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67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对厨余垃圾同步进行烘干和搅拌的烘干搅拌机构、对烘干和搅拌后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对进入粉碎机构内的厨余垃圾量进行控制的漏料机构和对厨余垃圾所产生的带有异味的气体进行除臭的除臭机构,烘干搅拌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残渣入口和残渣出口,粉碎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残渣入口和粉碎渣出口,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入口与除臭机构连接,烘干搅拌机构的物料出口与粉碎机构的残渣入口连接,漏料机构设置于烘干搅拌机构与粉碎机构之间,以控制进入粉碎机构的厨余垃圾量,粉碎机构的粉碎渣出口的下方设置有集料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厨余垃圾无法充分处理和收集,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

Kitchen wast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物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当人们在用过餐饮之后大都会产生各样的厨余垃圾,其必须实时加以处理,否则容易滋生病菌或者造成蟑螂、老鼠的大量繁殖,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有害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基于环保和健康的需求,针对此类厨余垃圾,一般除了会利用食物分类的方式予以清理之外,目前主要是在厨房水槽的底部安装一个食物垃圾处理器,通过食物垃圾处理器将向下流动的厨余垃圾加以搅拌,并粉碎成大约0.5公分至1公分大小的碎渣,排至下水管道内进行后续处理。但是对于基础建设尚未建构完善的地区而言,直接排至下水管道中的厨余垃圾,不仅无法达到环保的要求,反而会为环境带来更大的灾害。由于搅碎后的厨余垃圾比重大于水的比重,当厨余垃圾搅碎成小块状或泥状之后,由于下水管道内的水流流速较为平缓,无法对厨余垃圾进行有效的冲洗,厨余垃圾会在下水管道内的底部逐渐向上堆积,导致水流和厨余垃圾无法畅通流过下水管道,加速了下水管道的阻塞速度,且如果不对残留在下水管道内的厨余垃圾和污泥进行定期清理,在出现大量降雨时,容易使含有残渣的泥水由下水管道的排水口对外溢出,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针对相关技术中厨余垃圾无法充分处理和收集,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对厨余垃圾进行搅拌、烘干和去除异味处理,使厨余垃圾脱水、除臭后,再对烘干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最终在集料仓内收集,结构简单,操控简便,能够对厨余垃圾进行充分处理,将处理后的厨余垃圾集中收集并直接作为肥料使用,有效防止厨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对厨余垃圾同步进行烘干和搅拌的烘干搅拌机构、对烘干和搅拌后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对进入所述粉碎机构内的厨余垃圾量进行控制的漏料机构和对厨余垃圾所产生的带有异味的气体进行除臭的除臭机构,其中: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内部相连通的残渣入口和残渣出口,所述粉碎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粉碎机构的内部相连通的残渣入口和粉碎渣出口,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入口与所述除臭机构连接,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粉碎机构的残渣入口连接,所述漏料机构能打开、能闭合地设置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粉碎机构的残渣入口之间,以控制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向所述粉碎机构输送的厨余垃圾量,所述粉碎机构的粉碎渣出口的下方设置有集料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外壳和顶盖,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室,所述烘干搅拌机构、所述粉碎机构、所述漏料机构和所述除臭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入口连接,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除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盖内的第一导气管和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的第二导气管,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和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入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外壳的顶部和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和/或所述第二导气管内设置有除臭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仓、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加热管,所述搅拌仓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搅拌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搅拌仓的内部相连通的搅拌仓入口和搅拌仓出口,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外壁上,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伸入至所述搅拌仓内并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搅拌仓的外壁上,所述搅拌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搅拌仓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搅拌仓入口即为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入口,所述搅拌仓出口即为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出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轴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搅拌电机的电机轴螺纹连接;所述搅拌轴包括在高度上相错开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另一端分别向靠近所述搅拌仓的两相对侧内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底部沿所述第二搅拌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筋的底部与所述搅拌仓的底部内壁抵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仓、粉碎电机、磨盘和导料斗,所述粉碎仓和所述导料斗均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导料斗的底部与所述粉碎仓的顶部连接,且所述导料斗的内部与所述粉碎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导料斗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导料斗的内部相连通的导料斗入口,所述粉碎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粉碎仓的内部相连通的粉碎仓出口,所述粉碎电机固定在所述粉碎仓的底部外壁上,所述粉碎电机的电机轴伸入至所述粉碎仓内并与所述磨盘连接;所述导料斗入口即为所述粉碎机构的残渣入口,所述粉碎仓出口即为所述粉碎机构的粉碎渣出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碎仓的粉碎仓出口处设置有粉碎渣排出管,所述粉碎渣排出管的一端与所述粉碎仓的粉碎仓出口连接,所述粉碎渣排出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料仓的正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料机构包括安装支架、滑块和滑块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滑块均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支架上和所述滑块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漏料口和第二漏料口,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漏料口分别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的残渣出口和所述粉碎机构的残渣入口相连通,所述滑块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滑块能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