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257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包括真空箱体、吸风管、真空箱密封板和法兰接头;在真空箱体内设有一均风板,均风板上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通风区;第一通风区设置在均风板的两端部且开有腰型通风孔,第二通风区、第三通风区设置在均风板的中部,第二通风区和第三通风区上均布开设有圆形通风孔;所述均风板第一、第二和第三通风区的通风孔流通面积的比例为1:5: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均风板上设置不同形状和节距的通风孔,在吸风过程中可实现真空箱体内气流风速风压的均匀化,在吸风管口形成均匀、稳定的负压,改善真空箱内气流紊流程度,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了负压吸风装置的负压稳定性和均匀性,保证了薄膜的合格率。

A vacuum box for casting film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
本技术涉及流延膜加工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
技术介绍
在CPP/CPE流延膜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流延辊旋转产生的空气带入薄膜与冷辊之间,产生气泡,降低冷却效果,影响薄膜的成型质量,通常在冷辊上方设置负压吸风系统。真空箱是负压吸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真空箱内通常设置两块均风板,气流流通面积小,且气流在真空箱内需经过2次180°的转向,存在结构复杂,气流紊流程度高,压力损耗大的缺点,而均风板上的通风孔均匀排列,又降低了吸风管口负压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的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该真空箱结构简单,能有效改善气流紊流程度,最大限度的降低压力损耗,提高了负压吸风装置的负压稳定性和均匀性,保证了薄膜的合格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包括真空箱体、吸风管、真空箱密封板和法兰接头;所述真空箱体包括锥形箱体部分和方形箱体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体部分内设有一块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和第三通风区;第一通风区设置在均风板的两端部上且均布开设有腰型通风孔,第三通风区设置在均风板的中部,第一通风区和第三通风区之间的区域为第二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和第三通风区上均布开设有直径相同的圆形通风孔;所述均风板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和第三通风区的通风孔流通面积的比例为1:5:1。进一步地,所述均风板的第一通风区、第二通风区和第三通风区占均风板面积的比例为1:6: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区的圆形孔排列方式按45°错排;所述第三通风区的圆形孔排列方式按26.6°错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区的腰型孔按Z型错排。所述腰型孔的长度尺寸有两种,同一排的腰型孔尺寸相同,相邻两排的腰型孔尺寸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管均布设置在真空箱背板上,吸风管中心位置与法兰接头的中心位置在同一高度上。所述真空箱密封板可拆卸的安装在真空箱体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真空箱只需要设置一块均风板即可实现真空箱体内气流风速风压的均匀化,在吸风过程中气流方向不用发生任何90°转折,改善真空箱内气流紊流程度,有效降低风机压力损耗耗,提高了负压吸风装置的负压稳定性和均匀性,保证了薄膜的合格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均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均风板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包括真空箱体1、吸风管4、真空箱密封板6和法兰接头5;所述真空箱体1包括锥形箱体部分2和方形箱体部分3,其中,所述方形箱体部分3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一块均风板8。如图3、4所示,所述均风板8上开有圆形孔9和腰型孔10。圆形孔孔径大小一致,腰型孔有两种不同长度;两侧采用腰型孔的设计,可以得到更大的开孔率,且面积较大,水头损失较小,错排设计抗压强度更高。具体的,根据孔型和圆形孔中心距的不同将均风板8分成不同的区域:腰型孔分布在均风板8的两端部,称为第一通风区81;圆形孔分布在均风板8中间,在均分板8的中部区域称为第三通风区83,介于第一通风区81和第三通风区83之间的区域称为第二通风区82。第二通风区82上相邻两个圆形孔的中心距小于第三通风区83上相邻两个圆形孔的中心距。具体的,所述均风板8的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占均风板8面积的比例为1:6:2。当气流从法兰接头(5)抽吸时,方形箱体部分(3)内部正对法兰接头(5)的区域负压最大,并沿着箱体两端逐渐减小,将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的面积比例设计为1:6:2,可以使箱体长度方向上大致形成三个等压区域,避免产生紊流,有利于均匀通风。另外,所述均风板8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的通风孔9流通面积的比例为1:5:1。通过调整均风板上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上通风孔的面积,改变均风板(8)局部区域开孔率,使得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气流阻力趋于平衡,从而使三个区域内的气流压力、速度均匀性更好,这样在吸风管(4)口形成均匀、稳定的负压。开孔率过大,气流的均匀性不好,开孔率过小,局部水头损失增大。当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的通风孔流通面积的比例为1:5:1时,各区的开孔率刚好可以使得均风板(8)的水头损失最小,且气流均匀性最好。具体的,所述第二通风区82的圆形孔排列方式按45°错排;所述第三通风区83的圆形孔排列方式按26.6°错排;所述第一通风区81的孔排列方式为两种不同长度的腰型孔按Z型错排。使用错排的方式,能够在满足通风率的前提下保证强度。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圆形孔直径为10mm,第二通风区的孔中心距为14.1mm,第三通风区的孔中心距为22.4mm;长腰型孔长度为50mm,短腰型孔的长度为30mm,两种腰型孔的圆弧部分直径都为10mm,相邻两列腰型孔的最短距离为5mm,每一列腰型孔中相邻两孔的最短距离为10mm。上述尺寸的均风板能够适应目前常用的真空箱,满足目前CPP/CPE流延膜生产工艺的要求。具体的,所述真空箱密封板6可拆卸的安装在真空箱体1两端,保证了真空箱的可维护性。所述吸风管4均布设置在真空箱背板7上,吸风管4中心位置与法兰接头5的中心位置在同一高度上。本技术在应用时,只需将吸风管4与流延膜机上的吸风罩通过软管相连接,并将法兰接头5与抽真空设备通过金属管相连接即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包括真空箱体(1)、吸风管(4)、真空箱密封板(6)和法兰接头(5);所述真空箱体(1)包括锥形箱体部分(2)和方形箱体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体部分(3)内设有一块均风板(8),所述均风板(8)上设有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第一通风区(81)设置在均风板的两端部上且均布开设有腰型通风孔(9),第三通风区(83)设置在均风板的中部,第一通风区(81)和第三通风区(83)之间的区域为第二通风区(82);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上均布开设有直径相同的圆形通风孔(10);/n所述均风板(8)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的通风孔流通面积的比例为1: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包括真空箱体(1)、吸风管(4)、真空箱密封板(6)和法兰接头(5);所述真空箱体(1)包括锥形箱体部分(2)和方形箱体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体部分(3)内设有一块均风板(8),所述均风板(8)上设有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第一通风区(81)设置在均风板的两端部上且均布开设有腰型通风孔(9),第三通风区(83)设置在均风板的中部,第一通风区(81)和第三通风区(83)之间的区域为第二通风区(82);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上均布开设有直径相同的圆形通风孔(10);
所述均风板(8)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的通风孔流通面积的比例为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延膜机的真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板(8)的第一通风区(81)、第二通风区(82)和第三通风区(83)占均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栋殷术贵白乃贵梁澜之毛璐瑶张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