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974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薄壁件内孔进行精密加工的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与上半卡箍相对应的下半卡箍,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的两端和下半卡箍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上半卡箍的两端和下半卡箍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在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的紧固耳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卸方便,成本低廉,加工质量好,效果理想。

A device to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thin wal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深孔钻镗床内孔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对薄壁件内孔进行精密加工的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尺寸公差(+0.15/0)的工件(壁厚大于40mm)时,普遍采用深孔钻镗床粗镗、锁镗、浮镗的加工方式去控制尺寸公差,即通过控制吃刀量、转速和冷却速度等减少刀具磨损来控制尺寸公差,在深孔钻镗床上进行加工。在加工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尺寸公差(+0.15/0)的工件(壁厚大于40mm)时,工件强度高,切削力对工件的变形影响小,基本不影响内孔尺寸的控制。但在深孔钻镗床上加工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壁厚15-20mm、尺寸公差(+0.15/0)的薄壁件时,由于工件的强度低,深孔钻镗床的设备切削力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工件变形,从而影响内孔尺寸公差的控制,造成加工出来的产品存在内孔椭圆、尺寸超差、直线度超差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壁厚15-20mm、尺寸公差(+0.15/0)的薄壁件加工,消除内孔椭圆、尺寸超差、直线度超差等质量问题的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利用原深孔钻镗床的加工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尺寸公差(+0.15/0)的工件(壁厚大于40mm)加工方式,通过控制工件的变形,解决了深孔钻镗床加工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壁厚15-20mm、尺寸公差(+0.15/0)的薄壁件内孔椭圆、尺寸超差、直线度超差等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保证能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与上半卡箍相对应的下半卡箍,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的两端和下半卡箍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上半卡箍的两端和下半卡箍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在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的紧固耳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上半卡箍的两端和下半卡箍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在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的紧固耳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上半卡箍的两端和下半卡箍的两端也可以不要紧固耳而直接焊接固定在一起。紧固耳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固定在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的两端上。上半卡箍安装在薄壁管的上半圆上,下半卡箍安装在薄壁管的下半圆上,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组成圆内孔与薄壁管外圆相配,两者间隙为1mm。根据薄壁管的实际加工长度设定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数量,薄壁管每1m安装一套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达到如下效果:加工过程中工件壁薄,抗变形能力差,将此套装置安装在产品外圆上,加工过程中实现内孔直径Φ500-Φ800mm、壁厚15-20mm、尺寸公差(+0.15/0)的薄壁件加工,尺寸公差满足用户要求。利用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能有效的控制深孔钻镗床加工内孔过程中的变形问题,简单实效,解决了内孔椭圆、尺寸超差、直线度超差等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加工的质量保证能力,批量生产中能重复利用,节约成本,非常适合此类产品的批量生产。本技术结构简单,装卸方便,成本低廉,加工质量好,效果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组装加工示意图。图2为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组装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该装置主要由上半卡箍1、下半卡箍2、紧固耳3(4件)、紧固螺栓4(2件)组成。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1、下半卡箍2、紧固耳3(4件)、紧固螺栓4(2件),紧固耳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在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上,上半卡箍安装在产品的上半圆,下半卡箍安装在产品的下半圆,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通过螺栓连接紧固。为了使抗变形效果好,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设计为内孔与产品外圆相配,直径间隙1mm。紧固耳加工时要尺寸一致,焊接到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时位置尺寸把控好,使紧固螺栓能顺利穿过。根据产品的实际加工长度定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数量,每1m安装一套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使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达到最好效果。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1、与上半卡箍1相对应的下半卡箍2,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3,在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的紧固耳3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4。紧固耳3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固定在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上。上半卡箍1安装在薄壁管的上半圆上,下半卡箍2安装在薄壁管的下半圆上,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组成圆内孔与薄壁管外圆相配,两者间隙为1mm。根据薄壁管的实际加工长度设定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数量,薄壁管每1m安装一套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实施例3: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1、与上半卡箍1相对应的下半卡箍2,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3,在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的紧固耳3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紧固耳3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固定在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上。上半卡箍1安装在薄壁管的上半圆上,下半卡箍2安装在薄壁管的下半圆上,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组成圆内孔与薄壁管外圆相配,两者间隙为1mm。上半卡箍1安装在薄壁管的上半圆上,下半卡箍2安装在薄壁管的下半圆上,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组成圆内孔与薄壁管外圆相配,两者间隙为1mm。根据薄壁管的实际加工长度设定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数量,薄壁管每1m安装一套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实施例4: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1、与上半卡箍1相对应的下半卡箍2,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具体是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直接焊接固定在一起。上半卡箍1安装在薄壁管的上半圆上,下半卡箍2安装在薄壁管的下半圆上,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组成圆内孔与薄壁管外圆相配,两者间隙为1mm。根据薄壁管的实际加工长度设定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的数量,薄壁管每1m安装一套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1)、与上半卡箍(1)相对应的下半卡箍(2),其特征在于: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包括上半卡箍(1)、与上半卡箍(1)相对应的下半卡箍(2),其特征在于: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包裹在被加工的薄壁管外面,与被加工的薄壁管接触面轮廓相吻合接触;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连接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3),在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的紧固耳(3)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薄壁管内孔加工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卡箍(1)的两端和下半卡箍(2)的两端均分别带有紧固耳(3),在上半卡箍(1)和下半卡箍(2)的紧固耳(3)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领张亮任卫忠许婷婷于瑞生聂向阳杜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