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锡其专利>正文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它主要包括横杆(17)、底板(1)、连接块(18)、活动座(25)以及调节装置,底板(1)前端连接有横杆(17)和连接块(18),在连接块(18)中间设有连接气压棒的锥形管(19),底板(1)的后端连接活动座(25),活动座(25)上设有连接转椅背管的调节套;二组制动片(21)的其中一端分别与连接块(18)和活动座(25)相连接,另一端分别活动穿接在调节螺栓(11)上,与垫片相互叠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由调节座(4)、滚轮座(5)、调节杆(6)、至少一个滚轮(8)、调节压簧(10)、调节螺栓(11)、锁紧管(23)和锁紧螺母(22)组成,调节压簧(10)绕置在调节螺栓(11)上,调节压簧(10)一端顶压垫片(29),另一端顶压调节螺栓(11),调节螺栓(11)的另一端面始终与滚轮(8)相接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椅的配套部件,具体是连接椅座和气压棒及椅背的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
技术介绍
目前,用在转椅配套的已有底盘,其调节机构是用1个滚轮来调节制动片的锁紧与放松,使转椅的椅座与椅背在一定范围内摆动,这样它只能通过调节杆上扳一条路径来调节,从而会让一些初用者,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因操作不慎损坏了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使用方便的带调节装置的底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它主要包括横杆、底板、连接块、活动座以及调节装置,底板前端连接有横杆和连接块,在连接块中间设有连接气压棒的锥形管,底板的后端连接活动座,活动座上设有连接转椅背管的调节套;两制动片分别连接底板与连接块、底板与活动座,与底板相连的各一端相间层叠活动穿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的调节装置,由调节座、滚轮座、调节杆、至少一个滚轮、调节压簧、调节螺栓、锁紧管和锁紧螺母组成,调节压簧绕置在调节螺栓上,调节压簧一端顶压垫片,另一端顶压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另一端面始终与滚轮相接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底板的中间部位设置调节装置和制动片,两制动片的各一端分别通过铆钉活动连接连接块和铆钉活动连接活动座。另外的两端分别活动穿接在调节螺栓上,与垫片相间层叠。所述的调节座中间周边与底板焊接,调节座内侧的调节螺栓一端穿过垫片,另一端穿过制动片和锁紧管,由锁紧管活动连接在底板的另一侧板上,用锁紧螺母拧紧调节螺栓;调节压簧绕制在调节螺栓上,其一端顶压垫片,垫片一端顶压在调节座底面内壁,调节压簧另一端顶压调节螺栓的头部,使调节螺栓的另一面始终与滚轮相接触。两只滚轮分别通过两根滚轮销活动连接在滚轮座上,滚轮座通过铆钉与调节座活动连接,由滚轮座、铆钉和两只滚轮,构筑成以铆钉为轴线,以两只滚轮为凸点的偏心轮,在滚轮座另一端的内侧焊接调节杆。滚轮座的两侧面设有两只套在铆钉上的小档套,挡住滚轮座的左右移动。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操作调节装置时,不管你向上或向下扳调节杆时,都能使滚轮顶压调节螺栓压缩压簧,让制动片放松,使转椅的椅座与椅背进行摆动,调节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这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在底板1的前端焊接横杆17,横杆17上有几个孔用来连接转椅的椅座,在底板1的前端用铆钉16连接连接块18,在连接块18的中央位置焊接锥形管19,活动套接气压棒,固定支撑整个托盘。呈N形的调节杆14,通过焊接在底板1侧面上的钢套15定位,调节杆14一端位于锥形管19的中央,顶压气压棒。扳动调节杆14的另一端,以钢管15为支承点转动,压紧气压棒的一头上下移动,使气压棒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椅子的升降。底座1的末端通过铆钉2,活动连接活动座25,活动座25的中央固定连接调节套26,在调节套26内侧可间隙配合背管,由背管固定在靠背上,这样使靠背可以上下活动。