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煎煮设备及中药煎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43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包括容纳药液的筒体,筒体上设有进液口、排气口和出液口;筒体内设有与筒体同轴线的分离网罩;分离网罩和筒体之间形成驱液腔,驱液腔内设有可沿驱液腔转动的驱液板,出液口位于驱液腔的底部,筒体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筒体内设有可螺旋升降的扰流盖;筒体底面设有在筒体底面上运动的刮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好处是扰流盖完成筒体内液体的缓慢搅拌;刮板防止药液糊锅,分离网罩过滤分离药液和药渣;由于驱液板的设置,在驱液板转动时,药液能够从驱液腔回流到分流网罩内,从而防止分流网罩堵塞,相比传统的平面滤网结构,防堵塞能力强,提高药液和药渣的分离效率;方便药渣加水的二次煎煮,提高中药制剂的口感。

A decoct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煎煮设备及中药煎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生产
,具体是一种中药煎煮设备及中药煎药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制剂需要煎煮熬制,保证药液间的均匀混合,现有的煎煮设备存在搅拌难,药渣容易糊锅;热量利用不充分;药液导出不充分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中药制剂的生产。为了提高中药煎煮的效率,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596220U于2019年11月8日公开了“一种蒸汽回流的中药材煎煮装置”,包括基架、压盖组件、药液桶、加热装置、过滤桶和连接组件,过滤桶用于盛放中药材,药液桶用于盛水,过滤桶放入药液桶中,并放入煎煮位使用加热装置进行煎煮,压盖组件用于将过滤桶进行封盖,防止水蒸汽散失即“蒸汽回流”,并且压盖组件内盛入水,“头煎”过程中锁住的水蒸气能够对压盖组件内的水进行加热,使之成为温水,“二煎”时只需移出堵塞,将温水导入药液桶即可。尽管该申请人宣称能够锁住水蒸气,减少能量的流失,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做到水汽热量的完全利用;仍然存在能量损耗现有技术中的煎药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药渣和药液分离不充分;药渣容易堵住滤网或者从出液口流出,不利于药渣的二次煎煮,也影响中药制剂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煎煮设备,能够使分离药渣和药液的过滤网不易堵住,提高药液和药渣的分离效率;方便药渣的二次煎煮,提高中药制剂的口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中药煎煮时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药效的流失。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br>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包括容纳药液的筒体,筒体上设有进液口、排气口和出液口;筒体内设有与筒体同轴线的分离网罩;分离网罩和筒体之间形成驱液腔,驱液腔内设有可沿驱液腔转动的驱液板,出液口位于驱液腔的底部,筒体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筒体内设有可螺旋升降的扰流盖;筒体底面设有在筒体底面上运动的刮板。本申请通过加热装置和筒体完成中药的煎煮,扰流盖完成筒体内液体的缓慢搅拌;刮板防止药液糊锅,分离网罩过滤分离药液和药渣;由于驱液板的设置,在驱液板转动时,药液能够从驱液腔回流到分流网罩内,从而防止分流网罩堵塞,相比传统的平面滤网结构,防堵塞能力强,提高药液和药渣的分离效率;方便药渣加水的二次煎煮,提高中药制剂的口感。作为优选,驱液腔为圆环形;筒体对应驱液腔的上端设有可转动密封设置的转动板,驱液板固定在转动板上。转动板完成驱液板在筒体上的连接,并且通过转动板能够完成驱液腔上的转动密封,结构可靠,安装方便。作为优选,驱液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孔,驱液板内设有连通喷孔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在驱液板的上端交汇在一处;通气管道的交汇处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外部气管。喷孔喷气产生推动力,带动驱液板转动,辅助药液搅拌,并且通过气体的流动,进一步提高分离网罩的防堵塞能力;驱液板的转动作用可靠。作为优选,分离网罩的形状为圆柱面,刮板绕分离网罩的轴线转动。刮板转动时能够完成筒体底面分离网罩内的刮料,防止药渣糊底。作为优选,扰流盖的形状为圆锥面;扰流盖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扰流盖设置为圆锥面,当扰流盖向上运动时,药液沿圆锥面向下流动,当扰流盖向下运动时,药液能从过滤孔向上流动到扰流盖上侧,而药渣被留在扰流盖内,方便中药的煎煮。作为优选,扰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往复运动的螺纹丝杠上,筒体外固定设有配合螺纹丝杠的滑块,螺纹丝杠上端固定设有传动齿轮,筒体上端设有与传动齿轮配合的可转动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一电机。实现扰流盖的螺旋升降,提高扰流效率。作为优选,扰流盖上设有若干个导向孔,刮板上设有配合导向孔竖直设置的导向柱。刮板和导向柱的重力作用配合导向孔的限位能够保证导向柱的竖直设置,在扰流盖做螺旋运动时,由于导向孔和导向柱只进行径向限位,刮板只做旋转运动,保证刮板与筒体底面的贴合,保证刮板作用的可靠性;导向柱还能提高扰流盖的扰流作用。