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626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包括跨接设置在桥墩承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梁与其下方的桥墩构成钢梁通道,所述顶梁上设置有与升降机构相连的门型钢轨道,所述门型钢轨道的内侧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通过履带相连的滚轮,所述滚轮由电机驱动,当上翼缘上焊接有T型钢的所述钢梁通过支架时,所述T型钢的腹板位于所述滚轮之间,T型钢的顶板与所述履带上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简化变高度钢梁的施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Special lifting device for variable height steel beam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顶推法进行钢梁的施工。然而,顶推法对于跨径较小的等高度梁比较适宜;当桥梁跨径增大,为了节省用钢量而采用变高度梁,此时进行顶推施工时,需要通过增减调平钢板或者设置特殊装置的方式满足梁高的变化。前者是将变高度梁体的底部通过楔形块垫平,然后按照等高度梁的方式进行顶推,该方式操作繁琐、精度低、施工速度慢,且由于不同位置梁高变化各异,楔形块重复使用率低。后者多采用铰接的方式,让梁体在顶推过程中发生转动,例如日本的大井川桥(六跨变高度钢梁桥)就是采用这种施工方式。其施工步骤如下:①预制工厂预制钢梁;②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支架上进行拼装,拼装一个节段后进行顶推,顶推过程中依据梁高的变化通过一个上下升降和前后可以转动的悬臂外伸装置实时调整顶推设备的高程,在每个墩顶位置都设置一个悬臂外伸装置以实现对钢梁整体顶推;③施工桥面板,形成钢-砼组合梁全截面;④施工桥面铺装以及附属设施。该施工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顶推过程中梁体底板几乎全部受到支点的局部荷载作用,易出现局部失稳问题;2、为了避免局部失稳问题,需要增加较多措施,造成工程造价增加;3、钢梁端部高程时刻发生变化,且幅度过大,桥面难以保持水平;4、钢梁不能进行连续顶推;5、由于施工过程中桥梁姿态不断转变,造成施工速度慢;6、悬臂施工过程较长,桥梁风险大。可见,采用常规设备进行顶推法施工变截面钢混组合梁桥,存在现场作业工序复杂、施工安全系数较低、施工不连续、需要借助辅助工序等技术问题,影响了变截面钢混组合梁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施工的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具体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包括跨接设置在桥墩承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梁与其下方的桥墩构成钢梁通道,所述顶梁上设置有与升降机构相连的门型钢轨道,所述门型钢轨道的内侧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通过履带相连的滚轮,所述滚轮由电机驱动,当上翼缘上焊接有T型钢的所述钢梁通过支架时,所述T型钢的腹板位于所述滚轮之间,T型钢的顶板与所述履带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支架的支腿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桥墩承台预埋件相配合的安装孔。本技术提供的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可以简化变高度钢梁的施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具体优点如下:1、施工过程中桥面始终处于水平状态;2、水平的桥面上可开展桥面板的铺设作业;3、可实现连续作业,施工速度快;4、悬臂施工过程短,施工风险小;5、梁体几乎全部处于受拉状态,不会出现局部失稳的问题;6、由于吊推施工工艺是把钢梁吊起,其作用点位于钢梁的上翼缘,因此无需使用传统顶推工艺中加装加强肋的增强腹板,降低了永久工程的造价;7、吊推施工工艺减少了现场变换高度辅助施工作业量,简化了传统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8、充分利用了桥墩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施工难度,以达到快速安全施工效果;9、除变高度钢梁外,本施工工艺同样可应用于等高度钢梁的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门型钢轨道部分的B-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包括跨接设置在桥墩承台M上的支架,该支架的顶梁1与其下方的桥墩P构成钢梁通道,即顶梁1和桥墩P顶面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大于变高度钢梁的最大梁高。顶梁1的下表面上安装有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的门型钢轨道2,门型钢轨道2的内侧相对面上分别安装有多组通过履带3连接的滚轮4。每组滚轮4为两个,均通过转轴与门形轨道2侧壁相连。上述升降机构一般采用卷扬机驱动的升降吊索,滚轮4则由安装在门型钢轨道2上的电机驱动。该吊推装置用于变高度钢梁施工时,钢梁的每个上翼缘5上需配合焊接一条沿桥梁纵向设置的T型钢。使用时,卷扬机启动,门型钢轨道2随升降吊索下降,直至其与T型钢位置相对应;然后,通过气缸等顶推设备将T型钢向门型钢轨道2方向平推,使T型钢的腹板6.1恰好位于门型钢轨道2内侧的两排滚轮4之间,且T型钢的顶板6.2与履带3上表面相接触;接着,使卷扬机收卷,将门型钢轨道2吊离下部支撑面,然后启动滚轮4电机,使履带3带动钢梁前进,实现钢梁的吊推。为了安装方便,上述支架的支腿底座上开设有与桥墩承台M预埋件Q相配合的安装孔。使用本技术进行变高度钢梁施工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按设计要求在钢梁腹板上翼缘上焊接T型钢,进行钢梁节段的预制;同时,在第一桥墩和第二桥墩之间架设拼装平台;第二步,将钢梁节段运送至施工现场,在拼装平台上拼装第一孔钢梁,同时在第二个桥墩处安装吊推支架;然后,将钢梁上翼缘的T型钢穿设在吊推支架顶部的滚轮之间向前吊推;第三步,在第一孔钢梁到达第三个桥墩之前,完成第三个桥墩处吊推支架的施工,并在拼装平台上拼装与第一孔钢梁尾部相连的第二孔钢梁,以此实现钢梁的连续吊推;第四步,按照步骤三的方法施工其余跨钢梁和其余墩顶吊推支架,直至第一孔钢梁安装在桥梁末端的桥墩上,完成整座桥梁的钢梁架设工作;第五步,拆除拼装平台和吊推支架,完成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接设置在桥墩承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梁与其下方的桥墩构成钢梁通道,所述顶梁上设置有与升降机构相连的门型钢轨道,所述门型钢轨道的内侧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通过履带相连的滚轮,所述滚轮由电机驱动,当上翼缘上焊接有T型钢的所述钢梁通过支架时,所述T型钢的腹板位于所述滚轮之间,T型钢的顶板与所述履带上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高度钢梁施工专用吊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跨接设置在桥墩承台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梁与其下方的桥墩构成钢梁通道,所述顶梁上设置有与升降机构相连的门型钢轨道,所述门型钢轨道的内侧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通过履带相连的滚轮,所述滚轮由电机驱动,当上翼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斐然袁波宋南谢梁萍高晓培付焱张士红郑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汤意李斐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