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风胃结构的排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06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排油烟机的改进,包括:一机体;一风胃,内部设有风扇和马达;排风管座,设于机体的上端,以导引油烟排出。其特征在于:风胃的外型采用螺旋流线造型,内部设有外转子马达和多翼式螺旋风叶,下端设有排油口连接排油管,便于油污收集,而且,风胃两侧的油烟入口为钟型的曲折面,使油烟能平顺进入风胃入口,减少了摩擦及噪音和震动的产生。通过改进,克服了通常排油烟机的缺点,使之具有更优良的性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风胃结构的排油烟机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改进风胃结构的排油烟机。通常的排油烟机的风胃如图1所示,内部设马达11,马达11用低端伸出的中央转轴12和风叶13下端的接头14以螺丝15锁结后,再由马达11带动风叶13转动,其外部的风胃壳16是长方形体,接近风叶13的下端处形成油烟入口17。内转子马达11与风叶13的结合方式,使马达11所占的体积空间大,按上述的安装方式,将使油烟在吸入时会立即直接接触旋转风叶,造成马达与风叶运转的阻碍,因此噪音也较大。通常的排油烟机由于上述的结构设计,不仅在使用时产生噪音,而且在安装后所占据的体积空间也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排油烟机风胃结构的改进,提供一种改进的排油烟机的风胃结构,使油烟在吸入风胃时,不会立即直接接触风胃内的风叶,先经由两侧入风口流道导引吸入,因此可使风胃内的马达及风扇顺利运转,并大幅度减小噪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对排油烟机风胃结构的改进,包括:一机体;一风胃,内部设有风扇和马达;排风管座,设在机体的上端,用以导引油烟排除。其特征在于:风胃的外型采用螺旋流线造型,内部设有外转子马达和多翼式螺旋风叶,下端设有排油口连接排油管,便于油污收集;风胃两侧的油烟入口处是钟形的曲折面,使油烟能平顺进入风胃入口,减少摩擦及噪音和振动的产生。通过改进风胃结构,排油烟机运转时,振动及噪音减小;改进的排油烟机体积小,遗留在风胃底部的油污能简单地排除,克服了通常排油烟机的种种缺点,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改进的风胃结构是螺旋线造型设计,使油烟在经入风口流道进入风胃后,因风胃采用螺旋线的平滑流线造型,所以油烟在吸入风胃后,将顺着风胃流线造型顺利排除,可减少噪音的产生。-->改进的风胃结构,其风胃入口处是钟型曲折面设计,不是90度垂直的锐利转角,这样可使油烟在吸入风胃时平滑地吸入,减少与入口处的摩擦,使振动及噪音减小。改进的风胃结构,其风胃外壳底部的排油口设计,可顺利地将聚集在风胃底部的油污简单地排除。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通常排油烟机的风胃结构剖面示图图2为本技术风胃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风胃结构剖面图及平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示图图5为本技术进一步组装的立体示图图号说明:1:通常的风胃结构    11:马达12:中央转轴         13:风叶14:接头             15:螺丝16:风胃壳           17:油烟入口2:风胃结构          3:多翼式风叶轮4:驱动马达          5:风胃51、52:进风通道     53:出风通道54:排油口           6:固定支架61、62、63:支杆     7:机体8:排风管座          91、92:导流套罩如图1所示的通常排油烟机的风胃结构,其构成及缺点如前所述,在此不加赘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风胃结构2,包括有多翼式风叶轮3、驱动马达4及风胃5。其中,风胃5为螺旋流线造型,多翼风叶轮3装设在风胃5内部,并受驱动马达4带动而转动。驱动马达4是外转子感应马达,利用多翼风叶轮中环与马达转子相结合,再利用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有三-->根支杆61、62、63,支杆61、62、63的一端以螺丝锁接到风胃5外壳表面,支杆61、62、63的另一端再以螺丝锁接到驱动马达4上,由此将驱动马达4固定在风胃5上;另一方面,驱动马达4的外转子固定在多翼风叶轮3的中环内,可在受力转动时,直接带动轮叶转动,通过固定在支杆61的电线外接电源,提供驱动马达4所需的电源。风胃5的两侧设有进风通道51、52,在风叶轮的直径方向上有出风通道53,当多翼风叶轮3受驱动马达4驱动转动时,可将气流自进风通道51、52导入,再经出风通道53排出。油烟自两侧进风通道51、52吸入风胃5,将顺沿着整个流线的形状平顺的输送,最后从其上方的风座管口排出,如此可降低噪音的产生。风胃5两侧的进风通道51、52,采用钟型曲折面,该设计不同于通常的90度垂直的锐利转角设计,因此油烟在吸入风胃5时,与此入口钟型曲折转角所产生的摩擦比90度垂直转角小,有降低振动及噪音的功效。此外,风胃5外壳底部设有排油口54,当油烟进入风胃5中,在顺着螺旋造型输送时,油烟残留的油污会在风胃5中产生,汇集于排油口54处,在此外接排油管即可简便的将聚集于此的油污排除。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风胃结构2组装至机体7内部时,体积大幅缩小,而两侧的进风通道可自由导入油烟,再由排风管座8排除油烟。此外,如图5所示,在风胃结构2两侧加设导流套罩91、92,可增加导流效果。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本技术所涵盖的构想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综述,本技术确实能降低振动及噪音的产生,减小体积;外壳底部排油口的设计,可使遗留在风胃底部的油污能简单的排出。本技术属于首先专利技术,且适合实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恳请赐准专利,以造福社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风胃结构的排油烟机,包括:一机体;一风胃,内部设有风扇和马达;排风管座,装设在机体的上端,导引油烟自机体排出;其特征在于:风胃采用螺旋线造型设计,其左右两侧有钟形曲折面的进风通道,其内部有多翼式风叶轮和外转子马达;风胃底部开有排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风胃结构的排油烟机,包括:一机体;一风胃,内部设有风扇和马达;排风管座,装设在机体的上端,导引油烟自机体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