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鸿云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78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撑架,移动式打孔机构,高压水洗机构和弧形转动倾斜机构;支撑架前中右部设置有移动式打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通过弧形转动倾斜机构对曲面铝合金板进行间歇性倾斜转动,同时配合移动式打孔机构完成对不同弧度的面进行垂直钻孔,避免了竖直打孔造成裂纹的情况,然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对曲面铝合金内表面孔周围进行转动倒角,去除毛刺,提高产品质量,再然后高压水洗机构对存留的微小毛刺进行高压冲洗,实现了弧形倾斜自由转动打孔、精准入孔内双边倒角和高压移动式水洗的效果。

A deburring device for aluminum alloy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不同形状的铝合金的需求日益增多,对铝合金的加工成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6007200U针对已有的能够清洁脚底污垢的铝合金地垫,其对脚底分离后的污垢仍残留在地垫上,不能及时做到统一收集,造成脚底再次沾染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地垫,其通过设计刮泥槽和储水槽,利用槽结构将泥水分离收集的方式,克服了一般地垫只能进行脚底污垢与地垫进行摩擦微分离,但是污垢仍残留于地垫上,造成脚底再次沾泥水的问题,但是其刮泥槽采用曲面铝合金板垂直打孔制成,然而一般先对平面铝合金板进行弯曲成型后在进行垂直打孔,从而导致了造成曲面应力过于集中,产生裂纹,并且垂直打孔后的铝合金板不易对泥水进行分离,泥块易堵塞孔,而且打孔后产生的毛刺经人工清理劳动量大,清理效果不好,同时也不易人工对泥垢进行清洁的问题。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对曲面铝合金板进行曲面垂直打孔,并对孔周围的毛刺进行去除的弧形钻孔去毛刺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曲面铝合金板进行竖直打孔,造成裂纹,缩短使用寿命,同时利用人工进行锉毛刺,生产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直接对曲面铝合金板进行竖直打孔,易造成裂纹,缩短使用寿命,同时利用人工锉毛刺,生产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撑架,移动式打孔机构,高压水洗机构,弧形转动倾斜机构,第一支撑板,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控制显示屏和曲面型铝合金板;支撑架前中右部设置有移动式打孔机构;支撑架底端设置有高压水洗机构;支撑架前中右部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相连接,并且弧形转动倾斜机构前右下部与移动式打孔机构相连接,而且弧形转动倾斜机构前右下部与高压水洗机构相连接;支撑架顶端左右部均与第一支撑板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支撑板顶端与移动式打孔机构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板前左部与高压水洗机构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板底端中部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相连接;支撑架左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移动式打孔机构前右下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前中下部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弧形转动倾斜机构顶端左右部与曲面型铝合金板相连接。进一步的,移动式打孔机构包括步进电机,蜗杆,蜗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固定座,第四传动轮,第二支撑板,龙门架,高速转动结构,丝杆,第一直流电动推杆,钻头,第二固定座和冷风机;步进电机轴心与蜗杆进行转动连接;蜗杆顶端中部与蜗轮进行齿轮啮合;蜗轮前侧轴心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一固定座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后侧轴心与龙门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底端与第二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一固定座顶端左部与龙门架进行焊接;第四传动轮后侧轴心与高速转动结构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后侧轴心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丝杆外表面与高速转动结构相连接;第二支撑板顶端左部与第二固定座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固定座顶端与龙门架相连接;高速转动结构底端中部与第一直流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直流电动推杆底端与钻头相连接;步进电机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蜗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部通过皮带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相连接;第一固定座左上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相连接;第二支撑板前中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相连接;龙门架底端中右部与冷风机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座右上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高压水洗机构包括第五传动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直流电动推杆,第六传动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四齿轮,齿杆,高压喷水头,第一支撑杆,第九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弧形转动轴,第一传动杆,转动节,半齿杆,第五齿轮,门枢,门板,第三支撑板,热风机,第一固定插块和第二固定插块;第五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左下部与第二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左上部与第三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后侧轴心与第二直流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前侧轴心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左下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顶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四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左中部与齿杆进行齿轮啮合;齿杆左中部与高压喷水头相连接;高压喷水头后左部与第一支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顶端与第三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九传动轮前侧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外表面左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第四锥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轴心与弧形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弧形转动轴右中下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套接;第一传动杆右端与转动节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节右部与半齿杆进行转动连接;半齿杆前右部与第五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五齿轮轴心与门枢进行转动连接;门枢右部与门板进行转动连接;门板右下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插块;第三支撑板底端右部与热风机进行焊接;第三支撑板底端左部与第二固定插块进行焊接;第五传动轮右上部通过皮带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相连接;第一齿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三齿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直流电动推杆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第四齿轮后侧轴心与支撑架相连接;齿杆后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杆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弧形转动轴外表面中心上部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半齿杆顶端中部通过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门枢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固定插块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的,弧形转动倾斜机构包括第十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三直流电动推杆,第八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三固定座,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手动旋钮,第一固定卡块,第二手动旋钮和第二固定卡块;第十传动轮前侧轴心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第六锥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六锥齿轮轴心与第六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左侧与第七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七齿轮底端与第三直流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七齿轮左侧与第八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八齿轮轴心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外表面后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齿轮啮合;第八锥齿轮后侧轴心