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
本技术涉及到建筑业用连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在施工现场进行房屋组装,彻底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房屋施工做法。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各国把建筑部件工厂预制化和施工装配化作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伴随着装配式建筑业的发展,拥有轻质、高强、耐腐、无磁等诸多优良特性的纤维增强复材筋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而纤维增强复材筋装配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矛盾:各组装板块的连接问题。而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优越性将直接受到各组装板块连接件性能的影响,将决定着未来建筑建造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因此,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部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大量文献显示,现阶段国内外各路学者对于钢架连接装置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设想,但总体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施工技术的差异性,通过纤维增强复材筋的刚性连接易造成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处的薄弱,连接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2)通过挤压机压缩钢套筒的方式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依靠塑性变形后套筒与纤维增强复材筋之间的相互咬合紧固力来实现两根纤维增强复材筋的连接的方式对套筒及母材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在挤压过程中形成疲劳断口。(3)单向螺纹连接容易造成施工人员不当操作使纤维增强复材筋受力后易产生滑脱现象,使得连接处出现薄弱。(4)由于砂浆与纤维增强复材筋成面接触,在受到动荷载作用时纤维增强复材筋易发生相对于套筒的扭转作用,使连接处发生破坏。r>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具有抗扭转变形性能强,纤维增强复材筋抗拔性能强,可保持纤维增强复材筋在正常极限使用状态下工作以及砂浆浇筑密实性架,砂浆和纤维增强复材筋可更好协同工作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纤维增强复材筋受力后易产生滑脱,在扭转力的作用下连接处易发生破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主体,套筒主体呈轴对称结构,套筒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左正螺栓盖,套筒主体的右侧设有右正螺栓盖,左正螺栓盖与右正螺栓盖的大小型号相同,左正螺栓盖和右正螺栓盖的中央均贯穿开有正向螺纹孔;所述左正螺栓盖和右正螺栓盖的底部开有预留孔洞,左正螺栓盖和右正螺栓盖的底部预留孔洞的外侧设有螺栓盖帽固螺栓,左正螺栓盖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贯穿预留孔洞与套筒主体机械连接,右正螺栓盖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贯穿预留孔洞与套筒主体机械连接;所述套筒主体的左侧设有左入浆口和左出浆口;所述套筒主体的内部左侧设有左内管壁,左内管壁的外侧上设置有左抗拔肋;所述套筒主体的右侧设有右入浆口和右出浆口;所述套筒主体的内部右侧设有右内管壁,右内管壁的外侧上设置有右抗拔肋;所述套筒主体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反向螺栓槽和右反向螺纹槽,左反向螺栓槽和右反向螺纹槽的连接端开有方形孔,左反向螺栓槽与右反向螺纹槽通过方形孔贯穿连为一体,左反向螺栓槽的左侧与左内管壁导通,右反向螺纹槽的右侧与右内管壁导通。优选的,左反向螺栓槽与左正螺栓盖的正向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右反向螺纹槽与右正螺栓盖的正向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左内管壁和右内管壁均采用内宽外窄呈坡面型构造。优选的,左抗拔肋呈倾斜状安装在左内管壁的外侧,右抗拔肋呈倾斜状安装在右内管壁的外侧。优选的,左正螺栓盖和右正螺栓盖底部开设的预留孔洞为四个,四个预留孔洞呈方形排布,左正螺栓盖采用四个螺栓盖帽固螺栓贯穿预留孔洞与套筒主体左侧机械连接,右正螺栓盖采用四个螺栓盖帽固螺栓贯穿预留孔洞与套筒主体右侧机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具有如下有点:一:设置螺纹向相反的左正螺栓盖与左反向螺栓槽以及螺纹向相反的右正螺栓盖与右反向螺纹槽,在浇筑砂浆凝固后,保证纤维增强复材筋在外力作用下难以发生扭转变形甚至破坏。二:在套筒主体内浇铸左抗拔肋和右抗拔肋,浇筑砂浆凝固一体成型后,使左内管壁及右内管壁与纤维增强复材筋表面具有更强的机械咬合力,增加纤维增强复材筋抗拔性能。三:左正螺栓盖和右正螺栓盖均采用四个螺栓盖帽固螺栓与套筒主体连接,使纤维增强复材筋减少了发生疲劳破坏的几率,使纤维增强复材筋能保持在正常极限使用状态下工作。四:采用左入浆口和右入浆口双向灌浆,并通过灌浆产生压力从左出浆口及右出浆口溢出的灌浆方式,更好的保证了套筒主体内部砂浆的密实性,使砂浆和纤维增强复材筋更好的协同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正螺栓盖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正螺栓盖侧视图。