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234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葡萄种植:葡萄行距设定为2‑2.5米,株距为1.8‑2米;采用独杆伞状方式培养,葡萄主蔓留高1.8‑2米,定植当年选一条主蔓直立引缚,定杆高1.8‑2米;草莓种植:以葡萄主蔓为中心,建高60‑80CM的草莓栽培骨架,以三角铁和方管,或木头、竹子进行搭建,骨架两边固定PVC草莓种植槽,下设导流板和过滤膜,种植槽的长度可根据棚室跨度进行设定,种植槽内放种植基质,种植基质的配比为泥炭:珍珠岩:蛭石:菌菇渣=2:1:1:1。本发明专利技术立体栽培在葡萄休眠期种植草莓既节约土地、又能有效减少草莓土壤连作障碍、减少病害,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

A three-dimensional planting method of strawberries and gra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莓与葡萄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葡萄和草莓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两种水果,在果实上的共同点是外形精致、颜色艳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草莓宜生长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现有技术中的种植方法在大棚有限空间内不能实现高效的种植方法,葡萄和草莓如何实现高效的种植效率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研究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葡萄种植:(1)葡萄行距设定为2-2.5米,株距为1.8-2米;(2)采用独杆伞状方式培养,葡萄主蔓留高1.8-2米,定植当年选一条主蔓直立引缚,定杆高1.8-2米;(3)在顶部高1.8-2米处搭行间距为40-50CM井字网架;(4)在主蔓上部沿东西向各留一个副主蔓,每个副主蔓向南北方向留3~5个支蔓,其余全部抹除;步骤二:草莓种植:(1)以葡萄主蔓为中心,建高60-80CM的草莓栽培骨架,以三角铁和方管,或木头、竹子进行搭建,骨架两边固定PVC草莓种植槽,下设导流板和过滤膜,种植槽的长度可根据棚室跨度进行设定,种植槽内放种植基质;(2)草莓选择单行定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幼苗进行栽培,按照“弓背朝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草莓定植原则,将种苗定植在栽培槽中间位置或稍偏外位置,株距15-20cm;(3)草莓种植在8月底或9月初进行,定植完成后,即浇定植水,在草莓种植槽上布置滴灌系统进行肥水控制;(4)沿葡萄副蔓方向每隔3-4米设置一个40瓦荧光灯,高度为1.5米,在葡萄春天叶片生长茂盛时对草莓进行补光。优选地,所述葡萄的支蔓均匀绑缚在井字网架上,形成伞状树形。优选地,所述PVC草莓种植槽的大小为宽30cm以下、深20cm以上。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的配比为泥炭:珍珠岩:蛭石:菌菇渣=2:1:1:1。优选地,所述草莓补光的条件为晴天2-3小时,阴天6-8小时。优选地,所述草莓补光的条件为晴天2.5小时,阴天7小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立体栽培在葡萄休眠期种植草莓既节约土地、又能有效减少草莓土壤连作障碍、减少病害,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2)在草莓种植初期,葡萄还没有落叶,形成天然的遮阳网,有效的避免夏季高温对草莓移栽成活率的影响。(3)高架栽培草莓,对葡萄与草莓整个生产管理操作互不影响,草莓生产不用蹲下操作,有效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滴灌系统省工省力,整个管理过程操作方便。(4)此立体种植有效改变以往立体种植在葡萄休眠期而草莓处于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肥水地矛盾,互不干扰。(5)基质添加菌菇渣不仅原料容易获取,有效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效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以不同的比例将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的进行相互配合,有效提高了采用这种基质栽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葡萄种植:(1)葡萄行距设定为2米,株距为1.8米;(2)采用独杆伞状方式培养,葡萄主蔓留高1.8米,定植当年选一条主蔓直立引缚,定杆高1.8米;(3)在顶部高1.8米处搭行间距为40-50CM井字网架;(4)在主蔓上部沿东西向各留一个副主