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62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包括柔性导管、定位气囊、充气管、套囊和分泌物吸管;其中,套囊、定位气囊均环绕包裹至柔性导管的前端外侧,且套囊位于定位气囊远离柔性导管的前端一侧,套囊上设有多个形状相同和/或不相同的分泌物孔;充气管的一端连通至定位气囊,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充气接头;分泌物吸管一端连通至套囊,分泌物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吸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套囊和与套囊相连通的分泌物吸管,将集聚在定位气囊处的分泌物完全进行抽吸出去,其结构简单,清除分泌物的效果好、效率高。

A kind of medical endotracheal tube which can clear the secretion on the 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气管插管是医院的常用高消耗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气管插管技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432993.X公开了一种医用气管插管,包括软管体、牙垫和充气接头;牙垫包括上牙垫、下牙垫和螺钉;上牙垫呈开口向下的半圆形,在上牙垫的前后两侧分别水平固定有上连接板,在上连接板上设有连接通孔;下牙垫呈开口向上的半圆形,在下牙垫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下连接板,在下连接板上设有与连接通孔对应的螺纹连接孔,上牙垫、下牙垫通过连接通孔、螺纹连接孔和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上牙垫和下牙垫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扣唇板,在上牙垫和下牙垫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扣牙板,在软管体的下侧固定有充气囊;在充气囊内部的软管体上设有进气孔;在软管体的中部通过连通管连接安装有能向充气囊中注入气体的充气接头;上述现有技术中,很容易在充气囊处产生分泌物的集聚,若不及时清除,这些分泌物会从充气囊渗入患者肺部或者回流至切开口处,造成患者肺部或者切口处的感染,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危险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345301.6公开了一种医用气管插管,包括具有入口接头与定位气囊的导管,导管的外壁上、于入口接头与定位气囊之间缠绕有痰液吸管,痰液吸管的输出端与管外吸痰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痰液吸管螺旋缠绕在导管的外壁上;位于患者气管内的痰液吸管上设有多个痰液吸孔。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设置了痰液吸管,但是痰液吸管螺旋缠绕在导管的外壁,不容易将集聚在充气囊处的分泌物完全抽吸出去。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彻底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通过设置套囊和与套囊相连通的分泌物吸管,将集聚在定位气囊处的分泌物完全进行抽吸出去,其结构简单,清除分泌物的效果好、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包括柔性导管、定位气囊、充气管、套囊和分泌物吸管;其中,套囊、定位气囊均环绕包裹至柔性导管的前端外侧,且套囊位于定位气囊远离柔性导管的前端一侧,套囊上设有形状相同和/或不相同的多个分泌物孔;充气管一端连通至定位气囊,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外部充气接头;分泌物吸管一端连通至套囊,分泌物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吸液器。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套囊贴近定位气囊设置,该区域容易产生分泌物的集聚,套囊设置在该处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处理聚集的分泌物;其中,套囊的包裹区域是小于定位气囊的,其正常使用状态所占用的体积优选小于定位气囊未充气状态下所占用的体积,在导管插入患者体内的过程中,套囊不会产生阻碍。进一步的,套囊上设有形状相同和/或不相同的多个分泌物孔,集聚在定位气囊处的分泌物通过前述分泌物孔,渗入套囊之内,并通过与套囊内部空间连通的分泌物吸管抽出至外部。优选的,分泌物孔的数目为3-8个,例如4个;多个分泌物孔均匀分布在套囊的外周,以便于将各个区域的分泌物彻底清除。本技术中的套囊,在柔性导管发生形变过程中,依旧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以使得在分泌物可以穿过分泌物孔渗入其内部,而被清除至外部;套囊可以采用与柔性导管相同类别的柔性材质(例如橡胶),或者是采用强度较高的硬性材质(例如硬质硅胶);其中,套囊的形状例如为包裹在柔性导管外周上的柔性环状体,又例如为套在柔性导管外周上的硬质柱状体。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充气管包括预埋至柔性导管管壁内的嵌入段和伸出柔性导管管壁之外的游离段,分泌物吸管包括贴在柔性导管管壁外侧设置的固定段和沿柔性导管的后端延伸出的延伸段,其中,外部充气接头连接至游离段,外部吸液器连接至延伸段。