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731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水泵、第二抽水管、臭氧发生器、放水口和挡板,所述箱体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入水口,且箱体的内部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水泵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且水泵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贯穿箱体的左壁下方,且第一抽水管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纱布,所述第二抽水管安装在水泵的右侧,且第二抽水管的末端贯穿箱体的右壁上方,同时第二抽水管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竹炭,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在箱体的上方右侧,且臭氧发生器的两侧均安装有传输管。该污泥处理装置,设置有滤网和滑道,滤网会对污水中的石块和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当污水净化完成后,将活动架滑动抽出,以便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A slud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常见的污水处理装置不便于对污水中的较大的垃圾和石块进行过滤,从而容易造成水管阻塞,且不便于对装置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使得装置的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见的污水处理装置不便于对污水中的较大的垃圾和石块进行过滤,从而容易造成水管阻塞,且不便于对装置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使得装置的寿命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水泵、第二抽水管、臭氧发生器、放水口和挡板,所述箱体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入水口,且箱体的内部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水泵设置在箱体的下方,且水泵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贯穿箱体的左壁下方,且第一抽水管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纱布,所述第二抽水管安装在水泵的右侧,且第二抽水管的末端贯穿箱体的右壁上方,同时第二抽水管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竹炭,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在箱体的上方右侧,且臭氧发生器的两侧均安装有传输管,同时传输管贯穿箱体的上壁,所述放水口安装在箱体的右壁下方,且箱体的左壁上方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右侧安装有滤网,且滤网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上方左侧,所述活动架的下方与滑道配合安装,且滑道开设在箱体的左壁,所述挡板设置在箱体的左壁,且挡板的上方通过转轴与箱体相连接,所述挡板的下方贯穿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末端贯穿箱体的左壁。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关于水泵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抽水管的长度大于第二抽水管的长度。优选的,所述传输管关于臭氧发生器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传输管为“L”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动架通过滑道与箱体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架的尺寸大于滤网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转轴与箱体构成旋转结构,且挡板的长度与箱体的内部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挡板为螺纹连接,且螺纹杆关于挡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污泥处理装置,设置有滤网和滑道,滤网会对污水中的石块和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当污水净化完成后,将活动架滑动抽出,以便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2)、该污泥处理装置,设置有螺纹杆和挡板,将螺纹杆旋转拧出,然后将挡板打开,以便对箱体内部左侧沉积的泥沙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泥沙在箱体的底部沉积,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3)、该污泥处理装置,设置有纱布和竹炭,第一抽水管内的纱布会挡住泥沙,防止泥沙进入第一抽水管,而第二抽水管内的竹炭会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使水质更加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入水口;3、隔板;4、水泵;5、第一抽水管;6、纱布;7、第二抽水管;8、竹炭;9、臭氧发生器;10、传输管;11、放水口;12、活动架;13、滑道;14、挡板;15、转轴;16、螺纹杆;17、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若该文中出现电器元件等,则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同时若文中出现电机、水泵、输料泵和液压缸等,则其均为现有已知设备。