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轩专利>正文

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784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包括混胶袋、驱动机构、流量控制开关、胶嘴;混胶袋设置有袋口;输胶管一端与袋口连接,另一端与胶嘴连接,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输胶管的管体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混胶袋出胶,胶经输胶管从胶嘴输出;所述胶嘴包括出胶部;所述出胶部嵌入待施布缝隙内。本系统通过气动对混胶袋加压,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压恒定,出胶压力稳定且可实时调节;通过弹性开关的调节,实现实时调节出胶量。出胶部嵌入待施布缝隙内,缝内出胶,施胶位置精准,可避免胶水溢出,减少用胶量。

A multi-component colloid automatic distribu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
本技术涉及家装
,具体来说是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美缝行业近年来也快速发展,瓷砖美缝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因为瓷砖美缝后既美观,又防水、防霉、防黑、抗污等功能。然而,现有行业中瓷砖美缝的质量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导致良莠不齐。传统的美缝施工工艺采用打胶枪配合胶嘴,实现美缝,该美缝工序包括了施胶、压缝、铲胶3个工序,每个工序都分步实施,另外,胶嘴在待施布缝隙上方,费胶。铲胶工序必须待胶具有一定强度后,借助专业工具人工铲胶,等待时间长,无形中增加了人工成本。另外,胶嘴更换频率高,施工成本进一步增加。为此,业内专业人士曾设计出采用电动系统施胶,依然存在压缝、铲胶两个工序独立执行的问题。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多组分胶体采用各组分独立包装,使用时再混合,由于各个组分粘度差异大,仅采用机械推动了,无法保证各个组分的流量一致,导致胶体质量难以保证。所以,一款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多组分胶体的的电动缝隙施布系统是家装行业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为手工操作行业提供一款适合多组分的且工序简化的施布工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包括混胶袋、驱动机构、流量控制开关、胶嘴;混胶袋设置有袋口;输胶管一端与袋口连接,另一端与胶嘴连接,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输胶管的管体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混胶袋出胶,流体经输胶管从胶嘴输出;所述胶嘴包括出胶部;所述出胶部嵌入待施布缝隙内。优选的,所述胶嘴按照设定路径行进施布胶体;胶嘴包括胶嘴本体,所述胶嘴本体下方设置有导流罩,上方设置有与输胶管连接的接头;所述胶嘴本体设置有供胶流通的通道;所述导流罩包括出胶部;所述出胶部具有与通道连通的容胶腔至少在出胶部背向行进方向的一侧开设第一出胶口;胶体依次通过接头、通道、进胶口进入容胶腔,从第一出胶口出胶,所述第一出胶口处于待施布缝隙内;所述出胶部朝向行进方向的一端构造有竖向刃口。优选的,所述导流罩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出胶部上方,且开设有与通道、容胶腔连通的进胶口;所述出胶部嵌在待施布缝隙内,挡板覆盖在缝隙上;所述出胶部与挡板连接处,与缝隙两侧的直角抵接。优选的,所述挡板背向行进方向的一段板体下表面构造有压缝部,所述压缝部处于第一出胶口的后方;所述压缝部为挡板下表面构造出的弧面;所述弧面的最低点低于缝隙表面,弧面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缝隙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出胶部包括底板、两侧板、端板;两侧板与底板、端板、挡板组合后形成矩形截面的容胶腔;所述容胶腔的背向行进方向的一端敞口形成水平出胶的所述第一出胶口,容胶腔朝向行进方向的一端被端板封堵。优选的,所述两侧板朝向行进方向的端面与侧板外侧壁夹角小于90°,形成所述刃口;所述端板与两侧板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侧板上还分别开设有第二出胶口;所述第二出胶口水平出胶。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开关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具有内螺纹,所述接头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合接头和处于螺合接头中心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螺合接头同轴且之间留有容纳输胶管输出端的环形腔,自然状态下,环形腔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输胶管管壁厚度;所述螺合接头的螺合段沿轴线开多道缝,形成多个弹性瓣,相邻两个瓣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流量控制开关包括外筒、内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且外筒沿轴线进行一定行程的上下运动;所述外筒顶壁向内筒内伸入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沿外筒轴线开设有供输胶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内筒底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输胶管自第一通孔穿入,自第二通孔穿出;在所述内筒腔内固定有弹性开关,弹性开关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分别处于输胶管的两侧;自然状态下,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抵接,阻断输胶管;下压外筒,外筒带动挤压部向下运动,挤压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分离,输胶管上下贯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均为弯折或弧形的弹片,镜像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弯折处弧面过渡;抵接时,形成X形或弧顶相对的结构;所述挤压部的底端宽度小于X型结构或弧顶相对结构上部的开口宽度,挤压部下压时,挤压部底端下行进入X型结构或弧顶相对结构上部的开口结构内,挤压两侧弹片分离;撤销外部力量后,挤压部在弹片的收紧力作用下抬升。