具体的,正常状态下,柔性导管在管长方向上呈弧形状,充气管、分泌物吸管优选为位于柔性导管朝向其弯曲方向的一侧,或者说充气管、分泌物吸管优选同时位于柔性导管的腹部一侧,再或者说是充气管、分泌物吸管优选位于柔性导管的内侧。其中,充气管的嵌入段与柔性导管相对固定,便于为定位气囊的充气过程,充气管的游离段伸出柔性导管之外,便于与外部充气接头连接,方便使用过程;分泌物吸管的固定段与柔性导管的管壁相对固定,优选也采用柔性材质,更优选的,分泌物吸管与柔性导管之间采用相同的材质制成,例如橡胶,二者之间还可以一体制成。分泌物吸管采用固定的方式位于柔性导管的管壁上,避免了现有技术缠绕在柔性导管外周的方式下、柔性导管发生轻微形变后,分泌物吸管产生张紧或者发生位移,一方面不利于柔性导管的使用过程,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分泌物吸管自身使用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嵌入段与固定段在柔性导管的管长方向上并行设置。优选的,嵌入段设置在柔性导管与固定段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柔性导管的中部设有开口,在柔性导管的管壁上、位于开口与定位气囊之间具有通气管道,嵌入段部分或者完全填充通气管道。优选的,嵌入段部分填充至通气管道中,在填充的同时将通气管道进行密封,嵌入段的长度优选不小于5mm,例如嵌入段的长度10mm。其中,嵌入段或者通气管道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这里的截面形状是指空气流通方向上的有效面积形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泌物吸管的管径大于充气管的管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柔性导管的前端管壁设置有侧向气孔,侧向气孔位于定位气囊靠近柔性导管的前端一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柔性导管的管长不小于25cm。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定位气囊的后方设置套囊以及分泌物吸管,可以快速、彻底地将集聚在定位气囊处的分泌物清除、排出,结构简单,操作过程简单,清除效率高。本技术中分泌物吸管、充气管与柔性导管之间的位置布置更加合理,分泌物吸管及充气管不会影响柔性导管的使用,结构稳固性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医用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包括柔性导管1、定位气囊2、充气管3、套囊4和分泌物吸管5。如图1所示,套囊4、定位气囊2均环绕包裹至柔性导管1的前端外侧,且套囊4位于定位气囊2远离柔性导管1的前端一侧,其中,在套囊4上设有多个分泌物孔41,充气管3一端连通至定位气囊2,充气管3的另一端连通至外部充气接头8,通过外部充气接头8连接充气设备,实现向定位气囊2中充入足量气体或者将定位气囊2中的气体排出;分泌物吸管5一端连通至套囊4,分泌物吸管5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导管、定位气囊、充气管、套囊和分泌物吸管;其中,所述套囊、所述定位气囊均环绕包裹至所述柔性导管的前端外侧,且所述套囊位于所述定位气囊远离所述柔性导管的前端一侧,所述套囊上设有多个形状相同和/或不相同的分泌物孔;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定位气囊,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充气接头;所述分泌物吸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套囊,所述分泌物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吸液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导管、定位气囊、充气管、套囊和分泌物吸管;其中,所述套囊、所述定位气囊均环绕包裹至所述柔性导管的前端外侧,且所述套囊位于所述定位气囊远离所述柔性导管的前端一侧,所述套囊上设有多个形状相同和/或不相同的分泌物孔;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定位气囊,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充气接头;所述分泌物吸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套囊,所述分泌物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吸液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包括预埋至所述柔性导管管壁内的嵌入段和伸出所述柔性导管管壁之外的游离段,所述分泌物吸管包括贴在所述柔性导管管壁外侧设置的固定段和沿所述柔性导管的后端延伸出的延伸段;其中,所述游离段、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柔性导管的同侧,所述外部充气接头连接至所述游离段,所述外部吸液器连接至所述延伸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段与所述固定段在所述柔性导管的管长方向上并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清除囊上分泌物的医用气管插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妙略邢帮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