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卷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698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卷运输系统,所述钢卷运输系统包括有:多组运输辊道单元,各运输辊道单元分别由水平布置的第一重载辊道以及第一轻载辊道组成,第一重载辊道高于第一轻载辊道设置;若干钢卷鞍座,通过运输辊道单元的辊子输送;升降式横移辊道车,设置在各运输辊道单元的上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升降式横移辊道车的行驶方向与当前对应的运输辊道单元分布方向相垂直,在升降式横移辊道车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三轻载辊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运输辊道单元的起始端和末尾端分别设置有升降式横移辊道车,可以将高位辊道上的钢卷鞍座切换到低位辊道上,以及可以将低位辊道上的钢卷鞍座切换到高位辊道上。由此可以减少运输辊道单元的整体宽度。

Coil transpor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卷运输系统
本技术涉及钢卷运输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钢卷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钢卷运输系统是带钢生产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早期的钢卷运输系统由步进梁、快速链等设备组成。通过以上设备的组合实现将钢卷由卷取机出口连续运输至库区相应目标位置。该形式运输系统由于设备重量大,耗能较高,基础较深,维护较困难等原因正逐步被新型钢卷运输系统取代。2005年托盘式钢卷运输方案开始在国内应用于钢卷运输。早期采用双层式结构,承载带钢卷托盘的重载辊道和输送空托盘的空载辊道在高度方向上垂直布置。存在的缺点是设备基础较深,下层辊道检修困难,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不方便。2007年托盘运输系统衍变出双排布置方案,承载带钢卷托盘的重载辊道及输送空托盘的空载辊道在高度方向并排布置。其设备基础较浅,使用维护方便,但是占用空间比较大。近年来部分钢厂对传统的步进梁运输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时,双层托盘式运输方案由于基础较深,使用维护不方便,基本不再选用。双排托盘运输方案(见图1)相对是比较好的备选方案,如图可见,双排托盘运输系统有两个水平布置的运输辊道1,在各运输辊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卷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运输系统包括有:/n多组运输辊道单元,各运输辊道单元分别由水平布置的第一重载辊道以及第一轻载辊道组成,第一重载辊道高于第一轻载辊道设置;/n若干钢卷鞍座,通过运输辊道单元的辊子输送;/n升降式横移辊道车,设置在各运输辊道单元的上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升降式横移辊道车的行驶方向与当前对应的运输辊道单元分布方向相垂直,在升降式横移辊道车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三轻载辊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卷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卷运输系统包括有:
多组运输辊道单元,各运输辊道单元分别由水平布置的第一重载辊道以及第一轻载辊道组成,第一重载辊道高于第一轻载辊道设置;
若干钢卷鞍座,通过运输辊道单元的辊子输送;
升降式横移辊道车,设置在各运输辊道单元的上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升降式横移辊道车的行驶方向与当前对应的运输辊道单元分布方向相垂直,在升降式横移辊道车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三轻载辊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组运输辊道单元中的部分运输辊道单元相交设置,在相交处设置有回转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卷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部分运输辊道单元中间设置有提升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卷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具体包括有两侧的支架以及安装在两侧支架之间的第一升降台;
支架顶部设置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配置有链条,链条一端固定有配重块,且在两侧的支架上均设置有竖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鹏张小林潘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工业民用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