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711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其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直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套管,其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缩杆,其设于所述套管内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缩杆的顶部凸出所述通槽并与一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Supporting devices for civi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用于给建筑物进行勘察,施工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但建筑物具有一定的高度,所以通常采用支撑装置进行增高处理。但是现有的支撑装置底边传动轮利用刹车嵌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升降时,需要其他人在下边进行操作,极为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支撑装置稳定性较差,浪费人力,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其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直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套管,其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缩杆,其设于所述套管内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缩杆的顶部凸出所述通槽并与一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板,其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处设有第三滑槽;丝杆,其竖直设置,其顶部经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所述支撑板,底部伸入所述底座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支撑组件,其包括沿所述丝杆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件,任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其上端与设于所述丝杆上的第一螺套铰接,下端与第三滑块铰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其下端与所述第一螺套铰接,上端与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其下端与第二支撑杆铰接,上端与设于所述丝杆上的第二螺套铰接;驱动组件,其包括,转座,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并与其转动连接;齿轮,其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与所述转座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两个齿杆,其分别设于所述齿轮的两侧,任一齿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啮合;固定螺套,其设于所述丝杆的顶部,所述固定螺套的两侧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转座的外壁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转板,所述转板上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匹配的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通过第二固定杆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所述转杆上设有第一嵌孔,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嵌孔匹配的第二嵌孔,所述第一嵌孔和所述第二嵌孔通过嵌棍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所述套管的底部为圆锥形。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所述第一螺套和所述第二螺套上的螺纹为正旋内螺纹,所述固定螺套上的螺纹为反旋内螺纹。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径。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三固定孔和所述第四固定孔的内径。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两端设置有套管和缩杆,转动缩杆,缩杆通过螺纹使套管下降,将套管嵌入到土地里面进行固定,使底座的稳定性更好,升降时,不需要其他人员扶着,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和支撑板之间通过丝杆、支撑组件和驱动组件连接,人员站在支撑板上,通过转动转座,从而使第二滑块向内收缩,带动第二螺套进行上升,第二螺套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第一螺套上升,从而使支撑板上升,支撑板可以增加人员的脚踏面积,提高了人员的稳定性,从而使人员使用更加方便,操作简单,无需多余的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两端设有竖直设置的通槽3,所述通槽3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30;套管4,其设于所述通槽3内,所述套管4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31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缩杆6,其设于所述套管4内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缩杆6的顶部凸出所述通槽3并与一转杆8固定连接,所述转杆8与所述底座1可拆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万向轮和通槽均为多个且对称分布在底座的两端,优选的,万向轮至少为四个万向轮,通槽至少为两个通槽;套管设于通槽内,并可通过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滑动;套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缩杆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以使缩杆与套管螺纹连接;缩杆的顶部固设有转杆,以通过转杆带动缩杆旋转,从而带动套管沿第一滑槽滑动;转杆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以在套管插入底面后,对转杆进行固定。使用时,将装置通过万向轮推动到施工地段,将转杆与底座的连接断开,转动转杆,转杆带动缩杆转动,通过螺纹作用,从而使套管进行向下的运动,从而使套管插入到土地里面进行固定,再将转杆与底座的连接,避免了底座发生晃动。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两端设置有套管和缩杆,转动缩杆,缩杆通过螺纹使套管下降,将套管嵌入到土地里面进行固定,使底座的稳定性更好,升降时,不需要其他人员扶着,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板17,其设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中部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滑槽16相对处设有第三滑槽10;丝杆26,其竖直设置,其顶部经所述第二滑槽16贯穿所述支撑板17,底部伸入所述底座1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支撑组件,其包括沿所述丝杆26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件,任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其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直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n套管,其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n缩杆,其设于所述套管内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缩杆的顶部凸出所述通槽并与一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竖直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滑槽;
套管,其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
缩杆,其设于所述套管内并与其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缩杆的顶部凸出所述通槽并与一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板,其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处设有第三滑槽;
丝杆,其竖直设置,其顶部经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所述支撑板,底部伸入所述底座的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
支撑组件,其包括沿所述丝杆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件,任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其上端与设于所述丝杆上的第一螺套铰接,下端与第三滑块铰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其下端与所述第一螺套铰接,上端与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其下端与第二支撑杆铰接,上端与设于所述丝杆上的第二螺套铰接;
驱动组件,其包括,转座,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并与其转动连接;齿轮,其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与所述转座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两个齿杆,其分别设于所述齿轮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毅骆晚玥汪华文邓翀李顺凯胡骏吴克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武汉港湾新材料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