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59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左侧的传动盒,罐体与传动盒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传动盒内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传动盒的一端设置有导孔,导孔内滑动套接有导杆,导杆的一端与凸轮外壁面滑动接触,导杆与传动盒之间设置有弹簧,导杆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板,搅拌板的内部为中空腔,中空腔内装设有加热管。实现了搅拌板在转动的同时进行左右往复平移运动对沥青液进行搅拌,并且均匀进行加热,提高了对沥青液的搅拌加热的均匀性,提高了热传导的速率和热量传递的均匀性。

Mixing structure of asphalt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
本技术涉及沥青加热
,具体为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
技术介绍
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在常温下是粘稠状液体,为使其便于施工,就需要对沥青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沥青液会不再粘稠,便于施工,然而,1.现有的沥青加热方式是直接在罐体外壁上内嵌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加热来加热沥青,这种方式只能对于靠近电热丝的沥青液的加热有效果,而远离电热丝的沥青液却不能够进行有效加热,对沥青液的搅拌加热的均匀性较低;2.并且,其通常不具有在搅拌板的壁面上设置具有若干导热孔的导热层结构,进而整体降低了热传导的速率和热量传递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沥青液的搅拌加热的均匀性较低、热传导的速率和热量传递的均匀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左侧的传动盒,所述罐体与传动盒之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内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传动盒的一端设置有导孔,导孔内滑动套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凸轮外壁面滑动接触,所述导杆与传动盒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内部为中空腔,中空腔内装设有加热管。优选的,所述传动盒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线和开关,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加热管、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r>优选的,所述导杆的截面为T形状结构,所述导孔的侧向截面为方形状结构并与导杆的左侧T型横杆侧向截面滑动套接匹配。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一端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孔壁与主轴滑动套接。优选的,所述搅拌板分为至少三组,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横向设置排列,每组搅拌板的数量均为四个并以主轴的侧面圆心为中心圆周排列设置。优选的,所述搅拌板的外壁面设置有导热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双电机和凸轮导杆导向结构以及内置在搅拌板内部的加热管结构,实现了搅拌板在转动的同时进行左右往复平移运动对沥青液进行搅拌,并且搅拌板内部的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传递到沥青液内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对沥青液的搅拌加热的均匀性;2.通过在搅拌板的壁面上设置具有若干导热孔的导热层结构,整体提高了热传导的速率和热量传递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板内置加热管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罐体、2传动盒、21电源线、22开关、23导孔、3支架、4第一电机、41凸轮、42导杆、43弹簧、5第二电机、6主轴、7搅拌板、71加热管、72导热层、8穿孔、81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包括罐体1,罐体1为沥青常用的钢制加热罐体,为圆柱体造型,左上端为进料口,右下端为出料口,以及设置在罐体1左侧的传动盒2,传动盒2整体采用钢板制成,罐体1与传动盒2之间通过支架3焊接固定连接,传动盒2内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41,凸轮41是机械式回转滑动件,可使搅拌板7做横向往复式运动,其整体采用高速钢制成,耐磨,强度高,传动盒2的右端设置有导孔23,导孔23内滑动套接有导杆42,导杆42的左端与凸轮41外壁面滑动接触,导杆42与传动盒2之间设置有弹簧43,弹簧43可以实现主轴6向左移动复位,导杆42的右端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二电机5,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的型号均为XD-ER20-17B,它们均为高转速高扭矩电机,可以适应粘稠状的沥青液的搅拌效果,第二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主轴6,罐体1的左端设置有穿孔8,穿孔8内设置有套管81,套管81的内孔壁与主轴6滑动套接,套管81整体采用硅橡胶制成,在保证主轴6左右移动以及自身转动的状态前提下,可以保证罐体1的密封性,主轴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板7,搅拌板7整体采用铝合金板制成,导热性良好,搅拌板7分为至少三组,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横向设置排列,每组搅拌板7的数量均为四个并以主轴6的侧面圆心为中心圆周排列设置,这种搅拌板7的排列布局可以有效提高对沥青液的搅拌和加热全面均匀的效果,搅拌板7的内部为中空腔,中空腔通过螺丝安装有加热管71,加热管71为干烧型,其型号为LF-S2,其是在铜管内装入电热丝,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通电后,可以快速加热并通过导热层72将热量传递到搅拌板7的外部,传动盒2的左上端设置有电源线21和开关22,开关22为拨动开关,其型号为MSK-12C02,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加热管71通过导线连接到开关22并通过电源线21连接到外部220V电源排插上。请参阅图1,导杆42的截面为T形状结构,导孔23的侧向截面为方形状结构并与导杆42的左侧T型横杆侧向截面滑动套接匹配,这种方形内孔滑动结构,在保证导杆42左右滑动的同时,避免导杆42产生自转的情况,整体提高了左右滑动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和图2,搅拌板7的外壁面设置有导热层72,导热层72整体由高碳钢板材制成,具有优良的热传导性,并且其内部设有若干导热孔,在保证热传导的同时可以提高热量传递的均匀性,整体提高了热传导的速率和热量传递的均匀性。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电源线21连接到220V电源上,将开关22的拨钮向右拨动,线路闭合,第一电机4工作并正转,带动凸轮41正转,凸轮41的凸起部位转动到右端,会给予导杆42向右的顶力,带动导杆42和主轴6向右平移,同时会带动搅拌板7向右平移,此时弹簧43被拉伸,待凸轮41的凸起部位转动到左侧时,此时凸轮41不再给予导杆42向右的顶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43向左回拉收缩,带动导杆42和主轴6向左平移,并带动搅拌板7向左平移,随着凸轮41的不停转动,会实现搅拌板7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同时第二电机5工作并通过主轴6带动搅拌板7正转,实现了搅拌板7在转动的同时进行左右往复平移运动对沥青液进行搅拌,并且内置在搅拌板7内部的加热管71也同时工作加热,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正在进行搅拌的沥青液内部,提高了对沥青液的搅拌加热的均匀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包括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左侧的传动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与传动盒(2)之间通过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2)内装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41),所述传动盒(2)的一端设置有导孔(23),导孔(23)内滑动套接有导杆(42),所述导杆(42)的一端与凸轮(41)外壁面滑动接触,所述导杆(42)与传动盒(2)之间设置有弹簧(43),所述导杆(42)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主轴(6),所述主轴(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板(7),所述搅拌板(7)的内部为中空腔,中空腔内装设有加热管(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包括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左侧的传动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与传动盒(2)之间通过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盒(2)内装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41),所述传动盒(2)的一端设置有导孔(23),导孔(23)内滑动套接有导杆(42),所述导杆(42)的一端与凸轮(41)外壁面滑动接触,所述导杆(42)与传动盒(2)之间设置有弹簧(43),所述导杆(42)的另一端装设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主轴(6),所述主轴(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搅拌板(7),所述搅拌板(7)的内部为中空腔,中空腔内装设有加热管(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盒(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线(21)和开关(22),所述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泼王凯郭金卿杨源秦志远景素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