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19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模具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的宽度大于出料口的宽度,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通过流通腔相连通,在流通腔相对应的模具本体上为模具本体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制作,同时也便于客户的操作,更加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The extruding die for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honeycomb product die on the extru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
本技术涉及挤出成型机上挤出模具
,尤其涉及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已知蜂窝式产品(蜂窝式陶瓷蓄热体、蜂窝式SCR催化剂、蜂窝式陶瓷载体等)均是通过挤出成型机制作而成,在挤出成型机上安装有挤出模具。现有的挤出模具分为两大类:第一整硬模具(通过热处理淬硬,一次性使用的“整硬模具”),其是通过热处理把模具整体硬度处理到HRC=55~58,从而使模具达到耐磨的目的,其缺点是硬度太高模具太脆,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崩裂现象,硬度太低模具的耐磨性又达不到要求,如:整硬模具挤出蜂窝式SCR催化剂的立方数为200立方米左右,同时整硬模具的耐腐蚀性也难达到要求;第二电镀模具(通过化学镀镍,重复使用的“电镀模具”),其是在模具表面通过化学镀的方法覆盖一层厚度为0.03~0.1mm左右的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可满足使用要求,但耐磨性不足,如:电镀模具挤出蜂窝式SCR催化剂的立方数为70立方米左右,电镀模具挤到寿命后要重新电镀后才能使用。由于化学镀的质量受温度、镀液浓度、清洁度等诸多因数影响,电镀模具的镀后质量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作出改进,提供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模具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的宽度大于出料口的宽度,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通过流通腔相连通,在流通腔相对应的模具本体上为模具本体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耐磨件安装在模具本体中部位置,进一步所述耐磨件镶嵌在模具本体中部位置,所述耐磨件安装在模具本体下部位置,进一步所述耐磨件是通过轴套式镶嵌在模具本体下部位置,其耐磨件安装在模具本体位置形式多样,可供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大,更加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流通腔相对应的模具本体上有模具本体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其耐磨件在模具本体上只是局部,所用的材料较少,可降低模具的材料费用;所述耐磨件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其模具本体的寿命可提高3~5倍,一方面使生产单位立方米产品的模具费用降低了50~70%,另一方面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换模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制作,同时也便于客户的操作,更加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一端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模具本体1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的宽度大于出料口12的宽度,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之间通过流通腔13相连通,在流通腔13相对应的模具本体1上为模具本体1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14,所述耐磨件14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使模具本体1依然保持优良韧性,工作面耐磨且耐腐蚀,从而大幅度提高模具本体1使用寿命,所述耐磨件14安装在模具本体1中部位置,进一步所述耐磨件14是镶嵌在模具本体1中部位置,所述耐磨件14安装在模具本体1下部位置,进一步所述耐磨件14是通过轴套式镶嵌在模具本体1下部位置,其耐磨件14安装在模具本体1位置形式多样,可供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大,更加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已知原材料从模具本体1的进料口11进入,通过挤出成型机产生的压力使产品从模具本体1的出料口12出来,本技术中所述模具本体1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12,进料口11的宽度大于出料口12的宽度,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之间通过流通腔13相连通,在流通腔13相对应的模具本体1上为模具本体1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14,当所述耐磨件14安装在模具本体1中部位置(进一步所述耐磨件14通是过斜契式镶嵌在模具本体1中部位置),其是一种斜契式镶嵌在模具本体1上,所述耐磨件14安装在模具本体1下部位置(进一步所述耐磨件14是通过轴套式镶嵌在模具本体1下部位置),其是一种轴套式镶嵌在模具本体1上。而在传统的成型过程中工作面因为原料的摩擦和腐蚀而磨损,导致出料口尺寸变大,模具失效,加大了成本的投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流通腔相对应的模具本体上为模具本体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其耐磨件在模具本体上只是局部,所用的材料较少,可降低模具的材料费用;所述耐磨件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其模具本体的寿命可提高3~5倍,一方面使生产单位立方米产品的模具费用降低了50~70%,另一方面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换模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制作,同时也便于客户的操作,更加能够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模具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的宽度大于出料口的宽度,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通过流通腔相连通,在流通腔相对应的模具本体上为模具本体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出成型机上提高蜂窝式产品模具使用寿命的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模具本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的宽度大于出料口的宽度,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通过流通腔相连通,在流通腔相对应的模具本体上为模具本体的工作面,工作面上设置有耐磨件,所述耐磨件由耐磨和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明刘章文刘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大江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