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竹节参(学名:Panaxjaponicus(T.Nees)C.A.Mey.)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药用植物。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江西、贵州、陕等省的高山地区。其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脾经、肺经。具有抗炎、延缓衰老、降血糖作用,还有拟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该药材效益高,目前在全国多地有人种植,但是由Phomaexigua(申请者前期已经在NCBI递交该致病菌ITS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P284148)导致的竹节参叶斑病造成叶片腐烂,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可导致整株枯死,对竹节参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申请人在湖北恩施竹节参基地调查发现,该菌导致的叶斑病发病率高达95%(You,etal.Plantdisease.2016,100(2):534),目前由于该病害被误认为是炭疽菌导致的炭疽病,同时缺乏中药材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指导,在竹节参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斑病致病菌Phoma exigua的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如SEQ IDNO.1~2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如SEQIDNO.1~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用引物,所述的通用引物如SEQIDNO.3~4所示。
3.一种快速检测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竹节参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基因组DNA;
2)利用通用引物ITS1/ITS4进行第一轮PCR扩增;
3)将第一轮扩增产物稀释50倍,作为模板,利用特异引物ZJSF/ZJSR进行第二轮PCR扩增;
4)凝胶电泳检测,于凝胶成像系统下拍照检测,存在138bp的DNA特异性条带,则确定所检测样品中存在竹节参叶斑病致病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引物ITS1/ITS4如SEQIDNO.3~4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检测叶斑病致病菌Phomaexigu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异引物ZJSF/ZJSR如SEQIDNO.1~2所示。
技术研发人员:游景茂,段媛媛,唐涛,王帆帆,郭杰,郭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