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79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防震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防震层,所述防震层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的分界面水平,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设有粘弹性阻尼层,具有在地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吸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及时将能量疏导出去,从而大大增强其抗震性能的效果。

A kind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hockproof build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震结构的
,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
技术介绍
在重大地震灾害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都是由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起的。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公告号为CN2055309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震建筑板,包括复合层、保温防水层、隔音层、防震层、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钢板、加劲肋、钢筋、缓冲粘贴层,复合层位于保温防水层左侧,保温防水层位于复合层和隔音层之间,防震层位于隔音层右侧,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都位于防震层前方,钢板位于防震层内部,加劲肋固定于钢板边缘,钢筋位于加劲肋一侧,缓冲粘贴层位于防震层右侧。这种防震建筑板具有较好的保温防水效果和隔音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是其抗震能力完全依赖于作为主体结构的防震层的强度,只能强行吸收地震时传递至建筑上的能量,不能有效地将其释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震级较高,超过防震层的承受上限,仍会导致防震层被破坏。此外,地震过后往往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余震,能量在防震层上不断累积,也容易使防震层的结构崩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具有在地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吸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及时将能量疏导出去,从而大大增强其抗震性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包括防震层,所述防震层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与下板体的分界面水平,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设有粘弹性阻尼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震层拆分为上板体和下板体,并在二者之间设置粘弹性阻尼层,受到强烈震动后,上板体和下板体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错位,并在此过程中带动粘弹性阻尼层的上部和下部发生相对运动,粘弹性阻尼层内部各区域在相对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摩擦,将机械能转换为热能,逐渐将传递至防震层上的动能消除掉,使防震层不易破裂;在地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吸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及时将能量疏导出去,从而大大增强其抗震性能。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对应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直径小于限位槽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嵌于限位槽内,其与限位槽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使上板体和下板体能够沿水平方向发生相对错位,同时对上板体和下板体进行限制,使二者无法偏移过多,维持防震层的整体形状。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周围环设有若干钢筋,所述钢筋沿竖直方向设置,钢筋顶端穿入上板体,底端穿入限位槽的槽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钢筋将上板体与下板体连接,使防震层在未受震时保持规则形状;由于钢筋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度,当防震层受到强烈震动时,钢筋随着上板体和下板体的错位而弯曲变形,并在震动结束后恢复原状。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内预埋有上螺纹管,所述下板体内预埋有下螺纹管,所述钢筋顶端设有左旋螺纹部,底端设有右旋螺纹部,分别与上螺纹管和下螺纹管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板体内预埋上螺纹管,在下板体内预埋下螺纹管,与钢筋螺纹连接,可以极大地增强钢筋与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的抗拉拔强度,将上板体与下板体稳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上凹槽,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下凹槽,所述粘弹性阻尼层将上凹槽与下凹槽填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弹性阻尼层填充在上凹槽和下凹槽内,与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大大增强,上板体和下板体移动时,能够有效地带动粘弹性阻尼层的上部和下部移动,使粘弹性阻尼层内部各区域相互挤压、摩擦。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保证防震层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其质地较轻,能够减轻建筑自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上有比较密集的气孔,声波传递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上时,在气孔内来回反射,能量逐渐传递至气孔内壁上,故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本身即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防震层的外侧壁上铺设有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水层设置在防震层的外侧壁上,可以较好地阻止外界环境中的水分渗入防震层。进一步的,所述防震层的内侧壁上铺设有岩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震层在消音和防震过程中,分别将空气振动的机械能和自身震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其需要一定的散热能力,故将岩棉层设置在防震层内侧,在达到一定的建筑保温效果的情况下,不影响防震层散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地震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吸收的机械能转换为热能,及时将能量疏导出去,从而大大增强其抗震性能;2.通过设置钢筋,使防震层在未受震时能够较好地保持规则形状,且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的抗拉拔强度大大增加;3.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制作上板体和下板体,具有结构强度高、质轻、隔音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剖面图。图中,1、防震层;2、上板体;3、下板体;4、粘弹性阻尼层;5、钢筋;6、防水层;7、岩棉层;21、限位块;22、上螺纹管;23、上底板;24、上凹槽;31、限位槽;32、下螺纹管;33、下底板;34、下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水层6、防震层1和岩棉层7。其中,防震层1包括上板体2、粘弹性阻尼层4和下板体3,三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如图1所示,防水层6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铺设在防震层1的外侧壁上,二者之间通过胶粘剂连接。如图1所示,上板体2和下板体3均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制成,粘弹性阻尼层4则采用混有细砂和锯末的沥青制成。如图1所示,上板体2与粘弹性阻尼层4之间、粘弹性阻尼层4与下板体3之间的分界面整体保持水平。此外,上板体2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上凹槽24,下板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下凹槽34。粘弹性阻尼层4的上部嵌入上凹槽24内,下部嵌入下凹槽34内,与上板体2和下板体3紧密连接。如图1所示,下板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形限位槽31,相应地,上板体2的下表面固设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呈圆柱形,其直径小于限位槽31的内径,并嵌入限位槽31内。此外,限位块21与限位槽31之间的空隙由粘弹性阻尼层4填充。如图1所示,限位块21周围环设有多根钢筋5,各钢筋5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并沿限位块21的周向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上板体2内预埋有上螺纹管22,上螺纹管22顶端固接有上底板23,其管口朝下。钢筋5顶端穿入上板体2,并设有左旋螺纹部,与上螺纹管22螺纹配合。如图1所示,下板体3内预埋有下螺纹管32,下螺纹管32底端固接有下底板33,其管口朝上。钢筋5底端穿入限位槽31的槽底,并设有右旋螺纹部,与下螺纹管32螺纹配合。将上板体2与下板体3拼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包括防震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层(1)包括上板体(2)和下板体(3),所述上板体(2)与下板体(3)的分界面水平,上板体(2)与下板体(3)之间设有粘弹性阻尼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包括防震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层(1)包括上板体(2)和下板体(3),所述上板体(2)与下板体(3)的分界面水平,上板体(2)与下板体(3)之间设有粘弹性阻尼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体(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1),所述上板体(2)的下表面对应设有限位块(21),且限位块(21)的直径小于限位槽(3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周围环设有若干钢筋(5),所述钢筋(5)沿竖直方向设置,钢筋(5)顶端穿入上板体(2),底端穿入限位槽(31)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防震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2)内预埋有上螺纹管(2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苗奇冯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阳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