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93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间形成有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还包括:沿所述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依次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吸收外部空气热量并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将被加热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后输送至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利用第二换热组件对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进行电加热。

An integrated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空气加热器(也简称取暖器或热风加热器),主要有电热油汀及使用电阻丝加热的热风加热器,用于对家庭房间或需要加热空气的环境输送热空气。采用普通热风加热器加热空气,由于空气自然热传导效率低,会使得加热速率低,加热功耗高,加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间形成有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还包括:沿所述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依次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吸收外部空气热量并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将被加热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后输送至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利用第二换热组件对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进行电加热。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预热罐和包裹在所述预热罐外壁上的微通道扁管,其中所述微通道扁管中流通吸收有外部空气热量的制冷剂,所述预热罐内流通被加热介质,利用所述换热组件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介质。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微通道扁管沿所述预热罐出口至预热罐入口方向采用螺旋状方式缠绕在预热罐上。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预热罐内设有第一导流板,用于在所述预热罐内形成弯曲流路以延长被加热介质在所述预热罐内的流路长度。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布置在所述预热罐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分别形成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沿所述预热罐入口至预热罐出口的方向上交替布置,其中所述左板在右内侧壁处形成有第一流通口,所述右板在左内侧壁处形成有第二流通口。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分别与所述预热罐的内壁垂直。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采用螺旋状曲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在所述预热罐入口和预热罐出口之间形成第一螺旋通道。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器还包括:依次设置的节流装置、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微通道扁管的出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微通道扁管的入口。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包括加热罐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罐入口至加热罐出口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加热罐内。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加热罐内设有第二导流板,用于在所述加热罐内形成弯曲流路以延长被加热介质在所述加热罐内的流路长度。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加热管穿设在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流板布置在所述加热罐的上下两内侧壁上分别形成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沿所述加热罐入口至加热罐出口的方向上交替布置,其中所述上板在加热罐的下内侧壁处形成有第三流通口,所述下板在上内侧壁处形成有第四流通口;或,所述第二导流板采用螺旋状曲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在所述加热罐入口和加热罐出口之间形成第二螺旋通道。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被加热介质出口接有存储罐,其中所述存储罐、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外均包设有保温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加热器采用集成空气能加热及电加热的热风加热器,实现了快速加热空气,快速得到热空气,提高加热效率、降低功耗和能源。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预热罐剖面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预热罐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加热器;101、预热罐;102、微通道扁管;103、预热罐入口;104、预热罐出口;105、左板;106、右板;107、第一流通口;108、第二流通口;109、压缩机;110、蒸发器;111、节流装置;112、保温层;113、开关;114、制冷剂流道;2、第二加热器;201、加热罐;202、加热管;203、加热罐入口;204、加热罐出口;205、上板;206、下板;207、保温层;208、第三流通口;209、第四流通口;210、加热管电源;3、存储罐;301、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结构,但这些结构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结构与另一结构。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结构可称为第二结构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于现有加热器无法实现快速加热空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加热器进行了改进,集成空气能加热及电加热的热风加热器,实现一级加热器辅助预热,二级加热器快速加热,从而对被加热介质的高效加热实现快速制备。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间形成有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沿所述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依次设置第一加热器1和第二加热器2。所述第一加热器1吸收外部空气热量并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将被加热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后输送至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利用第二换热组件对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进行电加热。两级加热能够保证其具有更佳的加热效果,满足快速制备的要求。可选的,在第一加热器的出口侧设置有开关113,当监测加热器中加热的空气达到预设温度后打开开关113后通入第二加热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预热罐101和包裹在所述预热罐101外壁上的微通道扁管102,其中所述微通道扁管中流通吸收有外部空气热量的制冷剂,所述预热罐101内流通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间形成有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依次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n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吸收外部空气热量并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将被加热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后输送至第二加热器;/n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利用第二换热组件对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进行电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在所述被加热介质入口和被加热介质出口间形成有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被加热介质输送流路依次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吸收外部空气热量并利用第一换热组件将被加热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后输送至第二加热器;
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利用第二换热组件对加热后的被加热介质进行电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预热罐和包裹在所述预热罐外壁上的微通道扁管,
其中所述微通道扁管中流通吸收有外部空气热量的制冷剂,所述预热罐内流通被加热介质,利用所述换热组件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传递给被加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沿所述预热罐出口至预热罐入口方向采用螺旋状方式缠绕在预热罐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罐内设有第一导流板,用于在所述预热罐内形成弯曲流路以延长被加热介质在所述预热罐内的流路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布置在所述预热罐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分别形成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沿所述预热罐入口至预热罐出口的方向上交替布置,其中所述左板在右内侧壁处形成有第一流通口,所述右板在左内侧壁处形成有第二流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分别与所述预热罐的内壁垂直。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雪辉范毓峰王银春王大刚侯纪波吴庆文黄起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