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空间转换的而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心理学辅助测试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征)有三个名称:脑功能轻微失调(MBD)、注意缺陷障碍(ADD)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早在1854年,德国医生霍夫曼首次把儿童活动过多作为一种病态进行了描述。1962年牛津会议决定统一采用”脑功能轻微失调”。在我国,最为人熟知的是“儿童多动症”这一名称。它指的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存在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困难、活动过度、易冲动等特点,因而造成学习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结果。据估计,约25%到40%的此类患儿有学习困难:30%到90%的此类儿童同时伴有情绪障碍。在我国,患儿童多动症的儿童占全体儿童的8%以上。目前对儿童多动症的诊断确认比较复杂,原因其一是目前无法通过有效的设备获取相关的测试数据,从而帮助医生对该病例进行诊断;原因其二是该病例隐蔽性较高,平时不注意观察很难发现前期病例的诱发症状,造成无法及时治疗,错过治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测试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测试空间,位于测试空间内设有测试位,所述的测试位用于暂时限制被测儿童发生方位移动,测试位上设有束缚装置及动作检测信号传感器,动作检测信号传感器与外部监测系统相连,由监测系统计算评估被测儿童多动症;所述的测试空间内的侧壁设有屏幕与声效装置,所述的测试位可在该测试空间内通过驱动发生位移或自转;所述的测试位通过位移或自转让被测儿童面向或背对测试空间内的屏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测试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测试空间,位于测试空间内设有测试位,所述的测试位用于暂时限制被测儿童发生方位移动,测试位上设有束缚装置及动作检测信号传感器,动作检测信号传感器与外部监测系统相连,由监测系统计算评估被测儿童多动症;所述的测试空间内的侧壁设有屏幕与声效装置,所述的测试位可在该测试空间内通过驱动发生位移或自转;所述的测试位通过位移或自转让被测儿童面向或背对测试空间内的屏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空间为圆形空间,圆形空间底部的上方设有地板面,圆形空间的地板面为圆形可旋转板面,地板面与圆形空间之间为独立布置,地板面架空与圆形空间的底部;所述的地板面由支架结构支撑;地板面的底端面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转轴,转轴的顶端设有转轮;所述的转轮由电机驱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沿地板面径向布置,支架的中心处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连轴器与转轴相连;
所述的支架成十字形或米字形,十字形或米字形的支架中心与地板面的中心保持轴心一致;转轴与轴承座成直线布置;两两相邻的十字形或米字形支架的架体之间分别布置转轴与轴承座;转轴与轴承座为成一字形或十字形或米子形排列;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一字形或十字形或米子形排列的转轴与轴承座的其中一个或两个;
所述的地板面与圆形空间底部的中心处之间设有轴承架及支撑辊;所述的支撑辊位于圆形空间底部,轴承架位于地板面;支撑辊支撑轴承架。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空间底部的边缘处设有轨道,转轮架设于轨道上;所述的轨道的外边缘设有向上垂直延伸的轨边;转轮位于轨道轨边的内侧;所述的轨道位于地板面下方;转轮的轮面上设有防滑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空间底部的边缘处设有轨道,转轮位于轨道轨边的上端部;所述的轨道的横截面成凸形结构,该转轮的轮面设有凹槽;该凹槽为环形沿转轮的圆周面布置,所述的凹槽嵌入轨道的凸形结构内;所述的转轮通过轮架布置在地板面的底端;所述的驱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转轴与转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辅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位位于圆形空间内的圆心处或偏于圆心的地板面上;
位于圆形空间内的圆心处的测试位为自转方式,其测试位为自传方式的地板面非转动结构;
位于圆形空间内的偏于圆心处的测试位为固定方式;其测试位为固定方式的地板面为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转换的儿童多动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李华京,刘军,赵天抒,
申请(专利权)人:垒途智能教科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垒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