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7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架设在第一平台上,反应釜的上固接有支撑块,第一平台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块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称重模块;第一平台上方架设有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上方设置有多个储料罐,储料罐的下料口与下料软管相连接,第二平台下面设置有送管装置,下料软管穿过第二平台上开设的通孔,再经过送管装置的夹送通道,其末端悬垂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上方;第二支柱上设置有该反应釜称重装置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门板上设置有触控屏,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PLC;生产过程中,反应釜与第一平台、下料软管及下料头均不接触,确保自动称重数据更加客观实际,投料量和投料时间更加精确。

A weighing device for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关键设备之一,最传统的反应釜投料作业完全是人工操作,投料量和投料时间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投料误差甚至投料错误的情况难以避免,而且工人还要面临劳动强度大和作业危险性高的风险;后来,出现了采用流量泵计量投料,由于不同原料的密度不同,其适用性受到了限制,而且不能适用于固体原料;目前,较先进的反应釜投料方式多采用电子称重计量投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人工投料和流量投料的问题,但是,称重模块受到反应釜连接进料管的作用力干扰,投料量和投料时间还是不够精确,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解决了反应釜进料管对称重计量的影响,投料量和投料时间更加精确,确保反应釜内化学反应更加迅速和充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架设在第一平台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支撑块,所述第一平台上与所述支撑块对应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称重模块,所述第一平台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柱,所述反应釜与所述第一平台之间互不接触;所述第一平台上方架设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平台上方设置有多个储料罐,所述储料罐底部设置有支腿和下料口,所述储料罐的下料口通过第一阀门与下料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平台下面与下料软管对应设置有多个送管装置,所述下料软管穿过第二平台上开设的通孔,再经过送管装置的夹送通道,其末端悬垂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上方;所述第二支柱上设置有该反应釜称重装置的电控箱,所述电控箱门板上设置有触控屏,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PLC。本技术中,所述的称重模块是将称重传感器、负荷传递装置和安装连接件组合在一起,由顶板,基板,称重传感器,负载支承柱及支承螺栓等部件构成的一体式电子称重计量元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管装置包括U形固定架,和安装在固定架两侧板之间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第一滑轮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设置有所述下料软管的夹送通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料软管为留有富余量的可伸缩软管,其长度大于所述下料口到所述进料口两倍的直线距离,所述下料软管的末端设置有下料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料罐上设置有投料口和进气口,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密封盖,所述进气口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空压站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料口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配合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进料口上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料软管和所述下料头的外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采用电动球阀。本技术中,所述PLC根据接收到的称重数据,自动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需要投料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开启,所述空压站随之启动,给所述储料罐增压,以保证下料迅速通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和观察目镜,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所述观察目镜随时观察反应情况。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称重模块和所述触控屏皆与所述PLC电连接,以实现计量数值的显示,生产操作的点选,所述PLC根据接收到的称重数据和产品选择,自动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精确控制投料量和投料时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控箱内设置的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与所述PLC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压站的空压机和配套的电磁阀皆与所述PLC电连接,保证所述空压站给所述储料罐的增压可控可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近开关、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皆与所述PLC电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外圆槽面完全与所述下料软管相接触,并且,所述下料软管留有足够的富余量,所述PLC根据接收到的称重数据,自动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需要投料时,PLC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所述驱动电机正转,下料软管下降,下料头伸进所述进料口,所述接近开关感应到下料头,将感应信号输送到PLC,PLC控制驱动电机停转,所述第一阀门自动开启,开始下料,下料结束,第一阀门自动关闭,所述驱动电机反转,下料头从所述进料口拉出脱离,由于整个投料过程,下料软管及下料头均不接触反应釜的进料口,另外,反应釜与第一平台也互不接触,确保称重模块测得的计量数据客观实际。