隙配合面,所述第二接触面62为过盈配合面,所述第三接触面63为支撑面。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的目的在前面已经叙述过。本装置在组装螺母处形成两种和多层配合,通过将第三接触面63将第一螺母4和下支撑板21关联,解决了原本支撑过盈单一的问题,有利于工人操作并完全铆紧螺母,避免螺母脱落。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板(21)、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21)顶部的上支撑板(31)、安装在下支撑板(21)和所述上支撑板(31)之间的第一螺母(4)、反扣安装在第一螺母(4)内部的第二螺母(5)、上述结构间形成的配合面(6);/n所述上支撑板(31)的底部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卡座(32),所述下支撑板(21)上设有多个通孔(22),所述卡座(32)与所述通孔(22)间隙配合;所述卡座(32)内设有贯穿上支撑板(31)的螺栓孔(33),所述螺栓孔(33)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螺母(4)。/n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板(21)、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21)顶部的上支撑板(31)、安装在下支撑板(21)和所述上支撑板(31)之间的第一螺母(4)、反扣安装在第一螺母(4)内部的第二螺母(5)、上述结构间形成的配合面(6);
所述上支撑板(31)的底部设有多个圆柱形的卡座(32),所述下支撑板(21)上设有多个通孔(22),所述卡座(32)与所述通孔(22)间隙配合;所述卡座(32)内设有贯穿上支撑板(31)的螺栓孔(33),所述螺栓孔(33)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螺母(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31)的底部设有翻边(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上支撑板螺母铆紧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仕生沈云陈匡钱意谢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