调节套26内侧设有锁紧块27和螺栓28。在底板1的中间部位设置二个调节装置和制动片21,两制动片的各一端分别通过铆钉12活动连接连接块18和铆钉24活动连接活动座25,另外的两端分别活动穿接在调节螺栓11上,与垫片20相间层叠。所述的二个调节座4中间周边分别与底板1进行焊接,调节座4内侧的调节螺栓11一端穿过垫片29,另一端穿过制动片21和锁紧管23,由锁紧管23活动连接在底板1的另一侧板上,用锁紧螺母22拧紧调节螺栓11,调节压簧10绕制在调节螺栓11上,其一端顶压垫片29,垫片29一端顶压在调节座4底面内壁,其另一端顶压调节螺栓11的头部,使调节螺栓11的另一面始终与滚轮8相接触。两只滚轮8分别通过两根滚轮销7活动连接在滚轮座5上,滚轮座5通过铆钉3与调节座4活动连接,两侧面由两只套在铆钉3上的小档套9,档住滚轮座的左右移动,由滚轮座5、铆钉3和两只滚轮8,构筑成以铆钉3为轴线,以两只滚轮8为凸点的偏心轮。在滚轮座4另一端的内侧焊接调节杆6,只需扳动调节杆6向上或向下,都可以使滚轮座4绕铆钉3转动,压缩压簧10,迫使调节螺栓11内移,使叠加在调节螺栓11上的制动片21相互间的间隙加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固定椅座的底板1绕铆钉16,与连接在气压棒上的连接块18之间进行旋转;可以使固定靠背的活动座25绕铆钉2,与底板1之间进行旋转。当调节杆6扳动到中间位置时,压簧10回弹,使叠加在调节螺栓11上的制动片21相互间压紧,从而把椅座与气压棒、椅座与椅背之间相互锁紧。在底板1和连接块18之间有支撑弹簧13,支撑弹簧13被夹置在连接块18内侧,另一端顶压着底板1内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底板1绕铆钉16后仰时,支撑弹簧13受压缩,当失去外力作用时,支撑弹簧进回弹,使底板1绕铆钉16旋转,恢复到初始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它主要包括横杆(17)、底板(1)、连接块(18)、活动座(25)以及调节装置,底板(1)前端连接有横杆(17)和连接块(18),在连接块(18)中间设有连接气压棒的锥形管(19),底板(1)的后端连接活动座(25),活动座(25)上设有连接转椅背管的调节套;二组制动片(21)的其中一端分别与连接块(18)和活动座(25)相连接,另一端分别活动穿接在调节螺栓(11)上,与垫片相互叠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由调节座(4)、滚轮座(5)、调节杆(6)、至少一个滚轮(8)、调节压簧(10)、调节螺栓(11)、锁紧管(23)和锁紧螺母(22)组成,调节压簧(10)绕置在调节螺栓(11)上,调节压簧(10)一端顶压垫片(29),另一端顶压调节螺栓(11),调节螺栓(11)的另一端面始终与滚轮(8)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的中间部位设置调节装置和制动片(21),两制动片的各一端分别通过铆钉(12)活动连接连接块(18)和铆钉(24)活动连接活动座(25),另外的两端相间层叠活动穿接在调节螺栓(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座(4)中间周边与底板(1)焊接,调节座(4)内侧的调节螺栓(11)一端穿过垫片(29),另一端穿过制动片(21)和锁紧管(23),由锁紧管(23)活动连接在底板(1)的另一侧板上,用锁紧螺母(22)拧紧调节螺栓(11);调节压簧(10)绕制在调节螺栓(11)上,其一端顶压垫片(29),垫片(29)一端顶压在调节座(4)底面内壁,调节压簧(10)另一端顶压调节螺栓(11)的头部,使调节螺栓(11)的另一面始终与滚轮(8)相接触;两只滚轮(8)分别通过两根滚轮销(7)活动连接在滚轮座(5)上,滚轮座(5)通过铆钉(3)与调节座(4)活动连接,由滚轮座(5)、铆钉(3)和两只滚轮(8),构筑成以铆钉(3)为轴线,以两只滚轮(8)为凸点的偏心轮,在滚轮座(4)另一端的内侧焊接调节杆(6)。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调节装置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滚轮座(5)的两侧面设有两只套在铆钉(3)上的小档套(9),挡住滚轮座(5)的左右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调节装置的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锡其
申请(专利权)人:杨锡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