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转运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15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装转运放置架,包括:底框,底框形成为与工装笼架的长度相对应的长方体框架;至少一个上框架,至少一个上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可拆卸地叠置在底框上,且上框架与底框之间或上框架与上框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能够用于放置工装笼架的容纳空间;多组安装件,每一组安装件包括至少两个沿底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相对设在底框和/或上框架上的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分别设有与安装轴对应的卡槽,工装笼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卡槽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装转运放置架不仅结构简单,上框架的层数便于调整,而且可以一次性运输多个工装笼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避免工装笼架被挤压变形。

Tooling transfer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装转运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转运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转运放置架。
技术介绍
镀膜工装制作完成后需转运到车间进行生产。目前镀膜工装转运的方式主要为使用木质托盘进行工装转运或直接装车转运。转运的过程中存在工装堆叠现象,一方面可能导致工装积压变形;另一方面,工装易滑落,造成损坏或导致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装转运放置架,结构简单,便于工装笼架的运输,安全性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工装转运放置架,能够用于放置柱状工装笼架,所述工装笼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安装轴,所述工装转运放置架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形成为与所述工装笼架的长度相对应的长方体框架;至少一个上框架,至少一个所述上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可拆卸地叠置在所述底框上,且所述上框架与所述底框之间或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工装笼架的容纳空间;多组安装件,每一组安装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底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相对设在所述底框和/或所述上框架上的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轴对应的卡槽,所述工装笼架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装转运放置架,能够用于放置柱状工装笼架,所述工装笼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安装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转运放置架包括:/n底框,所述底框形成为与所述工装笼架的长度相对应的长方体框架;/n至少一个上框架,至少一个所述上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可拆卸地叠置在所述底框上,且所述上框架与所述底框之间或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工装笼架的容纳空间;/n多组安装件,每一组安装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底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相对设在所述底框和/或所述上框架上的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轴对应的卡槽,所述工装笼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装转运放置架,能够用于放置柱状工装笼架,所述工装笼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安装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转运放置架包括:
底框,所述底框形成为与所述工装笼架的长度相对应的长方体框架;
至少一个上框架,至少一个所述上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可拆卸地叠置在所述底框上,且所述上框架与所述底框之间或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能够用于放置所述工装笼架的容纳空间;
多组安装件,每一组安装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底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相对设在所述底框和/或所述上框架上的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安装轴对应的卡槽,所述工装笼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转运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
两个第一支撑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分别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矩形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第一横梁,两个所述第一横梁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之间,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框的端部相连,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转运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横梁上分别设有两个所述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上的所述安装块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转运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框分别包括:
上横梁;
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平行设置;
三个纵梁,三个所述纵梁分别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置,三个所述纵梁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和中部相连,三个所述纵梁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和中部相连并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下横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大伟张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