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64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包括:抱箍,其包括一对型钢、预应力螺纹钢筋和一对耳板,一对型钢分别相对位于墩身的两侧并紧贴,一对型钢凸出的端部分别对应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朝向立柱一侧的型钢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对耳板;连接件,其为一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立柱上、另一端连接耳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作、安装、施工简单快捷,节能环保,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方便周转使用等优点。

A kind of support assembly type pier body wall supp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临时设施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结构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支架结构,且涉及到与墩身的连接。桥梁支架使用时需要具有较强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靠近桥墩的支架部分立柱需要通过扶墙与墩身相连,以增强支架整体稳定性,并改善支架受力。传统的扶墙方式为:在墩身施工时设置预埋件,然后通过钢管或型钢与立柱、预埋件焊接。传统扶墙方式在墩身预埋钢筋,易影响桥墩受力,施工完成后墩身外观不易恢复,预埋材料不能重复利用;并存在高空焊接作业,焊接质量也不易保证,施工难度及施工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制作、安装、施工简单快捷,节能环保,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方便周转使用。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包括:抱箍,其包括一对型钢、预应力螺纹钢筋和一对耳板,一对型钢分别相对位于墩身的两侧并紧贴,一对型钢凸出的端部分别对应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朝向立柱一侧的型钢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对耳板;连接件,其为一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立柱上、另一端连接耳板。优选的是,所述型钢包括一对工字钢和两对连接板,一对工字钢上下间隔设置且两对连接板分别位于一对工字钢的两端,一对连接板分别相对固定于一对工字钢的翼缘上,一对连接板上相对设置有通孔以供预应力螺纹钢筋从一对工字钢之间的间隙中穿过,一对型钢同一侧的端部连接板上的通孔恰好对应贯通。优选的是,所述型钢与所述墩身之间还插入有垫板。优选的是,所述耳板包括上下两块,所述连接件另一端插入上下两块耳板之间并通过销轴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型钢在墩身的拐角处设置有多个加劲板。优选的是,所述型钢同一侧的预应力螺纹钢筋设置两根。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立柱固定,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对连接带,其均缠绕于所述立柱外侧面且上下间隔设置,一对连接带的中心位置恰好位于所述立柱的对称两侧,所述连接带一端具有穿孔、另一端为可穿过穿孔的穿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的贯通口,所述连接带缠绕于立柱上一圈并使得穿带穿过穿孔后两端均继续缠绕半圈,其中一个连接带的穿带一侧贯通口与另一个连接带的穿孔一侧贯通口恰好上下对应,所述连接带紧贴立柱的内侧面呈矩阵设置有数个凸起,所述凸起为锥形,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带上;一对钢片,其对称位于所述立柱的两侧,所述钢片的两端均分别连接至一对连接带的中心位置,其中一钢片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连接带的中心位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带缠绕于立柱上时,所述钢片恰好紧贴所述立柱外侧面且所述钢片朝向立柱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弹性块,其具有与所述贯通口对应的插口;一对插杆,其分别竖直插入立柱两侧的贯通口和插口中,所述插杆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方连接带的贯通口、中间钢带的插口、下方连接带的贯通口。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带中心位置还设置有连接块,其具有竖直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位于一对连接带之间且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立柱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内凹的弧形端部,其一侧上端向上延伸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与上方连接带的连接块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螺纹通孔,弧形端部的另一侧下端也向下延伸有固定块,其具有与下方连接带的连接块螺纹通孔相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与一对连接带通过一对螺纹杆分别穿过对应的螺纹通孔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弧形端部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凹槽,其内分别配合有一对辅助件的一端,所述辅助件为门型,其另一端截面为直角梯形,梯形的直角边紧贴立柱的侧面,梯形的斜边与所述钢片内侧面相抵。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铰接板、转动块、转动杆、把手,所述转动块位于连接件内部并延伸至连接件的上表面外,所述铰接板固定于所述转动块上端并水平延伸至连接件外,所述连接件内部固定有固定轴,所述转动块恰好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转动块朝向立柱且位于连接件内部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对挡块,所述连接件内部还设置有转动轴,其上端凸出于所述连接件上表面外并固定连接把手,所述转动轴位于连接件内部还固定连接转动杆一端,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恰好位于一对挡块之间。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具有制作、运输、安装及拆卸简单快捷、对起重设备要求较低等特点,且结构装置形式比较灵活,适合于一般支架墩身扶墙结构。2、本专利技术制作、安装、施工简单快捷,节能环保,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方便周转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型钢与预应力螺纹钢筋力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耳板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机构与立柱配合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件与立柱配合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辅助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应力螺纹钢筋,2、型钢,3、加劲板,4、垫板,5、耳板,6、销轴,7、连接件,8、立柱,9、墩身,10、连接板,11、连接带,12、穿带,13、穿孔,14、贯通口,15、钢片,16、弹性块,17、连接块,18、固定块,19、弧形端部,20、辅助件,21、铰接板,22、转动块,23、挡块,24、转动杆,2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包括:抱箍,其包括一对型钢2、预应力螺纹钢筋1和一对耳板5,一对型钢2分别相对位于墩身9的两侧并紧贴,一对型钢2凸出的端部分别对应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1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朝向立柱8一侧的型钢2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对耳板5;连接件7,其为一对,所述连接件7的一端固定于立柱8上、另一端连接耳板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型钢2和预应力螺纹钢筋1等构件在墩身9形成抱箍,预应力螺纹钢筋1锚固在型钢2上。预应力螺纹钢筋1和型钢2采用螺栓连接,通过拧紧预应力螺纹钢筋1端的螺母施加预应力。墩身9与抱箍之间通过连接件7和耳板5连接。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型钢2包括一对工字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抱箍,其包括一对型钢、预应力螺纹钢筋和一对耳板,一对型钢分别相对位于墩身的两侧并紧贴,一对型钢凸出的端部分别对应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朝向立柱一侧的型钢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对耳板;/n连接件,其为一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立柱上、另一端连接耳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抱箍,其包括一对型钢、预应力螺纹钢筋和一对耳板,一对型钢分别相对位于墩身的两侧并紧贴,一对型钢凸出的端部分别对应通过预应力螺纹钢筋连接并通过螺母锁紧,朝向立柱一侧的型钢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对耳板;
连接件,其为一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立柱上、另一端连接耳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包括一对工字钢和两对连接板,一对工字钢上下间隔设置且两对连接板分别位于一对工字钢的两端,一对连接板分别相对固定于一对工字钢的翼缘上,一对连接板上相对设置有通孔以供预应力螺纹钢筋从一对工字钢之间的间隙中穿过,一对型钢同一侧的端部连接板上的通孔恰好对应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与所述墩身之间还插入有垫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包括上下两块,所述连接件另一端插入上下两块耳板之间并通过销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在墩身的拐角处设置有多个加劲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同一侧的预应力螺纹钢筋设置两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配式墩身扶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立柱固定,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一对连接带,其均缠绕于所述立柱外侧面且上下间隔设置,一对连接带的中心位置恰好位于所述立柱的对称两侧,所述连接带一端具有穿孔、另一端为可穿过穿孔的穿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的贯通口,所述连接带缠绕于立柱上一圈并使得穿带穿过穿孔后两端均继续缠绕半圈,其中一个连接带的穿带一侧贯通口与另一个连接带的穿孔一侧贯通口恰好上下对应,所述连接带紧贴立柱的内侧面呈矩阵设置有数个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袁灿刘鸽付文宣郭新星张锦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