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622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它主要利用玻纤维毡纸饱和吸收硅溶胶并于特定条件凝胶、陈化及表面改性,超临界流体CO

Preparation process of glass fiber aerogel composite paper for low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SiO2气凝胶是一种结构可控的轻质纳米多孔性非晶固态材料,其孔隙率高达80%~99.8%,孔洞尺寸为1~100nm,高比表面积200-1000m2/g,低密度变化范围3~500kg/m3,常温常压下热导率小于0.013W/mK,比静止空气的热导率(0.026W/mK)还低,是目前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目前,二氧化硅气凝胶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备工艺复杂、制备周期长、溶剂消耗量大、废液多、气凝胶强度低、脆性大等缺点,限制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应用。纤维增强型气凝胶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其工业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外从事气凝胶的研究与商业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和日本;在国内,自2012年以来相继有4~6家企业进入SiO2气凝胶绝热保温行业。而现工业管道常用的传统保温材料有岩棉、普通玻璃棉毡、高硅酸铝棉、聚氨酯等,岩棉、高硅酸铝棉保温性能差、易吸潮、安装厚度大的缺点;普通玻璃棉毡不耐高温;聚氨酯不耐高温,易燃。一种保温性能优良,疏水防火的材料会获得市场的认可并得以推广应用。因此,如果能将SiO2气凝胶应用于工业中的保温毡上,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材料产业化面临的制备工艺复杂、制备周期长、溶剂消耗量大、废液多、气凝胶强度低、脆性大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饱和吸收二氧化硅气凝胶胶液的玻纤纸于特定条件凝胶、超临界流体CO2干燥,形成具有保温性能优良、机械强度高、防火和防水性能的增强型气凝胶保温材料。制备方法避免了溶剂替换步骤,操作简易,生产可连续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是采用一步法制备硅溶胶,在真空条件下采用浸渍法使玻纤纸饱和吸收硅溶胶,于特定条件下凝胶、陈化,通过烷基化试剂表面改性,超临界流体CO2干燥,制备出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包括以下步骤:1)硅溶胶的配制;2)溶胶与玻纤纸均质复合制备湿凝胶;3)湿凝胶的陈化及疏水改性;4)湿凝胶干燥制备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5)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后处理。前述方法中,所述硅溶胶的原料包括硅源前驱体、纯净水、催化剂和溶剂。前述方法中,所述硅源前驱体包括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三甲基氯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前述方法中,所述纯净水为去离子水前述方法中催化剂包括氨水、碳酸铵、碳酸氢铵、氟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前述方法中,所述玻纤纸为以直径为纳米级的玻璃纤维材质制成的,密度不大于200kg/m3,质地均匀的纸。前述方法中,所述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丁醇等,质量分数96%以上的直链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前述方法中,所述硅溶胶由如下摩尔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正硅酸乙酯:99%工业酒精:纯净水:催化剂=1:(14.81~98.88):(2.22~5.55):(0.04~0.24)。前述方法中,所述溶胶与玻纤纸均质复合制备湿凝胶是指在真空环境下,将硅溶胶均匀喷淋在玻纤纸上,使玻纤纸饱和吸附胶液,静置50min~70min,形成湿凝胶。前述方法中,所述陈化是将湿凝胶放入乙醇溶液中40℃~45℃浸泡24h。前述方法中,所述表面改性是将陈化的湿凝胶放入加有烷基化试剂(为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用量为1~1.3%倍材料湿材料体积)的乙醇溶液中50~60℃浸泡12h。前述方法中,所述干燥是表面改性的湿凝胶放入干燥釜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干燥釜,保持干燥釜内温度和压力在二氧化碳气体的超临界状态与材料接触,使材料中的溶剂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之中,从萃取釜的萃取出口收集流体。前述方法中,所述超临界温度为45~55℃,压力为10~18MPa;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萃取釜的流量为200~250kg/h,萃取时间为8~12h。前述方法中,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后处理还包括检测步骤,该检测步骤是将最佳工艺条件下萃出材料随机选取三点,取300×300mm材料各两块,测量密度、导热系数、憎水性、机械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用超临界态下的二氧化碳流体作为干燥介质,该溶剂在同一系统中循环使用,溶剂消耗少,且售价便宜,因此萃取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制备周期短,仅3d,就可以制备出一卷完整的玻纤复合型气凝胶保温材料,而现有技术需要6~7d。玻璃纤维毡用做气凝胶增强基材,能很好的降低玻璃纤维的导热性能,使气凝胶松脆性改善,本专利技术生产出的玻纤复合型气凝胶保温材料在常温下的导热系数为0.015~0.018W/mK。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生产连续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硅溶胶配制→溶胶与玻纤纸均质复合制备湿凝胶→湿凝胶陈化及改性→干燥→检测。配制如下摩尔比的硅溶胶:正硅酸乙酯:99%工业酒精:水:催化剂=1:15:2.8:0.1。水为去离子水,催化剂为质量分数4%的氟化铵溶液,凝胶反应时间2h。将溶胶喷淋于厚度为0.5mm,密度为160kg/m3的玻纤纸上,使玻纤纸饱和吸附胶液,且无鼓泡、凹陷,上下表面均均匀平整,凝胶制得湿凝胶。将玻璃纤维气凝胶湿材料放入40℃乙醇溶液中浸泡24h陈化。将陈化过的湿凝胶放入干燥釜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干燥釜,保持干燥釜内温度和压力在二氧化碳气体的超临界状态与材料接触,使材料中的溶剂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之中,超临界温度为45℃,压力为14MPa;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萃取釜的流量为2000kg/h,从萃取釜的萃取出口收集流体至无溶液排出,停机取出材料。将萃出材料随机选取三点(三点应尽量能反映整卷材料的性能),取300×300mm材料各两块,测量密度、导热系数、憎水性、机械强度。测其相关数据:材料厚度0.52mm,密度220kg/m3,常温导热系数0.017W/mK,憎水性为99.4%,燃烧等级S4级。当然,以上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本专利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一步法制备硅溶胶,在真空条件下采用浸渍法使玻纤纸饱和吸收硅溶胶,于特定条件下凝胶、陈化,通过烷基化试剂表面改性,超临界流体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一步法制备硅溶胶,在真空条件下采用浸渍法使玻纤纸饱和吸收硅溶胶,于特定条件下凝胶、陈化,通过烷基化试剂表面改性,超临界流体CO2干燥,制备出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硅溶胶的配制;
2)溶胶与玻纤纸均质复合制备湿凝胶;
3)湿凝胶的陈化及疏水改性;
4)湿凝胶干燥制备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
5)玻纤气凝胶复合隔热纸后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的原料包括硅源前驱体、纯净水、催化剂和溶剂;所述硅源前驱体包括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三甲基氯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纯净水为去离子水;所述催化剂包括氨水、碳酸铵、碳酸氢铵、氟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丁醇、质量分数96%以上的直链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温用玻纤气凝胶复合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由如下摩尔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正硅酸乙酯:99%工业酒精:纯净水:催化剂=1:(14.81~98.88):(2.22~5.55):(0.04~0.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潘江波宋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