图中:1、套筒主体;2、左正螺栓盖;3、右正螺栓盖;4、正向螺纹孔;5、预留孔洞;6、螺栓盖帽固螺栓;7、左入浆口;8、左出浆口;9、左内管壁;10、左抗拔肋;11、右入浆口;12、右出浆口;13、右内管壁;14、右抗拔肋;15、左反向螺栓槽;16、右反向螺纹槽;17、方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套筒主体1呈轴对称结构,套筒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正螺栓盖2,套筒主体1的右侧设有右正螺栓盖3,左正螺栓盖2与右正螺栓盖3的大小型号相同,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中央均贯穿开有正向螺纹孔4;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底部开有预留孔洞5,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底部预留孔洞5的外侧设有螺栓盖帽固螺栓6,左正螺栓盖2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机械连接,右正螺栓盖3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机械连接,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底部开设的预留孔洞5为四个,四个预留孔洞5呈方形排布,左正螺栓盖2采用四个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左侧机械连接,右正螺栓盖3采用四个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右侧机械连接,采用螺栓盖帽固螺栓6与套筒主体1连接,使纤维增强复材筋减少了发生疲劳破坏的几率,使纤维增强复材筋能保持在正常极限使用状态下工作;套筒主体1的左侧设有左入浆口7和左出浆口8;套筒主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左内管壁9,左内管壁9的外侧上设置有左抗拔肋10;套筒主体1的右侧设有右入浆口11和右出浆口12;套筒主体1的内部右侧设有右内管壁13,右内管壁13的外侧上设置有右抗拔肋14,其中左内管壁9和右内管壁13均采用内宽外窄呈坡面型构造,左抗拔肋10呈倾斜状安装在左内管壁9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主体(1),套筒主体(1)呈轴对称结构,套筒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正螺栓盖(2),套筒主体(1)的右侧设有右正螺栓盖(3),左正螺栓盖(2)与右正螺栓盖(3)的大小型号相同,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中央均贯穿开有正向螺纹孔(4);所述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底部开有预留孔洞(5),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底部预留孔洞(5)的外侧设有螺栓盖帽固螺栓(6),左正螺栓盖(2)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机械连接,右正螺栓盖(3)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机械连接;所述套筒主体(1)的左侧设有左入浆口(7)和左出浆口(8);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左内管壁(9),左内管壁(9)的外侧上设置有左抗拔肋(10);所述套筒主体(1)的右侧设有右入浆口(11)和右出浆口(12);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部右侧设有右内管壁(13),右内管壁(13)的外侧上设置有右抗拔肋(14);所述套筒主体(1)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反向螺栓槽(15)和右反向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拔纤维增强复材筋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主体(1),套筒主体(1)呈轴对称结构,套筒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正螺栓盖(2),套筒主体(1)的右侧设有右正螺栓盖(3),左正螺栓盖(2)与右正螺栓盖(3)的大小型号相同,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中央均贯穿开有正向螺纹孔(4);所述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底部开有预留孔洞(5),左正螺栓盖(2)和右正螺栓盖(3)的底部预留孔洞(5)的外侧设有螺栓盖帽固螺栓(6),左正螺栓盖(2)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机械连接,右正螺栓盖(3)通过螺栓盖帽固螺栓(6)贯穿预留孔洞(5)与套筒主体(1)机械连接;所述套筒主体(1)的左侧设有左入浆口(7)和左出浆口(8);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部左侧设有左内管壁(9),左内管壁(9)的外侧上设置有左抗拔肋(10);所述套筒主体(1)的右侧设有右入浆口(11)和右出浆口(12);所述套筒主体(1)的内部右侧设有右内管壁(13),右内管壁(13)的外侧上设置有右抗拔肋(14);所述套筒主体(1)中心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反向螺栓槽(15)和右反向螺纹槽(16),左反向螺栓槽(15)和右反向螺纹槽(16)的连接端开有方形孔(17),左反向螺栓槽(15)与右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彬,王壮,黄辉,杨勇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