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式打孔机构(2),高压水洗机构(3),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第一支撑板(5),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控制显示屏(7)和曲面型铝合金板(8);支撑架(1)前中右部设置有移动式打孔机构(2);支撑架(1)底端设置有高压水洗机构(3);支撑架(1)前中右部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相连接,并且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前右下部与移动式打孔机构(2)相连接,而且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前右下部与高压水洗机构(3)相连接;支撑架(1)顶端左右部均与第一支撑板(5)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支撑板(5)顶端与移动式打孔机构(2)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板(5)前左部与高压水洗机构(3)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板(5)底端中部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相连接;支撑架(1)左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7);移动式打孔机构(2)前右下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前中下部与第一支撑板(5)相连接;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顶端左右部与曲面型铝合金板(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式打孔机构(2),高压水洗机构(3),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第一支撑板(5),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控制显示屏(7)和曲面型铝合金板(8);支撑架(1)前中右部设置有移动式打孔机构(2);支撑架(1)底端设置有高压水洗机构(3);支撑架(1)前中右部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相连接,并且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前右下部与移动式打孔机构(2)相连接,而且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前右下部与高压水洗机构(3)相连接;支撑架(1)顶端左右部均与第一支撑板(5)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支撑板(5)顶端与移动式打孔机构(2)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板(5)前左部与高压水洗机构(3)相连接,而且第一支撑板(5)底端中部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相连接;支撑架(1)左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7);移动式打孔机构(2)前右下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前中下部与第一支撑板(5)相连接;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顶端左右部与曲面型铝合金板(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式打孔机构(2)包括步进电机(201),蜗杆(202),蜗轮(203),第一传动轮(204),第二传动轮(205),第三传动轮(206),第一固定座(207),第四传动轮(208),第二支撑板(209),龙门架(2010),高速转动结构(2011),丝杆(2012),第一直流电动推杆(2013),钻头(2014),第二固定座(2015)和冷风机(2016);步进电机(201)轴心与蜗杆(202)进行转动连接;蜗杆(202)顶端中部与蜗轮(203)进行齿轮啮合;蜗轮(203)前侧轴心与第一传动轮(2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204)顶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5)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2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5)后侧轴心与第一固定座(207)相连接;第三传动轮(206)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206)后侧轴心与龙门架(2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207)底端与第二支撑板(209)进行焊接;第一固定座(207)顶端左部与龙门架(2010)进行焊接;第四传动轮(208)后侧轴心与高速转动结构(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208)后侧轴心与丝杆(20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丝杆(2012)外表面与高速转动结构(2011)相连接;第二支撑板(209)顶端左部与第二固定座(2015)进行焊接,并且第二固定座(2015)顶端与龙门架(2010)相连接;高速转动结构(2011)底端中部与第一直流电动推杆(2013)相连接;第一直流电动推杆(2013)底端与钻头(2014)相连接;步进电机(201)底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蜗轮(203)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板(5)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4)左部通过皮带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相连接;第一传动轮(204)左上部通过皮带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相连接;第一固定座(207)左上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相连接;第二支撑板(209)前中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相连接;龙门架(2010)底端中右部与冷风机(2016)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座(2015)右上部与弧形转动式去毛刺机构(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打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水洗机构(3)包括第五传动轮(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第三齿轮(304),第二直流电动推杆(305),第六传动轮(306),第七传动轮(307),第八传动轮(308),第四齿轮(309),齿杆(3010),高压喷水头(3011),第一支撑杆(3012),第九传动轮(3013),第一锥齿轮(3014),第二锥齿轮(3015),第三锥齿轮(3016),第四锥齿轮(3017),弧形转动轴(3018),第一传动杆(3019),转动节(3020),半齿杆(3021),第五齿轮(3022),门枢(3023),门板(3024),第三支撑板(3025),热风机(3026),第一固定插块(3027)和第二固定插块(3028);第五传动轮(301)后侧轴心与第一齿轮(3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02)左下部与第二齿轮(303)进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303)左上部与第三齿轮(304)进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303)后侧轴心与第二直流电动推杆(3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304)前侧轴心与第六传动轮(306)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6)左下部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7)顶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3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7)后侧轴心与第四齿轮(309)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308)左上部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309)左中部与齿杆(3010)进行齿轮啮合;齿杆(3010)左中部与高压喷水头(3011)相连接;高压喷水头(3011)后左部与第一支撑杆(3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3012)顶端与第三支撑板(3025)进行焊接;第九传动轮(3013)前侧轴心与第一锥齿轮(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3014)外表面左部与第二锥齿轮(3015)进行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3015)轴心通过转轴与第三锥齿轮(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3016)外表面底端与第四锥齿轮(3017)进行齿轮啮合;第四锥齿轮(3017)轴心与弧形转动轴(3018)进行转动连接;弧形转动轴(3018)右中下部与第一传动杆(3019)进行套接;第一传动杆(3019)右端与转动节(3020)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节(3020)右部与半齿杆(3021)进行转动连接;半齿杆(3021)前右部与第五齿轮(3022)进行齿轮啮合;第五齿轮(3022)轴心与门枢(3023)进行转动连接;门枢(3023)右部与门板(3024)进行转动连接;门板(3024)右下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插块(3027);第三支撑板(3025)底端右部与热风机(3026)进行焊接;第三支撑板(3025)底端左部与第二固定插块(3028)进行焊接;第五传动轮(301)右上部通过皮带与弧形转动倾斜机构(4)相连接;第一齿轮(302)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齿轮(304)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直流电动推杆(305)底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308)后侧轴心与第一支撑板(5)相连接;第四齿轮(309)后侧轴心与支撑架(1)相连接;齿杆(3010)后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3012)底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九传动轮(3013)后侧轴心通过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板(5)相连接;弧形转动轴(3018)外表面中心上部与第一支撑板(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鸿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