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989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包括下模腔和与其卡合连接的上模腔,还包括: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用以输送物料铺设至所述下模腔内部;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用以消除物料成型块内部空隙;所述上模腔两侧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外壁上固定有与上模腔连通的加水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首先采用原料一层一层铺设,并且在一层铺设完毕后,利用加水机构对其进行加水,然后再次铺设物料,使得物料之间粘合度更好,物料之间不会产生间隙,其次,在一层物料铺设完毕后,利用压合机构对物料进行挤压,同时振动电机可使得物料位于下模腔内部分布更加均匀,对于最终成型的砖块效果更好。

A casting mould for neutralizing slag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然而现有的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在使用时,一次挤压成型,容易造成砖块内出现空洞现象,使得砖块的后期使用效果不好;还有其物料在加工过程中分布不均,使得后期的砖块制造厚扁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包括下模腔和与其卡合连接的上模腔,还包括: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用以输送物料铺设至所述下模腔内部;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用以消除物料成型块内部空隙;所述上模腔两侧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外壁上固定有与上模腔连通的加水机构。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管、单向控制阀和物料储存仓,所述物料储存仓固定在上模腔两侧,所述物料储存仓的底部通过所述输料管与上模腔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管上设置有单向控制阀。优选的,所述加水机构包括:蓄水仓、输水管、水泵和雾化喷头,所述蓄水仓固定在物料储存仓外壁上,所述蓄水仓的底部通过输水管与上模腔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出水口处连通有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螺栓固定在上模腔外壁上。优选的,所述上模腔的内部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液压杆、活动连接卡和挤压板,所述液压杆顶部固定在上模腔内壁中心处,所述液压杆的底部通过活动连接卡与挤压板连接,所述挤压板的横截面积与上模腔的内部横截面积相等。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振动电机。优选的,所述下模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腔的侧壁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采用原料一层一层铺设,并且在一层铺设完毕后,利用加水机构对其进行加水,然后再次铺设物料,使得物料之间粘合度更好,物料之间不会产生间隙,消除一次挤压成型砖块内部出现空洞现象,使用效果更好,其次,在一层物料铺设完毕后,利用压合机构对物料进行挤压,同时振动电机可使得物料位于下模腔内部分布更加均匀,对于最终成型的砖块效果更好,其内部物料分布更加紧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铸造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上模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0、下模腔,11、底板,20、上模腔,31、蓄水仓,32、输水管,33、水泵,34、雾化喷头,41、输料管,42、单向控制阀,43、物料储存仓,51、液压杆,52、活动连接卡,53、挤压板,54、振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包括下模腔10和与其卡合连接的上模腔20,还包括: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用以输送物料铺设至所述下模腔10内部;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用以消除物料成型块内部空隙;所述上模腔20两侧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外壁上固定有与上模腔20连通的加水机构。将物料首先存放在输料机构内部,当物料铺设一层下模腔10内部时,加水机构向铺设的物料进行加水,然后在进行另外一层的物料铺设,依次循环上述步骤,直至砖块需要的厚度,该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成型的砖块密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消除砖块内部间隙,物料之间的粘性更高,使得成型的砖块质量更高。如图1所示,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管41、单向控制阀42和物料储存仓43,所述物料储存仓43固定在上模腔20两侧,所述物料储存仓43的底部通过所述输料管41与上模腔20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管41上设置有单向控制阀42。物料储存仓43的地板为斜面结构,使得物料储存仓43内部的物料均会流入到输料管41的内部,单向控制阀42用于控制物料储存仓43内部物料定量流入到下模腔10的内部。如图1所示,所述加水机构包括:蓄水仓31、输水管32、水泵33和雾化喷头34,所述蓄水仓31固定在物料储存仓43外壁上,所述蓄水仓31的底部通过输水管32与上模腔20连通,所述输水管32的出水口处连通有雾化喷头34。蓄水仓31内部的水通过输水管32的输送,流入到雾化喷头34中,通过雾化喷头34喷出的水,可使得水喷射的范围广且均匀,对于物料的覆盖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所述输水管32上设置有水泵33,所述水泵33螺栓固定在上模腔20外壁上。水泵33可使得雾化喷头34喷出的水流速度一定,使得水对于物料的覆盖效果更好,不会出现部分位置水量过大,部分位置水量过少的情况发生。如图2所示,所述上模腔20的内部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液压杆51、活动连接卡52和挤压板53,所述液压杆51顶部固定在上模腔20内壁中心处,所述液压杆51的底部通过活动连接卡52与挤压板53连接,所述挤压板53的横截面积与上模腔20的内部横截面积相等。压合机构可对于输料机构输送到下模腔10内部的一层物料进行压合,一层压合完毕后,利用加水机构对于一层物料加水,每一层新添加的物料均通过压合机构进行一次压合;液压杆51通过活动连接卡52带动挤压板53进行移动,使得挤压板53对于物料进行挤压成型;挤压板53的横截面积与上模腔20的内部横截面积相等,可使得下模腔10内部物料挤压时,不会产生溢出的现象。如图3所示,所述挤压板53的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振动电机54。通过振动电机54可使得下模腔10内部不同位置处的物料更加均匀,使得制成的砖块效果更好,另外挤压板5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振动电机54,可使得挤压板53整体处于平衡状态,不会产生倾斜现象,对于物料的挤压的效果更好。如图1所示,所述下模腔10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腔10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的底板11,可进行拆卸,从而方便用户对于下模腔10内部进行清理,避免长时间使用,下模腔10内部粘粘物料,造成后期物料加工效果不好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使用时,打开输料管41中设置的单向控制阀42,使得物料储存仓43内部的物料通过熟料管41流通均匀铺设一层至下模腔10的内部,铺设一层后,单向控制阀42关闭,液压杆51通过活动连接卡52带动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包括下模腔(10)和与其卡合连接的上模腔(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用以输送物料铺设至所述下模腔(10)内部;/n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用以消除物料成型块内部空隙;/n所述上模腔(20)两侧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外壁上固定有与上模腔(20)连通的加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包括下模腔(10)和与其卡合连接的上模腔(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用以输送物料铺设至所述下模腔(10)内部;
加水机构,所述加水机构用以消除物料成型块内部空隙;
所述上模腔(20)两侧固定有与其连通的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的外壁上固定有与上模腔(20)连通的加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料管(41)、单向控制阀(42)和物料储存仓(43),所述物料储存仓(43)固定在上模腔(20)两侧,所述物料储存仓(43)的底部通过所述输料管(41)与上模腔(20)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管(41)上设置有单向控制阀(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和渣砖块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机构包括:蓄水仓(31)、输水管(32)、水泵(33)和雾化喷头(34),所述蓄水仓(31)固定在物料储存仓(43)外壁上,所述蓄水仓(31)的底部通过输水管(32)与上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延明裴浩宇朱雷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铜冠建安新型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