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实时监测网络和自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相控阵天线
,具体为一种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实时监测和自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由多根波导缝隙线阵单元、T组件、电源和波控器等构成,具有低损耗、高效率、高功率容量、抗辐照、易散热等优点,能够在极低的剖面内实现一维笔形或扇形波束相控扫描。通过采用不同波导缝隙线阵单元,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易实现单线极化(圆极化)或双线极化(圆极化)工作,因此在C及以上波段广泛应用于各种雷达和通信系统。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出厂前可以采用近场、中场或远场暗室进行地面校准,获取的地面校准码存储在波控器中供天线工作时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元器件老化和环境温度剧烈变化等因素的影响,T组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相位偏移的现象,导致天线实际需求的校准码与地面校准码不同,从而出现主瓣加宽、副瓣抬升、增益下降等性能恶化。甚至在天线长期工作后,还会出现T组件损坏的情况。为对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进行监测和自校准,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实时监测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脊波导(1)、耦合缝隙(2)、波导匹配负载(3)、波导变换段(4)、波导检波器(5);耦合脊波导(1)一端设置波导变换段(4),波导变换段(4)连接波导检波器(5),耦合脊波导(1)另一端安装波导匹配负载(3);耦合缝隙(2)沿耦合脊波导(1)纵向分布;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波导缝隙线阵单元沿耦合脊波导(1)纵向分布,相邻两根耦合脊波导(1)分别设置在波导缝隙线阵单元的首端和末端,并通过耦合缝隙(2)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连接;波导检波器(5)与波控器连接;耦合脊波导(1)通过耦合缝隙(2)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实时监测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脊波导(1)、耦合缝隙(2)、波导匹配负载(3)、波导变换段(4)、波导检波器(5);耦合脊波导(1)一端设置波导变换段(4),波导变换段(4)连接波导检波器(5),耦合脊波导(1)另一端安装波导匹配负载(3);耦合缝隙(2)沿耦合脊波导(1)纵向分布;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波导缝隙线阵单元沿耦合脊波导(1)纵向分布,相邻两根耦合脊波导(1)分别设置在波导缝隙线阵单元的首端和末端,并通过耦合缝隙(2)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连接;波导检波器(5)与波控器连接;耦合脊波导(1)通过耦合缝隙(2)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中耦合出电磁信号,不同波导缝隙线阵单元的耦合信号功率叠加后经波导检波器(5)输出检波电压;在相控阵天线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记录不同波束指向角下的检波电压曲线,经过矩阵运算并代入地面校准码后获取相控阵天线实际需求的校准码,实现天线的实时监测和自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实时监测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脊波导(1)为单脊波导,脊波导波长等于相邻两个波导缝隙线阵单元间距的两倍;耦合脊波导(1)的数量等于相控阵天线中T组件的数量,位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首端的耦合脊波导(1)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的首端端部的距离为波导缝隙线阵单元波导波长的二分之一,位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末端的耦合脊波导(1)与波导缝隙线阵单元的末端端部的距离为波导缝隙线阵单元波导波长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波导缝隙发射相控阵天线的实时监测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缝隙(2)为Z字形缝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胜明,刘昊,刘斌,陈筠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