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郎立君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237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培养基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竹柳碎屑81%,麦麸15%,黄豆粉2%,石膏1%,红糖1%,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培养基的PH值为7‑7.5。本发明专利技术食用菌培养基的原料竹柳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既能实现种植户的创收又能保护环境;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在制作过程中,及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的消毒灭菌,为生产处高品质的食用菌提供保障;采摘后的食用菌菌袋废弃后,可将其破碎除去塑料菌袋,可制作成生物颗粒再次利用,提高经济价值。

A culture medium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edible fungus based on bamboo w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及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在我国的生产与使用历史悠久,不受地理气候的变化影响,食用菌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营养品。食用菌培养基的原料中,木材木屑是使用最多的部分,而目前使用的木材木屑多为慢生长木材,多年以来,一直是砍伐天然林木作为食用菌培养基的原料来源,随着我国对天然林限伐和环保要求,木材木屑原料日益匮乏,所以需要种植一种可快速生产,不影响环保要求的树种,用于制作食用菌的培养基,且利用该树种制作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及生产方法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及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培养基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竹柳碎屑81%,麦麸15%,黄豆粉2%,石膏1%,红糖1%。进一步的,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进一步的,培养基的PH值为7-7.5。一种基于竹柳的培养基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竹柳碎屑:收割竹柳树条,并粉碎成碎屑,并按照粗细进行混合备用,粗细配比为3:7;步骤二、材料准备:按照培养基配方所述配比,称量各组分备用,并准备菌袋备用;步骤三、拌料装袋:将步骤二称量好的各组分,利用搅拌设备进行充分混合,获得所需要制作培养基的混合原料,并将混合原料装入菌袋,扎实菌袋,且在菌袋中间打孔,插入灭菌棒;步骤四、消毒灭菌:对装入混合原料的菌袋,采用常压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不少于8小时,即获得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竹柳碎屑的粗细配比为4: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的备用菌袋,需在灭菌锅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100℃,所述菌袋采用塑料菌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食用菌培养基的原料之一竹柳来源广泛,且生长迅速,用于替代原有木材制作食用菌培养基,既能实现种植户的创收又能保护环境;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在制作过程中,及对培养基严格的消毒灭菌,为生产处高品质的食用菌提供保障;用竹柳作为原料之一制作的培养基废弃后,可将培养基菌袋破碎去除,飞起培养基可制作成生物颗粒再次利用,提高经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大量的选取种植后,发现竹柳具有根生特性,循环年年重发的速生优势,可在荒山荒地、盐碱地大量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解决就业问题,而且竹柳树的特性也满足制作食用菌培养基的要求。下面以一种基于竹柳的木耳食用菌培养基和生产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一种基于竹柳的木耳食用菌培养基生产方法如下:步骤一、制作竹柳碎屑:收割竹柳树条,并粉碎成碎屑,并按照粗细进行混合备用,粗细配比为3:7;步骤二、材料准备:按照培养基配方所述配比,称量各组分备用,并准备菌袋备用,其培养基配方为竹柳碎屑81%,麦麸15%,黄豆粉2%,石膏1%,红糖1%;步骤三、拌料装袋:将步骤二称量好的各组分,利用搅拌设备进行充分混合,获得所需要制作培养基的混合原料,并将混合原料装入菌袋,扎实菌袋,且在菌袋中间打孔,插入灭菌棒;步骤四、消毒灭菌:对装入混合原料的菌袋,采用常压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不少于8小时,即获得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所述步骤一中的竹柳碎屑的粗细配比为4:6。所述步骤二中的备用菌袋,需在灭菌锅进行高温灭菌,灭菌温度100℃,所述菌袋采用塑料菌袋。带培养基制作好后,需将高温灭菌的培养基菌袋,在温度未降低时,迅速转送到接菌室,进行接种,进行木耳食用菌的生产,生产期间,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5%,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7-7.5。在转送培养基菌袋至接菌室前,需对接菌室进行接菌准备。接菌室采用室内壁光滑的房间,在接菌室内搭建菌袋架,对室内进行升温,温度升至28℃以上,并喷洒清洁水增湿,保持48小时后,对室内墙壁和菌袋架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并喷施杀虫杀螨剂,在室内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后,在采用硫磺或者甲醛封闭门窗,封闭时间为2-3天后,开门开窗排潮,并继续加温快速烘干室内的墙壁和菌袋架,最后在室内地面铺设一层生石灰并关闭门窗。木耳食用菌在培养过程中,接菌室初期室温控制在25-27℃,保持5-8天,待菌丝封口及透袋后,降低温度值24摄℃,恒温培养,培养期间,每天通风1-2次,每次通风时间为30分钟至60分钟,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即满足木耳食用菌生长需要。另外,木耳食用菌摘取后,菌袋废弃,可将其破碎除去塑料菌袋,制作成生物颗粒再次利用,提高经济价值。也可将袋内废料再次接种榛菇菌种撒到竹柳林下,可以培育出榛菇,可以连续生产2至3年,对竹柳林即起到育肥作用,又能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竹柳碎屑81%,麦麸15%,黄豆粉2%,石膏1%,红糖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竹柳的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配方由以下重量组分制成:竹柳碎屑81%,麦麸15%,黄豆粉2%,石膏1%,红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食用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的PH值为7-7.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竹柳的培养基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竹柳碎屑:收割竹柳树条,并粉碎成碎屑,并按照粗细进行混合备用,粗细配比为3:7;
步骤二、材料准备:按照培养基配方所述配比,称量各组分备用,并准备菌袋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郎立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