料口与所述粉碎机构的残渣入口之间,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滑块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螺纹连接,所述滑块驱动电机能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块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漏料口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漏料口相连通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水平安装板和竖直安装板,所述第一漏料口开设在所述水平安装板上,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竖直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滑块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竖直安装板上,且所述滑块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下方;所述滑块包括水平滑板和竖直滑板,所述第二漏料口开设在所述水平滑板上,所述水平滑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滑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在所述竖直滑板上,所述水平滑板位于所述水平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水平滑板的顶部与所述水平安装板的底部相贴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对厨余垃圾同步进行烘干和搅拌的烘干搅拌机构(3)、对烘干和搅拌后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5)、对进入所述粉碎机构(5)内的厨余垃圾量进行控制的漏料机构(4)和对厨余垃圾所产生的带有异味的气体进行除臭的除臭机构(6),其中:/n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内部相连通的残渣入口和残渣出口,所述粉碎机构(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粉碎机构(5)的内部相连通的残渣入口和粉碎渣出口,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残渣入口与所述除臭机构(6)连接,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粉碎机构(5)的残渣入口连接,所述漏料机构(4)能打开、能闭合地设置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粉碎机构(5)的残渣入口之间,以控制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向所述粉碎机构(5)输送的厨余垃圾量,所述粉碎机构(5)的粉碎渣出口的下方设置有集料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对厨余垃圾同步进行烘干和搅拌的烘干搅拌机构(3)、对烘干和搅拌后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的粉碎机构(5)、对进入所述粉碎机构(5)内的厨余垃圾量进行控制的漏料机构(4)和对厨余垃圾所产生的带有异味的气体进行除臭的除臭机构(6),其中:
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内部相连通的残渣入口和残渣出口,所述粉碎机构(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粉碎机构(5)的内部相连通的残渣入口和粉碎渣出口,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残渣入口与所述除臭机构(6)连接,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粉碎机构(5)的残渣入口连接,所述漏料机构(4)能打开、能闭合地设置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物料出口与所述粉碎机构(5)的残渣入口之间,以控制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向所述粉碎机构(5)输送的厨余垃圾量,所述粉碎机构(5)的粉碎渣出口的下方设置有集料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外壳(1)和顶盖(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室(101),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所述粉碎机构(5)、所述漏料机构(4)和所述除臭机构(6)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101)内,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104),所述入料口(104)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残渣入口连接,所述顶盖(2)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机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盖(2)内的第一导气管(601)和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101)内的第二导气管(602),所述顶盖(2)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202)和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残渣入口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201),所述外壳(1)的顶部和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室(101)相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02)和第二出气口(103),所述第一导气管(6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口(201)和所述第一出气口(202)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6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口(102)和所述第二出气口(103)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601)和/或所述第二导气管(602)内设置有除臭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仓(301)、搅拌电机(302)、搅拌轴(303)和加热管(304),所述搅拌仓(301)为竖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搅拌仓(3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搅拌仓(301)的内部相连通的搅拌仓入口(3011)和搅拌仓出口(3012),所述搅拌电机(302)固定在所述搅拌仓(301)的底部外壁上,所述搅拌电机(302)的电机轴伸入至所述搅拌仓(301)内并与所述搅拌轴(303)连接,所述加热管(304)设置在所述搅拌仓(301)的外壁上,所述搅拌仓(30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搅拌仓(301)内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305);
所述搅拌仓入口(3011)即为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残渣入口,所述搅拌仓出口(3012)即为所述烘干搅拌机构(3)的残渣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031),所述搅拌轴(303)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3031)与所述搅拌电机(302)的电机轴螺纹连接;
所述搅拌轴(303)包括在高度上相错开的第一搅拌杆(3033)和第二搅拌杆(3032),所述第一搅拌杆(30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搅拌杆(30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303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搅拌杆(3032)的另一端分别向靠近所述搅拌仓(301)的两相对侧内壁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搅拌杆(3032)的底部沿所述第二搅拌杆(303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支撑筋(3034),所述支撑筋(3034)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搅拌杆(3032)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筋(3034)的底部与所述搅拌仓(301)的底部内壁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雪露凡兴振徐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厨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