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网宝专利>正文

微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05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波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旋转盘中心转轴移至距波源中心线的铅垂面2-5cm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均匀地加热食物,完全地避免了食物局部过量蒸发及进一步的烧焦现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炉本技术涉及微波炉,特别涉及微波炉旋转盘。传统的微波炉参见图1、图2,它包括微波炉腔体1、腔体侧壁上的微波波源2、旋转盘3、旋转盘的中心转轴4。使用时,食物置于旋转盘3上旋转,被发自波源2的微波辐射。在整个的使用过程中,微波集中于腔体的中部,其中心区域即波主瓣始终指向旋转盘的中心转轴4处,因此旋转盘中心转轴处于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上,而在微波中心区域能量集中且强度大,其边缘区域的能量逐步减弱。显然食物在旋转过程中,其中心一直处于微波中心区域内,即处于高强度的能量中心,其它靠近表面的位置则处在较弱的边缘波的辐射下,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食物受热不均匀,大大影响食物的烹调口味,甚至出现食物局部过量蒸发及进一步的烧焦现象。这一弊端使得微波炉不能被广泛的应用。本技术中所述的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的概念是指过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且垂直于大地的平面。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技术,它能够使微波炉旋转盘中心转轴位置偏离微波炉的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从而有效均匀地加热食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参见图3、图4,在微波炉腔体的底板1上,距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2~5cm处开孔,将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移动至该处。移动距离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炉腔大小及旋转盘的大小等因素,这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容易理解。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均匀的加热食物,完全的避免了食物局部过量蒸发及进一步的烧焦现象。因为本技术将旋转盘中心转轴偏离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一定距离后,则使中心强波辐射在离中心转轴较远处,由于该位置波能的位移较快,接触面积大,就不会造成温度剧增的现-->象,而转轴中心部位的边缘波由于转速慢,波能在其附近迅速叠加,可使温度不断升高。因而,食物中心强波区域与边缘弱波区域的温差大大缩小,使食物能够有效均匀的被加热。附图1为传统使用微波炉的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4为附图3的俯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附图6为附图5的俯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主视图;附图8为附图7的俯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主视图;附图10为附图9的俯视图;注:上述附图2、4、6、8、10中,将微波炉腔体的俯视图部分省略。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特征作进一步评述:附图中的标号1是微波炉腔体的底板、标号2是所开的孔、标号3是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的原位置、标号4是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移动后的位置、标号5是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实施例1:参见图3、图4,在微波炉腔体的底板1上,距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5距离2cm处开孔2,将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由3处移动至4处。实施例2:参见图5、图6,在微波炉腔体的底板1上,距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5距离3cm处开孔2,将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由3处移动至4处。实施例3:参见图7、图8,在微波炉腔体的底板1上,距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5距离4cm处开孔2,将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由3处移动至4处。实施例4:参见图9、图10,在微波炉腔体的底板1上,距波源中心区域中心线的铅垂面5距离5cm处开孔2,将旋转盘原转动机构由3处移动至4处。虽然以上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尽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而这种改进和变换仍然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炉,包括微波炉旋转盘、旋转盘中心转轴,其特征在于将旋转盘中心转轴移至距波源中心线的铅垂面2-5cm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炉,包括微波炉旋转盘、旋转盘中心转轴,其特征在于将旋转盘中心转轴移至距波源中心线的铅垂面2-5cm处。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旋转盘中心转轴移至距波源中心线的铅垂面2cm处。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网宝
申请(专利权)人:季网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