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40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包括灯杆以及设置在灯杆前表面的操作盒,所述灯杆的顶端设置有灯头,所述灯杆的底端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轮杆,所述轮杆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轮杆与底座之间设有易组装连接机构,所述易组装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连接杆以及开设在底座表面的插槽;通过设置由插槽、旋转连接杆、第一杆孔、杆槽、第二杆孔、伸缩挤压块、侧块、侧滑槽、旋转槽和侧卡槽组成的易组装连接机构,使得轮杆与底座之间可以快速的组装在一起,相比原装置繁琐的组装方式,可以给操作人员带来便捷,同时也使得轮杆在后续出现损坏时易于拆下进行更换。

Mobile clinical examination device of Otorhinolaryng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耳鼻喉科检查器具
,具体涉及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的患者在就医时,医生为了对患者耳鼻喉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一般都需要使用一种移动式临床检查灯来进行详细的检查,这种移动式临床检查灯由底座、灯杆、操作盒和灯头组成,使用时医生可以对移动式临床检查灯的位置进行随意的拖移,这种移动式临床检查灯适用于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门诊检查、妇科检查以及其他科室的临床检查需要。现有的移动式临床检查灯在使用时,需要将多个安装有移动轮的轮杆与底座组装在一起,才能正常的对移动式临床检查灯进行推移,但由于现有轮杆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较为繁琐的螺栓连接,导致现有轮杆无法快速的与底座的组装在一起,并且当后续轮杆出现损坏时,也不易于对轮杆进行拆卸更换,为此我们提出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移动式临床检查灯在使用时,需要将多个安装有移动轮的轮杆与底座组装在一起,才能正常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包括灯杆(1)以及设置在灯杆(1)前表面的操作盒(3),所述灯杆(1)的顶端设置有灯头(4),所述灯杆(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5),且底座(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轮杆(6),所述轮杆(6)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杆(6)与底座(5)之间设有易组装连接机构,所述易组装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连接杆(18)以及开设在底座(5)表面的插槽(12),所述轮杆(6)的顶端开设有与旋转连接杆(18)相适配的第一杆孔(8),所述插槽(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旋转连接杆(18)相对应的杆槽(11)和第二杆孔(20),所述杆槽(1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挤压块(...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包括灯杆(1)以及设置在灯杆(1)前表面的操作盒(3),所述灯杆(1)的顶端设置有灯头(4),所述灯杆(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5),且底座(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轮杆(6),所述轮杆(6)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杆(6)与底座(5)之间设有易组装连接机构,所述易组装连接机构包括旋转连接杆(18)以及开设在底座(5)表面的插槽(12),所述轮杆(6)的顶端开设有与旋转连接杆(18)相适配的第一杆孔(8),所述插槽(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旋转连接杆(18)相对应的杆槽(11)和第二杆孔(20),所述杆槽(1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挤压块(9),所述旋转连接杆(18)的两侧表面均设有一体式的侧块(17),且第二杆孔(20)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与侧块(17)相对应的侧滑槽(14),两个所述侧滑槽(14)的顶端均开设有旋转槽(13),且旋转槽(13)的底端开设有与侧块(17)相适配的侧卡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的表面设置有握垫组件,所述握垫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灯杆(1)表面的U形握垫(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