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33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包括一车体,车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秸秆粉碎装置、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和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秸秆粉碎装置包括秸秆进口和秸秆运输通道,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包括秸秆粉碎仓储室、粉碎搅拌轴、营养液箱和喷头,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包括秸秆颗粒出口和秸秆颗粒仓储室,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与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之间通过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设备及其方法将实现田间的秸秆捡拾与造粒还田,效率高,速度快,可快速实现秸秆高效高量还田。

A straw picking and pelletizing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
技术介绍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为地培肥的增产措施,不仅减轻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同时还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而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有利于田地的增肥增产,一般可使田地增产5%~10%。然而,若秸秆还田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或僵苗等不良现象。目前的秸秆还田设备将秸秆捡拾、粉碎后,直接投入到田地,容易造成土秸结合度差,土壤出现孔洞,造成失墒,影响后茬作物的出苗生长,也会造成秸秆腐解缓慢,导致秸秆还田后的田地能提供的营养肥料不能满足不同农作物对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用以解决秸秆还田后的田地能提供的营养肥料不能满足不同农作物对营养物质含量不同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包括一车体,所述车体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秸秆粉碎装置、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和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所述秸秆粉碎装置包括秸秆进口和秸秆运输通道,所述秸秆进口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秸秆进口与所述秸秆运输通道的进料端相连通;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包括秸秆粉碎仓储室、粉碎搅拌轴、营养液箱和喷头,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秸秆运输通道的出料端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粉碎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的前端和后端的中部,所述粉碎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营养液箱设置于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的顶部外侧,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的顶部内侧,且所述喷头的进料口与所述营养液箱相连通;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包括秸秆颗粒出口和秸秆颗粒仓储室,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尾端,所述秸秆颗粒出口设置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后端的底部;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秸秆粉碎装置还包括秸秆扫盘、进料铲板和多把粉碎刀,所述进料铲板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秸秆进口设置于所述进料铲板上;所述秸秆扫盘设置于所述秸秆进口处,且所述秸秆扫盘与所述进料铲板通过升降臂连接,所述升降臂用于调节所述秸秆扫盘的高度;多把所述粉碎刀沿所述秸秆运输通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秸秆运输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秸秆运输通道包括垂直升高的升高通道段和水平设置于车体前端车顶的车顶通道段,且所述升高通道段和所述车顶通道段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秸秆粉碎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高通道段和所述车顶通道段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秸秆粉碎装置还包括叉车升降装置,所述进料铲板与所述车体之间通过叉车升降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还包括颗粒搅拌轴和抽气泵,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的进料口与所述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相连通,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后端的底部设置有秸秆颗粒出口,所述颗粒搅拌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前端和后端的中部,所述颗粒搅拌轴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嘴设置秸秆颗粒仓储室内并与秸秆颗粒仓储室连通,抽气泵的排气嘴设置于秸秆颗粒仓储室外并与大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包括硬质箱体、负压机、分层挤压模具、热泵、第三风机,所述分层挤压模具包括挤压内仓和密封皮,所述挤压内仓包括多个依次紧密相连的分层模具,每一个所述分层模具的内壁进设置有颗粒状凹槽,所述密封皮套设于所述挤压内仓的外壁;所述分层挤压模具设置于所述硬质箱体内,且所述分层挤压模具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的出料口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分层挤压模具贴身设置有褶皱包皮;所述硬质箱体内垂直设置有升高架,所述升高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硬质箱体和所述分层挤压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热泵和所述第三风机均设置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与所述述秸秆粉碎装置的连接通道处,且所述热泵的热风出口设置于该连接通道处的内侧;所述负压机设置于所述硬质箱体上,且所述负压机通过管道与所述挤压内仓连接其中,菌剂具有促进秸秆腐解、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化肥溶液可提高秸秆颗粒的养分供给性同时也可以起到部分黏合剂的作用,以促进秸秆颗粒黏合成型,并优化秸秆的营养成分的含量;热泵以使淀粉稀液等黏合剂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可促进粉碎秸秆颗粒的表层糊化,使其更容易成型;分层挤压模具挤压粉碎秸秆在模具里成型,变成秸秆颗粒,同时,分层也可以提高秸秆颗粒的一次成型的数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的秸秆进口和秸秆运输通道将田间或地间的秸秆先捡拾起来,物料通道中将该秸秆粉碎细化成粉末后输送至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可加入水、菌剂、淀粉稀液、化肥溶液等具有黏合剂的营养液,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加热、压缩秸秆形成秸秆颗粒,秸秆颗粒经秸秆颗粒出口流出施入田地,不仅有效提高了农田质量,培肥地力,还大大减低了高营养成分秸秆的异地制作的成本。