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水泵4、第二抽水管7、臭氧发生器9、放水口11和挡板14,箱体1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入水口2,且箱体1的内部中部安装有隔板3,水泵4设置在箱体1的下方,且水泵4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5,第一抽水管5贯穿箱体1的左壁下方,且第一抽水管5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纱布6,第二抽水管7安装在水泵4的右侧,且第二抽水管7的末端贯穿箱体1的右壁上方,同时第二抽水管7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竹炭8,臭氧发生器9固定在箱体1的上方右侧,且臭氧发生器9的两侧均安装有传输管10,同时传输管10贯穿箱体1的上壁,放水口11安装在箱体1的右壁下方,且箱体1的左壁上方设置有活动架12,活动架12的右侧安装有滤网17,且滤网17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方左侧,活动架12的下方与滑道13配合安装,且滑道13开设在箱体1的左壁,挡板14设置在箱体1的左壁,且挡板14的上方通过转轴15与箱体1相连接,挡板14的下方贯穿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的末端贯穿箱体1的左壁。第一抽水管5和第二抽水管7关于水泵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抽水管5的长度大于第二抽水管7的长度,水泵4会使用第一抽水管5将沉淀后的水抽出,而第一抽水管5内的纱布6会挡住泥沙,防止泥沙进入第一抽水管5,然后再经过第二抽水管7将水注入箱体1内部的右侧,而第二抽水管7内的竹炭8会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传输管10关于臭氧发生器9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传输管10为“L”形结构,臭氧发生器9会产生臭氧经过传输管10送入箱体1内部的右侧,以便对水进行杀菌处理。活动架12通过滑道13与箱体1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架12的尺寸大于滤网17的尺寸,将活动架12滑动抽出,以便对滤网17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挡板14通过转轴15与箱体1构成旋转结构,且挡板14的长度与箱体1的内部宽度相同,将挡板14打开,以便对箱体1内部左侧沉积的泥沙进行清理。螺纹杆16与挡板14为螺纹连接,且螺纹杆16关于挡板1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将螺纹杆16拧入挡板14的两侧,以便对挡板14进行固定。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污泥处理装置时,首先连接外部电源,先将污水经过入水口2倒入箱体1内部,这时箱体1内部的滤网17会对污水中的石块和较大的垃圾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污水会落入箱体1的内部左侧,在箱体1的内部左侧静至,以便对污水中的污泥和砂石进行沉淀,当泥沙沉淀好后,启动水泵4,水泵4会使用第一抽水管5将沉淀后的水抽出,而第一抽水管5内的纱布6会挡住泥沙,防止泥沙进入第一抽水管5,然后再经过第二抽水管7将水注入箱体1内部的右侧,而第二抽水管7内的竹炭8会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再启动臭氧发生器9,臭氧发生器9会产生臭氧经过传输管10送入箱体1内部的右侧,以便对水进行杀菌处理,然后打开放水口11上的阀门,以便将净化好的水放出,然后将活动架12滑动抽出,以便对滤网17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再将螺纹杆16旋转拧出,然后将挡板14打开,以便对箱体1内部左侧沉积的泥沙进行清理,其中水泵4型号为DSL2-12-374,臭氧发生器9型号为TM-KQZ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水泵(4)、第二抽水管(7)、臭氧发生器(9)、放水口(11)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入水口(2),且箱体(1)的内部中部安装有隔板(3),所述水泵(4)设置在箱体(1)的下方,且水泵(4)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5),所述第一抽水管(5)贯穿箱体(1)的左壁下方,且第一抽水管(5)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纱布(6),所述第二抽水管(7)安装在水泵(4)的右侧,且第二抽水管(7)的末端贯穿箱体(1)的右壁上方,同时第二抽水管(7)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竹炭(8),所述臭氧发生器(9)固定在箱体(1)的上方右侧,且臭氧发生器(9)的两侧均安装有传输管(10),同时传输管(10)贯穿箱体(1)的上壁,所述放水口(11)安装在箱体(1)的右壁下方,且箱体(1)的左壁上方设置有活动架(12),所述活动架(12)的右侧安装有滤网(17),且滤网(17)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方左侧,所述活动架(12)的下方与滑道(13)配合安装,且滑道(13)开设在箱体(1)的左壁,所述挡板(14)设置在箱体(1)的左壁,且挡板(14)的上方通过转轴(15)与箱体(1)相连接,所述挡板(14)的下方贯穿有螺纹杆(16),且螺纹杆(16)的末端贯穿箱体(1)的左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水泵(4)、第二抽水管(7)、臭氧发生器(9)、放水口(11)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入水口(2),且箱体(1)的内部中部安装有隔板(3),所述水泵(4)设置在箱体(1)的下方,且水泵(4)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抽水管(5),所述第一抽水管(5)贯穿箱体(1)的左壁下方,且第一抽水管(5)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纱布(6),所述第二抽水管(7)安装在水泵(4)的右侧,且第二抽水管(7)的末端贯穿箱体(1)的右壁上方,同时第二抽水管(7)的末端内部安装有竹炭(8),所述臭氧发生器(9)固定在箱体(1)的上方右侧,且臭氧发生器(9)的两侧均安装有传输管(10),同时传输管(10)贯穿箱体(1)的上壁,所述放水口(11)安装在箱体(1)的右壁下方,且箱体(1)的左壁上方设置有活动架(12),所述活动架(12)的右侧安装有滤网(17),且滤网(17)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上方左侧,所述活动架(12)的下方与滑道(13)配合安装,且滑道(13)开设在箱体(1)的左壁,所述挡板(14)设置在箱体(1)的左壁,且挡板(14)的上方通过转轴(15)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体王卫皇彭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蓝保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