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带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33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载带成型装置,具有机座及组装在机座上的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及送料轨道,加热机构和成型机构依照送料轨道的送料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所述上加热模块组设在上滑动座上,所述下加热模块组设在下滑动座上,所述上滑动座和下滑动座限制在同样的直线导向系中滑动,并实现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上下正对相望,载带原料通过送料轨道导引下在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之间穿行;所述成型机构具有配套的上模和下模,载带原料经过加热机构加热后由上模和下模合模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少调整工作及人工,合模加热稳定、可靠,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促进载带成型的运行,降低生产成本。

Belt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带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载带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载带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载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载带成型机就是生产载带的设备,载带生产过程一般要经过送料、加热、成型、打孔及收带的过程。载带成型过程,加热的好坏对成型质量影响巨大。现有载带成型机上的加热机构主要包括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工作时利用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合模加热载带原料的上下侧;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由于结构缺陷,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合模的时常出现有误差,如上下不对位或者合模有夹角,导致加热不均;这时需要分别调整上加热模块和下加热模块,操作费时费力,也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载带成型装置,减少调整工作,合模加热稳定、可靠,提升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载带成型装置,具有机座及组装在机座上的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及送料轨道,加热机构和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载带成型装置,具有机座(200)及组装在机座(200)上的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及送料轨道(6),加热机构和成型机构依照送料轨道的送料方向依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所述上加热模块(1)组设在上滑动座(3)上,所述下加热模块(2)组设在下滑动座(4)上,所述上滑动座(3)和下滑动座(4)限制在同样的直线导向系中滑动,并实现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上下正对相望,载带原料(100)通过送料轨道(6)导引下在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之间穿行;所述成型机构具有配套的上模(301)和下模(302),载带原料(100)经过加热机构加热后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载带成型装置,具有机座(200)及组装在机座(200)上的加热机构、成型机构及送料轨道(6),加热机构和成型机构依照送料轨道的送料方向依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所述上加热模块(1)组设在上滑动座(3)上,所述下加热模块(2)组设在下滑动座(4)上,所述上滑动座(3)和下滑动座(4)限制在同样的直线导向系中滑动,并实现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上下正对相望,载带原料(100)通过送料轨道(6)导引下在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之间穿行;所述成型机构具有配套的上模(301)和下模(302),载带原料(100)经过加热机构加热后由上模(301)和下模(302)合模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向系包括有第一框形支架(5),该第一框形支架(5)具有上承载板(51)、下承载板(52)及连接上承载板(51)和下承载板(52)的第一导柱(53),上滑动座(3)和下滑动座(4)共同组装在第一导柱(53)上,实现上加热模块(1)和下加热模块(2)在同样的直线导向系中同步升降,送料轨道(6)穿设于第一框形支架(5)内;下承载板(52)面贴组装在载带成型机的机座(2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框形支架(303),该第二框形支架(303)具有上固定板(3031)、下固定板(3032)及连接上固定板(3031)和下固定板(3032)的第二导柱(3033),上模(301)吊装固定在上固定板(3031)上,而下模(302)安装升降板(304)上,该升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燕谢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朝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