本技术公开的设备将实现田间的秸秆捡拾与造粒还田,效率高,速度快,可快速实现秸秆高效高量还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提供的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提供的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的正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和图2,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包括一车体100,车体100的车头设置有驾驶室,车体100的底部配置有四个车轮和第一动力装置,车体100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秸秆粉碎装置1、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3和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由于车体100为现有的非常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秸秆粉碎装置1包括秸秆进口10、秸秆运输通道11、秸秆扫盘12、进料铲板13、多把粉碎刀14、第一风机15、第二风机16和叉车升降装置17,进料铲板13与车体100之间通过叉车升降装置17连接于车体100的前端,秸秆进口10设置于进料铲板13上,秸秆进口10与秸秆运输通道11的进料端相连通;秸秆扫盘12设置于秸秆进口10处,且秸秆扫盘12与进料铲板13通过升降臂120连接,升降臂120用于调节秸秆扫盘12的高度;多把粉碎刀14沿秸秆运输通道1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秸秆运输通道11内;秸秆运输通道11包括垂直升高的升高通道段110和水平设置于车体100前端车顶的车顶通道段1100,且升高通道段110和车顶通道段1100相连通;秸秆粉碎装置1还包括第一风机15和第二风机16,第一风机15和第二风机16分别设置于升高通道段110和车顶通道段1100的外侧。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100),/n所述车体(100)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秸秆粉碎装置(1)、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3)和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n所述秸秆粉碎装置(1)包括秸秆进口(10)和秸秆运输通道(11),所述秸秆进口(10)设置于所述车体(100)的前端,所述秸秆进口(10)与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的进料端相连通;/n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包括秸秆粉碎仓储室(21)、粉碎搅拌轴(22)、营养液箱(23)和喷头(24),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21)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的出料端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2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粉碎搅拌轴(2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21)的前端和后端的中部,所述粉碎搅拌轴(2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营养液箱(23)设置于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的顶部外侧,所述喷头(24)设置于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的顶部内侧,且所述喷头(24)的进料口与所述营养液箱(23)相连通;/n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包括秸秆颗粒出口(40)和秸秆颗粒仓储室(41),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41)设置于所述车体(100)的尾端,所述秸秆颗粒出口(40)设置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41)后端的底部;/n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3)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100),
所述车体(100)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秸秆粉碎装置(1)、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3)和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
所述秸秆粉碎装置(1)包括秸秆进口(10)和秸秆运输通道(11),所述秸秆进口(10)设置于所述车体(100)的前端,所述秸秆进口(10)与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的进料端相连通;
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包括秸秆粉碎仓储室(21)、粉碎搅拌轴(22)、营养液箱(23)和喷头(24),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21)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的出料端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2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粉碎搅拌轴(2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秸秆粉碎仓储室(21)的前端和后端的中部,所述粉碎搅拌轴(2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营养液箱(23)设置于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的顶部外侧,所述喷头(24)设置于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的顶部内侧,且所述喷头(24)的进料口与所述营养液箱(23)相连通;
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包括秸秆颗粒出口(40)和秸秆颗粒仓储室(41),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41)设置于所述车体(100)的尾端,所述秸秆颗粒出口(40)设置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室(41)后端的底部;
所述秸秆粉末仓储优化仓(2)与所述秸秆颗粒仓储与施用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秸秆颗粒压缩成型装置(3)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秸秆粉碎装置(1)还包括秸秆扫盘(12)、进料铲板(13)和多把粉碎刀(14),
所述进料铲板(13)设置于所述车体(100)的前端,所述秸秆进口(10)设置于所述进料铲板(13)上;
所述秸秆扫盘(12)设置于所述秸秆进口(10)处,且所述秸秆扫盘(12)与所述进料铲板(13)通过升降臂(120)连接;
多把所述粉碎刀(14)沿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捡拾造粒施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秸秆运输通道(11)包括垂直升高的升高通道段(110)和水平设置于车体(100)前端车顶的车顶通道段(1100),且所述升高通道段(110)和所述车顶通道段(1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婧逄焕成李玉义张莉丛萍董建新张珺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