蔓,每个副主蔓向南北方向留3个支蔓,其余全部抹除;步骤二:草莓种植:(1)以葡萄主蔓为中心,建高60CM的草莓栽培骨架,以三角铁和方管,或木头、竹子进行搭建,骨架两边固定PVC草莓种植槽,下设导流板和过滤膜,种植槽的长度可根据棚室跨度进行设定,种植槽内放种植基质;(2)草莓选择单行定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幼苗进行栽培,按照“弓背朝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草莓定植原则,将种苗定植在栽培槽中间位置或稍偏外位置,株距15cm;(3)草莓种植在8月底或9月初进行,定植完成后,即浇定植水,在草莓种植槽上布置滴灌系统进行肥水控制;(4)沿葡萄副蔓方向每隔3米设置一个40瓦荧光灯,高度为1.5米,在葡萄春天叶片生长茂盛时对草莓进行补光。本实施例的葡萄的支蔓均匀绑缚在井字网架上,形成伞状树形。本实施例的PVC草莓种植槽的大小为宽30cm以下、深20cm以上。本实施例的种植基质的配比为泥炭:珍珠岩:蛭石:菌菇渣=2:1:1:1。本实施例的草莓补光的条件为晴天2小时,阴天6小时。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葡萄种植:(1)葡萄行距设定为2.5米,株距为2米;(2)采用独杆伞状方式培养,葡萄主蔓留高1.8-2米,定植当年选一条主蔓直立引缚,定杆高2米;(3)在顶部高2米处搭行间距为50CM井字网架;(4)在主蔓上部沿东西向各留一个副主蔓,每个副主蔓向南北方向留5个支蔓,其余全部抹除;步骤二:草莓种植:(1)以葡萄主蔓为中心,建高80CM的草莓栽培骨架,以三角铁和方管,或木头、竹子进行搭建,骨架两边固定PVC草莓种植槽,下设导流板和过滤膜,种植槽的长度可根据棚室跨度进行设定,种植槽内放种植基质;(2)草莓选择单行定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幼苗进行栽培,按照“弓背朝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草莓定植原则,将种苗定植在栽培槽中间位置或稍偏外位置,株距20cm;(3)草莓种植在8月底或9月初进行,定植完成后,即浇定植水,在草莓种植槽上布置滴灌系统进行肥水控制;(4)沿葡萄副蔓方向每隔4米设置一个40瓦荧光灯,高度为1.5米,在葡萄春天叶片生长茂盛时对草莓进行补光。本实施例的葡萄的支蔓均匀绑缚在井字网架上,形成伞状树形。本实施例的PVC草莓种植槽的大小为宽30cm以下、深20cm以上。本实施例的种植基质的配比为泥炭:珍珠岩:蛭石:菌菇渣=2:1:1:1。本实施例的草莓补光的条件为晴天3小时,阴天8小时。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葡萄种植:/n(1)葡萄行距设定为2-2.5米,株距为1.8-2米;/n(2)采用独杆伞状方式培养,葡萄主蔓留高1.8-2米,定植当年选一条主蔓直立引缚,定杆高1.8-2米;/n(3)在顶部高1.8-2米处搭行间距为40-50CM井字网架;/n(4)在主蔓上部沿东西向各留一个副主蔓,每个副主蔓向南北方向留3~5个支蔓,其余全部抹除;/n步骤二:草莓种植:/n(1)以葡萄主蔓为中心,建高60-80CM的草莓栽培骨架,以三角铁和方管,或木头、竹子进行搭建,骨架两边固定PVC草莓种植槽,下设导流板和过滤膜,种植槽的长度可根据棚室跨度进行设定,种植槽内放种植基质;/n(2)草莓选择单行定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幼苗进行栽培,按照“弓背朝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草莓定植原则,将种苗定植在栽培槽中间位置或稍偏外位置,株距15-20cm;/n(3)草莓种植在8月底或9月初进行,定植完成后,即浇定植水,在草莓种植槽上布置滴灌系统进行肥水控制;/n(4)沿葡萄副蔓方向每隔3-4米设置一个40瓦荧光灯,高度为1.5米,在葡萄春天叶片生长茂盛时对草莓进行补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葡萄种植:
(1)葡萄行距设定为2-2.5米,株距为1.8-2米;
(2)采用独杆伞状方式培养,葡萄主蔓留高1.8-2米,定植当年选一条主蔓直立引缚,定杆高1.8-2米;
(3)在顶部高1.8-2米处搭行间距为40-50CM井字网架;
(4)在主蔓上部沿东西向各留一个副主蔓,每个副主蔓向南北方向留3~5个支蔓,其余全部抹除;
步骤二:草莓种植:
(1)以葡萄主蔓为中心,建高60-80CM的草莓栽培骨架,以三角铁和方管,或木头、竹子进行搭建,骨架两边固定PVC草莓种植槽,下设导流板和过滤膜,种植槽的长度可根据棚室跨度进行设定,种植槽内放种植基质;
(2)草莓选择单行定植,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病幼苗进行栽培,按照“弓背朝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草莓定植原则,将种苗定植在栽培槽中间位置或稍偏外位置,株距15-20cm;
(3)草莓种植在8月底或9月初进行,定植完成后,即浇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娟王莹谈峰马祥建郭聪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