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91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58
本申请公开了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壁;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壁、所述多个周壁的边缘限定了进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上板构件、第二开口、过滤栅格、以及垃圾滤液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与所述过滤栅格上下设置,且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腔体内,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可相对所述腔体线性移动,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本申请通过在腔体内设置过滤栅格,在过滤栅格的下方设置了收集垃圾滤液的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使垃圾能够固液分离,解决了目前我国使用的垃圾转运箱大多都是针对收纳固体垃圾设计的,缺乏收纳液体垃圾的能力的问题。

Leakage proof and pollution reducing garbage transf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
本申请涉及卫生环保
,具体地说,涉及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
技术介绍
垃圾转运箱是日常使用的公共设施之一,设置在各小区、街道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内,我国的垃圾分类意识兴起较晚,对于日常垃圾都是随手丢入垃圾转运箱内,对于那些附带有污水、油或油水混和物等垃圾滤液的固态垃圾,没有将这些垃圾滤液倒入下水道,而是直接扔进垃圾转运箱内,导致垃圾转运箱蚊虫滋生,产生臭味,而且垃圾滤液极易从垃圾转运箱的缝隙中流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我国使用的垃圾转运箱大多都是针对收纳固体垃圾设计的,缺乏收纳液体垃圾的能力,尤其是在餐饮场所及附近的街道上的垃圾转运箱时常出现流出油水等垃圾滤液的现象不仅导致路面上油脂增加,道路环境变差;还极易引起道路打滑,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存在着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我国使用的垃圾转运箱大多都是针对收纳固体垃圾设计的,缺乏收纳液体垃圾的能力的技术问题,提供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壁;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壁,所述多个周壁的边缘限定了进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口;上板构件,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多个周壁中的一个上,并且可拆卸连接地覆盖所述顶部开口;第二开口,所述多个周壁中的一个与所述底壁之间具有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间隙;r>过滤栅格,所述多个周壁的内壁与所述底壁形成容纳垃圾的腔体,所述过滤栅格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过滤栅格与底壁之间具有形成安装空间的空隙,所述过滤栅格上设有多个过滤孔;以及垃圾滤液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与所述过滤栅格上下设置,且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腔体内,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可相对所述腔体线性移动,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为拉动式抽屉,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上设有用于容纳污水、油或油水混合物的容纳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用于吸纳垃圾滤液的吸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材料由比例为2:1的高吸水性树脂与活性炭或者比例为2:1的高吸水性树脂和生石灰混合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方便滑动的滑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栅格包括与所述多个周壁的内表面相互抵靠的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框架内的栅格,所述栅格由多个阵列设置的所述过滤孔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四个所述周壁,相邻所述周壁通过焊接固定,且所述底壁与未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三个所述周壁焊接固定,相邻所述周壁焊接的焊缝以及所述底壁与三个所述周壁的焊缝之间均涂抹有793密封胶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周壁均具有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上涂有耐磨耐腐蚀的环氧树脂沥青漆涂层,所述外表面上涂有涂丙烯酸双组份底漆涂层和面漆涂层,所述环氧树脂沥青漆涂层、所述涂丙烯酸双组份底漆涂层和面漆涂层的厚度范围在60-90μm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分别与紧贴的所述多个周壁的内表面焊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容纳所述滑轮的滑道,所述滑轮可在所述滑道内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底壁和多个周壁的结合形成用于容纳垃圾的腔体和允许垃圾通过的顶部开口,通过在腔体内设置过滤栅格,将垃圾分为固体垃圾和液体状态的垃圾滤液,在过滤栅格的下方设置了收集垃圾滤液的垃圾滤液收集装置,使垃圾能够固液分离,并且垃圾滤液收集装置通过从第二开口出拆除,倒掉垃圾滤液收集装置内的垃圾滤液,解决了目前我国使用的垃圾转运箱大多都是针对收纳固体垃圾设计的,缺乏收纳液体垃圾的能力的问题,避免了流出油水等垃圾滤液不仅导致路面上油脂增加,使道路环境变差,道路打滑,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存在着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的现象。