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隔板分为加压仓和动力仓,所述混胶袋放置在加压仓内,动力部固定在动力仓内;所述加压仓开设有供袋口伸出的出胶口;所述输胶管通过出胶口与袋口连接,连接后加压仓为密封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动力仓内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气孔向加压仓输气加压。优选的,所述袋口为硬质螺纹口,设置有外螺纹,出胶口设置有内螺纹,袋口与出胶口螺合固定后从出胶口伸出;所述输胶管的进胶端设置有与袋口螺纹配合的盖帽,所述盖帽与袋口螺合后紧密覆盖在出胶口外周。优选的,所述混胶袋包括袋本体,袋本体的内腔通过多个隔面分隔成多个隔室,每个隔室均具有所述袋口;所述袋口通过密封盖密封;混胶袋设置有破裂机构,所述破裂机构破坏隔面,使相邻两个隔室的物胶混合。优选的,所述破裂机构包括在隔面上开设的浅连线、手动破坏部;所述浅连线在来自于隔面任一侧隔室的压力后破裂,使隔面两侧的隔室导通;所述手动破坏部固定在袋本体外侧;拉动手动破坏部,浅连线受到侧向拉力后破裂,使隔面两侧的隔室导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系统通过气动对混胶袋加压,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压恒定,出胶压力稳定且可实时调节;通过弹性开关的调节,实现实时调节出胶量。出胶部嵌入待施布缝隙内,缝内出胶,施胶位置精准,可避免胶水溢出,减少用胶量及后期铲胶工作。尤其是采用气泵对加压仓进行加压,使得混胶袋受压均衡,出较量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弹性开关的优点:1、通过内、外筒的配合,实现挤压部对弹性开关提供挤压力,弹性开关对挤压部提供复位力,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精巧、操作方便,反应迅速。施工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手感控制液体流量;2、弹性开关的弹片和底座一体成型,抵接线宽度足够大,可完全阻断输胶管;3、弹片弯折处弧面过渡,即将弯折处进行钝化处理,避免将输胶管切断或损坏;胶嘴的优点:1、通过将出胶部嵌入待施布缝隙内,实现缝内出胶,用胶量少,节约成本;通过出胶部与挡板的连接处与待施布缝隙直角抵接,施胶过程中封堵待施布缝隙,避免溢胶,即使有少量溢胶,也可以通过连接处与瓷砖直角的线性抵接实现将溢胶与缝内胶切断,待胶水干后,直接揭起溢出胶一端,撕拉即可快速去除溢出胶,省时省力;通过刃口的设计,经过十字缝时,快速切断已施胶,避免已施胶鼓起;压缝部的设计,可与施胶同步进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施胶、压缝、铲胶一次性完成的目的。2、采用弧面作为压缝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3、矩形截面的出胶部与待施布缝隙吻合度更高,便于施工,朝向行进端为盲端,避免施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胶袋、驱动机构、流量控制开关、胶嘴;混胶袋设置有袋口;输胶管一端与袋口连接,另一端与胶嘴连接,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输胶管的管体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混胶袋压缩出胶,流体经输胶管从胶嘴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胶袋、驱动机构、流量控制开关、胶嘴;混胶袋设置有袋口;输胶管一端与袋口连接,另一端与胶嘴连接,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输胶管的管体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混胶袋压缩出胶,流体经输胶管从胶嘴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嘴包括出胶部;所述出胶部嵌入待施布缝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胶嘴包括胶嘴本体,所述胶嘴本体下方设置有导流罩,上方设置有与输胶管连接的接头;所述胶嘴本体设置有供胶流通的通道;
所述导流罩包括出胶部;所述出胶部具有与通道连通的容胶腔至少在出胶部背向行进方向的一侧开设第一出胶口;胶体依次通过接头、通道、进胶口进入容胶腔,从第一出胶口出胶,所述第一出胶口处于待施布缝隙内;所述出胶部朝向行进方向的一端构造有竖向刃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出胶部上方,且开设有与通道、容胶腔连通的进胶口;所述出胶部嵌在待施布缝隙内,挡板覆盖在缝隙上;所述出胶部与挡板连接处,与缝隙两侧的直角抵接;所述挡板背向行进方向的一段板体下表面构造有压缝部,所述压缝部处于第一出胶口的后方;所述压缝部为挡板下表面构造出的弧面;所述弧面的最低点低于缝隙表面,弧面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缝隙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部包括底板、两侧板、端板;两侧板与底板、端板、挡板组合后形成矩形截面的容胶腔;所述容胶腔的背向行进方向的一端敞口形成水平出胶的所述第一出胶口,容胶腔朝向行进方向的一端被端板封堵所述两侧板朝向行进方向的端面与侧板外侧壁夹角小于90°,形成所述刃口;所述端板与两侧板的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组分胶体自动施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开关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具有内螺纹,所述接头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合接头和处于螺合接头中心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螺合接头同轴且之间留有容纳输胶管输出端的环形腔,自然状态下,环形腔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输胶管管壁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令多白轩
申请(专利权)人:白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