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82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箱体、安装板、放置板、固定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定位板、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壳体、连接板、螺纹套、螺纹杆、开口、从动轮、皮带、主动轮、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杆、连接杆、滑套、滑杆、第一壳体、第一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旋转杆、夹套和滚筒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部分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固定效果较差且不便于调节角度以及不便于左右移动位置的问题,该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且便于调节旋转角度以及便于左右移动位置的优点,值得推广。

A fixed device for automatic equipm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越发的广泛,部分自动化设备在对工件加工之前需要使用到固定装置对一些圆柱类的工件进行定位,但是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一些较大体积的工件固定效果较差,且在调节工件的旋转角度时,仍需要使用者手动对工件进行调节,使用起来多有不便,以及不便于改变工件的加工位置,给工件后续的加工效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且便于调节旋转角度以及便于左右移动位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部分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固定效果较差且不便于调节角度以及不便于左右移动位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第二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配合使用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左端依次贯穿第二壳体和底座延伸至底座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与底座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左侧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左侧活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靠近连接杆的一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顶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主动轮,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表面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部贯穿至箱体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板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滚筒。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腿,所述安装腿呈梯形。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底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螺纹套的连接处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与箱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左端与底座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与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靠近箱体的一侧与箱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底部的两侧和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放置板底部的两侧和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底部活动套设于定位圈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位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滚筒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夹套的内腔,所述滚筒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销与夹套的连接处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表面与滑套的表面均与底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的直径。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固定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工件放置在放置板的顶部,利用plc控制器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运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伸长并带动定位板向工件靠近并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四个定位板的同时移动,可将工件固定在放置板的中心处,保证工件保持在中心位置,方便后续对工件进行加工;B:当工件的体积较为高大时,为了增加工件固定时的稳定性,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升高,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第三电动伸缩杆升高,使得升高的位置与工件的高度相匹配,随后停止第二电动伸缩杆运行,并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杆伸长,第三电动伸缩杆伸长时带动夹套移动,夹套带动滚筒与工件的表面接触,以此再次对工件进行支撑,增加较大体积工件固定时的稳定性;C:当需要带动工件调整旋转角度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旋转,从动轮通过第二旋转杆带动放置板旋转,放置板旋转时通过与顶部固定机构的配合带动工件旋转,同时放置板旋转时带动定位套在定位圈的表面滑动,较大体积在旋转时会带动夹套内部的滚筒旋转,既保证了较大体积工件在安装时的稳定性,也不会对较大体积工件调整旋转角度带来影响;D:当需要调整工件的左右位置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锥齿轮旋转,主动锥齿轮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一旋转杆旋转,第一旋转杆旋转时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时通过螺纹传动带动螺纹套移动位置,螺纹套移动时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套在滑杆的表面滑动,同时滑套通过连接板带动箱体向右移动,箱体通过与其顶部的结构配合带动放置板顶部的工件左右移动位置,便于使用者对工件进行不同方面的加工,增加了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箱体、安装板、放置板、固定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定位板、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壳体、连接板、螺纹套、螺纹杆、开口、从动轮、皮带、主动轮、第二电机、第二旋转杆、连接杆、滑套、滑杆、第一壳体、第一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旋转杆、夹套和滚筒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部分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固定效果较差且不便于调节角度以及不便于左右移动位置的问题,该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且便于调节旋转角度以及便于左右移动位置的优点,值得推广。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腿,起到支撑该装置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方便第一旋转杆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第二轴承,方便第二旋转杆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第三轴承,方便螺纹杆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安装板,方便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箱体安装在一起,通过设置加强板,增加了安装板与箱体连接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架,方便定位圈与箱体安装在一起,通过设置定位圈和定位套的配合,起到支撑放置板的作用,增加了放置板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开口,方便连接板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滑杆,增加滑套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壳体,方便第一电机进行安装,同时对第一电机进行遮挡保护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9),所述开口(19)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底座(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8),所述第一壳体(2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9),所述第一壳体(2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贯穿至第二壳体(1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30),所述第二壳体(15)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32),所述第一旋转杆(32)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30)配合使用的从动锥齿轮(31),所述第一旋转杆(32)的左端依次贯穿第二壳体(15)和底座(1)延伸至底座(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的左端与底座(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8)表面的左侧套设有螺纹套(17),所述螺纹套(1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底座(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27),所述滑杆(27)表面的左侧活动套设有滑套(26),所述滑套(26)靠近连接杆(25)的一侧与连接杆(25)固定连接,所述滑套(26)的顶部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底部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主动轮(22),所述箱体(2)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24),所述第二旋转杆(24)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从动轮(20),所述主动轮(22)和从动轮(20)的表面之间套设有皮带(21),所述第二旋转杆(24)的顶部贯穿至箱体(2)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板(8)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箱体(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9)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10),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套(33),所述夹套(3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滚筒(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9),所述开口(19)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底座(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8),所述第一壳体(2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9),所述第一壳体(2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贯穿至第二壳体(1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30),所述第二壳体(15)内腔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32),所述第一旋转杆(32)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30)配合使用的从动锥齿轮(31),所述第一旋转杆(32)的左端依次贯穿第二壳体(15)和底座(1)延伸至底座(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8),所述螺纹杆(18)的左端与底座(1)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8)表面的左侧套设有螺纹套(17),所述螺纹套(1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所述底座(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滑杆(27),所述滑杆(27)表面的左侧活动套设有滑套(26),所述滑套(26)靠近连接杆(25)的一侧与连接杆(25)固定连接,所述滑套(26)的顶部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底部与连接板(16)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主动轮(22),所述箱体(2)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24),所述第二旋转杆(24)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从动轮(20),所述主动轮(22)和从动轮(20)的表面之间套设有皮带(21),所述第二旋转杆(24)的顶部贯穿至箱体(2)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板(8)的另一侧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箱体(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9)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10),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端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套(33),所述夹套(3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滚筒(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腿(3),所述安装腿(3)呈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7)的两侧均与底座(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8)的表面与螺纹套(17)的连接处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杆(32)的表面与第二壳体(15)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24)的表面与箱体(2)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8)的左端与底座(1)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5)的左侧与底座(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倩齐宇吴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