【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申请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的右视图。图4是本申请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6是本申请垃圾滤液收集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包括:底壁100、多个周壁110、顶部开口120、板构件130、第二开口140、过滤栅格150、腔体160、安装空间170、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和固定块190。所述箱体10用于收纳固体垃圾和垃圾滤液,垃圾滤液具体是指油、污水或者两者的混合物,现有的垃圾转运箱大多是针对收纳固体垃圾设置的,没有考虑到垃圾滤液的问题,不仅不方便环保工人清洁而且在运输途中,垃圾滤液极易滴落在行车道上,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垃圾滤液中的油类物质极易造成车辆打滑,威胁行人的安全。从所述底壁100向上延伸的所述多个周壁110,形成所述箱体10的主要外形。所述多个周壁110向上延伸的方向可以是垂直的,形成正六方体外形,所述多个周壁110向上延伸的方向也可以是呈锐角的的,形成梯形体的外形,梯形体的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所述多个周壁110的上边缘限定了进入所述箱体10的顶部开口120。垃圾被允许从所述顶部开口120投入所述箱体10内,所述箱体10内容纳垃圾的空间由所述多个周壁110的内表面与所述底壁100形成容纳垃圾的腔体160的大小决定。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上设有可拆卸连接地覆盖所述顶部开口120的上板构件130。所述上板构件130可以开启或关闭所述顶部开口120,避免所述的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内垃圾滤液的气味发散过快,引来蚊虫,所述上板构件130还可以避免垃圾车运输所述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时,垃圾从所述顶部开口120溢出。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与所述底壁100之间具有形成所述第二开口140的间隙,所述第二开口140用于通过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所述第二开口140设于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的下部,且靠近所述底壁100,方便安装和固定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所述过滤栅格150设于所述腔体160内且所述过滤栅格150与底壁100之间具有形成安装空间170的空隙。避免了将所述过滤栅格150直接设于所述腔体160的底部,无法通过所述过滤栅格150过滤垃圾滤液,所述空隙的高度值大于或等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包括:/n底壁(100);/n从所述底壁(100)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壁(110),所述多个周壁(110)的边缘限定了进入所述箱体(10)的顶部开口(120);/n上板构件(130),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上,并且可拆卸连接地覆盖所述顶部开口(120);/n第二开口(140),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与所述底壁(100)之间具有形成所述第二开口(140)的间隙;/n过滤栅格(150),所述多个周壁(110)的内壁与所述底壁(100)形成容纳垃圾的腔体(160),所述过滤栅格(150)设于所述腔体(160)内且所述过滤栅格(150)与底壁(100)之间具有形成安装空间(170)的空隙,所述过滤栅格(150)上设有多个过滤孔(1510);以及/n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与所述过滤栅格(150)上下设置,且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安装空间(170)内,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与所述第二开口(140)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可相对所述腔体(160)线性移动,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1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包括:
底壁(100);
从所述底壁(100)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壁(110),所述多个周壁(110)的边缘限定了进入所述箱体(10)的顶部开口(120);
上板构件(130),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上,并且可拆卸连接地覆盖所述顶部开口(120);
第二开口(140),所述多个周壁(110)中的一个与所述底壁(100)之间具有形成所述第二开口(140)的间隙;
过滤栅格(150),所述多个周壁(110)的内壁与所述底壁(100)形成容纳垃圾的腔体(160),所述过滤栅格(150)设于所述腔体(160)内且所述过滤栅格(150)与底壁(100)之间具有形成安装空间(170)的空隙,所述过滤栅格(150)上设有多个过滤孔(1510);以及
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与所述过滤栅格(150)上下设置,且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安装空间(170)内,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与所述第二开口(140)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可相对所述腔体(160)线性移动,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为拉动式抽屉,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180)上设有用于容纳污水、油或油水混合物的容纳腔(18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810)内设有用于吸纳垃圾滤液的吸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减污型垃圾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滤液收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国陈晓燕刘维张莹莹谷佳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