作为优选,筒体的上端设有可弹性复位的压板,压板压接在导向柱的上端。压板能够辅助压紧导向柱和刮板,保证刮板作用的可靠。作为优选,排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一干燥器,干燥器的出口与旋转接头对应的外部气管连通。水蒸气通过干燥器过滤后通过驱动板上的喷头回流到筒体内,将药性和热量完全锁住在筒体内,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药性的流失。作为优选,筒体轴线处的底面形状为外凸的圆球面。圆球面设置的筒体底部在刮板完成刮底时,药渣沿筒体底面流出到分离网罩附近,防止药渣在筒体底面中心处的累积,保证筒体内药渣和药液流动的均衡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煎药方法,其特征是,在筒体内加热物料后开启加热装置进行加热,通过扰流盖进行旋转与升降对筒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产生的蒸汽从驱液板喷孔喷出,蒸汽喷出时驱动驱液板转动从而防止分离罩产生堵塞。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热装置和筒体完成中药的煎煮,扰流盖完成筒体内液体的缓慢搅拌;刮板防止药液糊锅,分离网罩过滤分离药液和药渣;由于驱液板的设置,在驱液板转动时,药液能够从驱液腔回流到分流网罩内,从而防止分流网罩堵塞,相比传统的平面滤网结构,防堵塞能力强,提高药液和药渣的分离效率;方便药渣加水的二次煎煮,提高中药制剂的口感;药液搅拌充分、均匀,能量利用率高,药性流失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中药煎药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中药煎药设备的示意图。其中:筒体1进液口11出液口12加热装置13筒盖14排气口15分离网罩2驱液腔21驱液板22喷孔23旋转接头24转动板25螺纹丝杠3滑块31传动齿轮32主动齿轮33轴承座34扰流盖4刮板5导向柱51压板52复位弹簧53排渣口6干燥器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为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包括容纳药液的筒体1,筒体1为圆柱形,筒体1上设有进液口11、排气口15和出液口12;筒体1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13位于筒体1的底部呈圆盘形,加热装置13可采用加热电阻或涡流线圈,功率视需要进行调节。筒体1内设有与筒体1同轴线的分离网罩2;分离网罩2的形状为圆柱面,分离网罩2和筒体1之间形成驱液腔21,驱液腔为圆环形;驱液腔21内设有可沿驱液腔21转动的驱液板22,出液口12位于驱液腔的底部,筒体1内设有可螺旋升降的扰流盖4;扰流盖4的形状为圆锥面;扰流盖4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扰流盖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往复运动的螺纹丝杠3上,筒体1外固定设有配合螺纹丝杠3的滑块31,螺纹丝杠3上端固定设有传动齿轮32,筒体1上端设有与传动齿轮32配合的可转动的主动齿轮33,主动齿轮33连接一电机。由于药液搅拌无需追求转速,所以螺旋升降器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在低速旋转,控制方便,连接简单。主动齿轮33的齿高是传动齿轮32齿高的四倍,螺纹丝杠3与传动齿轮32焊接一体,螺纹丝杠3在传动齿轮32上端的部分为光杆,主动齿轮33的轮轴两端设有固定的轴承,轴承固定一轴承座34内,滑块31和传动齿轮32也位于轴承座3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容纳药液的筒体,筒体上设有进液口、排气口和出液口;筒体内设有与筒体同轴线的分离网罩;分离网罩和筒体之间形成驱液腔,驱液腔内设有可沿驱液腔转动的驱液板,出液口位于驱液腔的底部,筒体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筒体内设有可螺旋升降的扰流盖;筒体底面设有在筒体底面上运动的刮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容纳药液的筒体,筒体上设有进液口、排气口和出液口;筒体内设有与筒体同轴线的分离网罩;分离网罩和筒体之间形成驱液腔,驱液腔内设有可沿驱液腔转动的驱液板,出液口位于驱液腔的底部,筒体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筒体内设有可螺旋升降的扰流盖;筒体底面设有在筒体底面上运动的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驱液腔为圆环形;筒体对应驱液腔的上端设有可转动密封设置的转动板,驱液板固定在转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驱液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喷孔,驱液板内设有连通喷孔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在驱液板的上端交汇在一处;通气管道的交汇处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外部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分离网罩的形状为圆柱面,刮板绕分离网罩的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煎药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扰流盖的形状为圆锥面;扰流盖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