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该反应釜称重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例如称重模块、电磁阀、空压机、接触器、中间继电器、驱动电机、接近开关和搅拌装置等,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反应釜称重装置,由于整个投料过程,下料软管及下料头均不再接触反应釜,反应釜与第一平台也互不接触,确保自动称重测得的计量数据更加客观实际,投料量和投料时间更加精确,确保反应釜内化学反应更加迅速和充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反应釜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架设在第一平台4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反应釜1的侧壁上固接有四个支撑块7,所述第一平台4上与四个所述支撑块7对应设置有四个支撑座6,四个所述支撑块7与四个所述支撑座6之间设置有四个称重模块8,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柱5,所述反应釜1与所述第一平台4之间互不接触;所述第一平台4上方架设有第二平台10,所述第一平台4与所述第二平台10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柱11,所述第二平台10上方设置有两个储料罐13,所述储料罐13底部设置有支腿12和下料口15,所述储料罐13的下料口15通过第一阀门16与下料软管19相连接,所述第二平台10下面与下料软管19对应设置有两个送管装置20,所述下料软管19穿过第二平台10上开设的通孔,再经过送管装置20的夹送通道,其末端悬垂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2上方;所述第二支柱11上设置有该反应釜称重装置的电控箱29,所述电控箱29门板上设置有触控屏30,所述电控箱29内设置有PLC。所述称重模块8采用HY-CWC-1t-EX型称重模块。所述送管装置20包括U形固定架23,和安装在固定架23两侧板之间的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2,以及第一滑轮21的驱动电机24,所述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之间设置有所述下料软管19的夹送通道。所述驱动电机24采用5IK40GN-C型交流电机。所述驱动电机24通过所述电控箱29内设置的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与所述PLC电连接。所述下料软管19为留有富余量的DN32型可伸缩橡胶软管,其长度大于所述下料口15到所述进料口2两倍的直线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架设在第一平台(4)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反应釜(1)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支撑块(7),所述第一平台(4)上与所述支撑块(7)对应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块(7)与所述支撑座(6)之间设置有称重模块(8),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柱(5),所述反应釜(1)与所述第一平台(4)之间互不接触;所述第一平台(4)上方架设有第二平台(10),所述第一平台(4)与所述第二平台(10)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柱(11),所述第二平台(10)上方设置有多个储料罐(13),所述储料罐(13)底部设置有支腿(12)和下料口(15),所述储料罐(13)的下料口(15)通过第一阀门(16)与下料软管(19)相连接,所述第二平台(10)下面与下料软管(19)对应设置有多个送管装置(20),所述下料软管(19)穿过第二平台(10)上开设的通孔,再经过送管装置(20)的夹送通道,其末端悬垂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2)上方;所述第二支柱(11)上设置有该反应釜称重装置的电控箱(29),所述电控箱(29)门板上设置有触控屏(30),所述电控箱(29)内设置有PL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架设在第一平台(4)上的安装通孔内,所述反应釜(1)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支撑块(7),所述第一平台(4)上与所述支撑块(7)对应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块(7)与所述支撑座(6)之间设置有称重模块(8),所述第一平台(4)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柱(5),所述反应釜(1)与所述第一平台(4)之间互不接触;所述第一平台(4)上方架设有第二平台(10),所述第一平台(4)与所述第二平台(10)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柱(11),所述第二平台(10)上方设置有多个储料罐(13),所述储料罐(13)底部设置有支腿(12)和下料口(15),所述储料罐(13)的下料口(15)通过第一阀门(16)与下料软管(19)相连接,所述第二平台(10)下面与下料软管(19)对应设置有多个送管装置(20),所述下料软管(19)穿过第二平台(10)上开设的通孔,再经过送管装置(20)的夹送通道,其末端悬垂于所述反应釜(1)的进料口(2)上方;所述第二支柱(11)上设置有该反应釜称重装置的电控箱(29),所述电控箱(29)门板上设置有触控屏(30),所述电控箱(29)内设置有PL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管装置(20)包括U形固定架(23),和安装在固定架(23)两侧板之间的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2),以及第一滑轮(21)的驱动电机(24),所述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之间设置有所述下料软管(19)的夹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振江张学军张石磙刘彦勋
申请(专利权)人:撒尔夫河南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