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97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化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出料管座和进料管,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进料端设有驱动减速电机,出料端设有支撑座,驱动减速电机与螺旋输送机本体内的输送轴相连接,输送轴上设有螺旋导叶,螺旋输送机本体上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和第二水冷套,第一水冷套上设有进料孔,进料孔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输料腔相连通,进料孔上方连接有绝热进料管,第二水冷套设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中部,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口,出料管座连接在出料口上,出料管座下方设有星形卸料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效率高、水冷套筒变形量小,余热利用率高,进料管不易变形,二次扬尘少。

A cooling device for the outlet of air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化产品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化产品制备过程中,经过气流烘干器烘干后的出料温度较高,对物料输送装置的材质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带有水冷套的螺旋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水冷螺旋输送机,进料管易高温变形,使用寿命短,且螺旋输送机的冷却效率低、水冷套筒变形量大,换热后的冷却水温度参数低,余热利用率低,且冷却水在冷却降温时漂水率高,不利于节省水资源,另外水冷螺旋输送机出料端直接通过排料管排料,向皮带输送机转运时容易二次扬尘,污染环境。由此,亟需一种冷却效率高、经久耐用且排料时不易二次扬尘的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出料管座和进料管,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进料端设有驱动减速电机,出料端设有支撑座,所述驱动减速电机与螺旋输送机本体内的输送轴相连接,所述输送轴上设有螺旋导叶,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上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和第二水冷套,所述第一水冷套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输料腔相连通,所述进料孔上方连接有绝热进料管,所述第二水冷套设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中部,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座连接在出料口上,所述出料管座下方设有星形卸料机。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冷套的左下角设有第一进水管,右上角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水冷套的左下角设有第二进水管,右上角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一水冷套和第二水冷套均采用低温端进水,高温端出水,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保证装置出料端料温更低。优选的,所述绝热进料管上设有绝热层,所述绝热层包括设于绝热进料管外壁上的保温层和设于绝热进料管内壁上的浇注料层,所述保温层内层为岩棉,外层缠绕有玻璃纤维布,所述浇注料层为耐磨耐高温可塑料层,所述绝热进料管内壁均布有抓钉,所述抓钉的长度小于浇注料层的厚度。通过设置绝热层,使管壁不与高温物料直接接触,减少了高温变形,有利于延长绝热进料管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管材的使用等级,从而有利于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优选的,所述绝热进料管的顶部设有耐高温膨胀节,所述耐高温膨胀节与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相连接,进一步抑制膨胀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冷套下方设有第一支腿,所述第二水冷套下方设有第二支腿,所述支撑座下方设有第三支腿,用于装置的支撑。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设置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和第二水冷套,缩短了现有技术中整个水冷套的尺寸,有利于减小水冷套膨胀变形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分段冷却,第一水冷套换热后的冷却水水温高,可用于冬季采暖或洗浴,提高了余热利用率,第二水冷套换热后的冷却水水温低,循环冷却时漂水率低,有利于节省水资源,所述绝热进料管隔热能力强,使用安全性高,通过在出料管座下方设置星形卸料机,使出料过程平稳连续,有利于向皮带输送机转运时减少二次扬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冷却效率高、有利于减小水冷套筒的变形量,余热利用率高,冷却水损耗少,进料管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装置出料端向皮带输送机转运时二次扬尘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旋输送机本体,2.出料管座,3.绝热进料管,3-1.耐高温膨胀节,4.驱动减速电机,5.支撑座,5-1.第三支腿,6.第一水冷套,6-1.第一进水口,6-2.第一出水口,6-3.第一支腿,7.第二水冷套,7-1.第二进水口,7-2.第二出水口,7-3.第二支腿,8.星形卸料机,9.输送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1、出料管座2和进料管3,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进料端设有驱动减速电机4,出料端设有支撑座5,所述驱动减速电机4与螺旋输送机本体1内的输送轴9相连接,所述输送轴9上设有螺旋导叶,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上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6和第二水冷套7,所述第一水冷套6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输料腔相连通,所述进料孔上方连接有绝热进料管3,所述第二水冷套7设于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中部,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座2连接在出料口上,所述出料管座2下方设有星形卸料机8。所述第一水冷套6的左下角设有第一进水管6-1,右上角设有第一出水管6-2,所述第二水冷套7的左下角设有第二进水管7-1,右上角设有第二出水管7-2。第一水冷套6和第二水冷套7均采用低温端进水,高温端出水,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保证装置出料端料温更低。所述绝热进料管3上设有绝热层,所述绝热层包括设于绝热进料管3外壁上的保温层和设于绝热进料管3内壁上的浇注料层,所述保温层内层为岩棉,外层缠绕有玻璃纤维布,所述浇注料层为耐磨耐高温可塑料层,所述绝热进料管3内壁均布有抓钉,所述抓钉的长度小于浇注料层的厚度。通过设置绝热层,使管壁不与高温物料直接接触,减少了高温变形,有利于延长绝热进料管3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管材的使用等级,从而有利于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所述绝热进料管3的顶部设有耐高温膨胀节3-1,所述耐高温膨胀节3-1与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相连接,进一步抑制膨胀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所述第一水冷套6下方设有第一支腿6-3,所述第二水冷套7下方设有第二支腿7-3,所述支撑座5下方设有第三支腿5-1,用于装置的支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通过设置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6和第二水冷套7,缩短了现有技术中整个水冷套的尺寸,有利于减小水冷套膨胀变形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分段冷却,第一水冷套6换热后的冷却水水温高,可用于冬季采暖或洗浴,提高了余热利用率,第二水冷套7换热后的冷却水水温低,循环冷却时漂水率低,有利于节省水资源,所述绝热进料管3隔热能力强,使用安全性高,通过在出料管座2下方设置星形卸料机8,使出料过程平稳连续,有利于向皮带输送机转运时减少二次扬尘。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出料管座和进料管,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进料端设有驱动减速电机,出料端设有支撑座,所述驱动减速电机与螺旋输送机本体内的输送轴相连接,所述输送轴上设有螺旋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上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和第二水冷套,所述第一水冷套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输料腔相连通,所述进料孔上方连接有绝热进料管,所述第二水冷套设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中部,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座连接在出料口上,所述出料管座下方设有星形卸料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出料管座和进料管,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进料端设有驱动减速电机,出料端设有支撑座,所述驱动减速电机与螺旋输送机本体内的输送轴相连接,所述输送轴上设有螺旋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上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水冷套和第二水冷套,所述第一水冷套上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输料腔相连通,所述进料孔上方连接有绝热进料管,所述第二水冷套设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中部,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座连接在出料口上,所述出料管座下方设有星形卸料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烘干器出料口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套的左下角设有第一进水管,右上角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二水冷套的左下角设有第二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郝立勇刘彦勋丁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撒尔夫河南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