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5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它包括电容单体和胶垫;电容单体的一端具有正、负极引针;胶垫贴装于电容单体的引针端的端面上,胶垫上开设有引针孔,正、负极引针穿过引针孔向外延伸分布;胶垫与电容单体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胶垫,在胶垫与电容单体之间填充密封胶,以提高电容单体的密封性;密封胶封装在电容单体与胶垫之间不外露,外观美观,同时胶垫顶部平整,用户在插件加工时,电容站立平稳,不容易歪斜,加工方便,从而可提高电容的组装效率;用户根据需要可用电容单体组装任意串联数量的防漏液电容模组,使用方便灵活;生产过程无须更改现有电容的生产工艺,适应性强,易于推广实施。

A kind of sealed and leakproof capacitor mono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是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
技术介绍
电容器使用广、用量大,是电子电路的基础器件之一。电容器通常为铝外壳,壳内装有液体电解质,铝外壳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胶塞进行密封,正、负极引针穿过胶塞外露于金属外壳的一端分布。然而电容器在长期的工作运行中,特别是电容器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时,外部水分子容易沿着电容引针向电容内部爬升,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水分子与电解液在电压的作用下进行电化学反应,水分子与电解液反应产生的物质又会顺着引针溢出,污染用户电路,最终导致电容失效,用户电路损坏。为了提高电容的密封性,防止或者减缓水分子的渗入,有的用户更改了电容铝壳的结构设计,将电容胶塞的位置下沉,在铝壳内胶塞的上端形成多出的空腔进行注胶,以将引针根部密封,此方法需要更改现有的电容生产材料与工艺,用户生产投入大,适应性不强;有的用户不更改铝壳设计,直接在电容引针根部点胶,该方法使引针根部不平整,用户在插件加工时,电容站立不平稳,容易歪斜,加工不便,降低了组装效率;也有用户采用将多个电容单体组装成电容模组后,将电容模组整体放入胶壳中进行灌胶形成半密封或全密封,此方法效果好,但缺点是不同直径不同串数的模组胶壳都需要单独开模,成本大,用户无法根据自身需要快速组成需要串数的电容模组,造成用户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有必要研究对现有的电容单体密封方案提出改进方案,在不改变铝壳设计设计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电容单体的密封性能的同时,便于对电容单体进行任意组装。技术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它包括电容单体和用于封装电容单体端部的胶垫;所述电容单体的一端密封,所述电容单体的另一端具有正、负极引针;所述胶垫贴装于电容单体的引针端的端面上,所述胶垫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正、负极引针对位分布的引针孔,所述正、负极引针分别穿过一引针孔向外延伸分布;所述胶垫与电容单体的端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优选地,所述胶垫的底面开设用于供密封胶进行填充的容置槽,所述引针孔开设于容置槽的轮廓范围内。优选地,所述引针孔呈上窄下宽的圆锥孔。优选地,所述胶垫的底面且位于容置槽的周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容置槽的周壁向胶垫的中心方向延伸分布。优选地,所述电容单体为法拉电容单体或电解电容单体。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增加胶垫,并在胶垫与电容单体的端面之间填充密封胶,以提高电容单体的密封防漏液性能;可使密封胶封装在电容单体的端面与胶垫之间不外露,外观美观,可延长密封胶的使用寿命,同时胶垫的顶部平整,用户在插件加工时,电容站立平稳,不容易歪斜,加工方便,从而可提高电容的组装效率;并且基于单个电容单体的密封结构,可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对电容单体进行任意组装,无需再考虑组装后电容模组的密封性能,使用方便灵活。基于此,其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加装胶垫的方式,在不改变电容单体本身结构的情况下,既增加了电容单体的密封防漏液性能,又可以使电容单体的端面及引针的根部保持平整,便于电容单体的组装和插件加工,使用方便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电容单体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为现有的电容单体结构,该电容单体10的一端密封、另一端具有正、负极引针11;其内部装有液体电解质,通过胶塞12进行密封封装,正、负极引针11分别穿过胶塞12向外延伸分布,电容单体10的周侧设置有束腰结构13以便于胶塞12的安装和定位;现有的电容单体结构为了增加其密封防漏液的性能,通常采用在胶塞12的顶面及正、负极引针11的根部进行点胶,密封胶20会凸出于电容单体10的端面形成弧面结构,且在正、负极引针11的根部会形成锥体结构201,这样就导致了电容单体的引针端不平,用户在插件加工时,电容站立不平稳,容易歪斜,加工不便,从而降低了电容的组装效率。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它包括电容单体10和用于封装电容单体10端部的胶垫30,胶垫30可采用板状或片状结构,其顶面为平面;该电容单体10的一端密封,该电容单体10的另一端具有正、负极引针11;胶垫30贴装于电容单体10的引针端(即具有正、负极引针11的一端)的端面上,胶垫30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正、负极引针11对位分布的引针孔31,正、负极引针11分别穿过一引针孔31向外延伸分布;胶垫30与电容单体10的端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20。由此,通过增加胶垫30这一结构,可在胶垫30与电容单体10的端面之间填充密封胶20,以提高电容单体的密封防漏液性能;具体地,可先在电容单体10的端面及引针的根部进行点胶,再将胶垫30穿过引针盖合在电容单体10的端面上;或先将胶垫30穿过引针贴装在电容单体10的端面上,再在胶垫30与电容单体10的端面之间填充密封胶20。这样可使密封胶20封装在电容单体10的端面与胶垫30之间不外露,外观美观,可延长密封胶20的使用寿命,同时胶垫30的顶部平整,用户在插件加工时,电容站立平稳,不容易歪斜,加工方便,从而可提高电容的组装效率;并且基于单个电容单体的密封结构,可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对电容单体进行任意组装,无需再考虑组装后电容模组的密封性能,使用方便灵活。基于此,其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加装胶垫30的方式,在不改变电容单体10本身结构的情况下,既增加了电容单体的密封防漏液性能,又可以使电容单体的端面及引针的根部保持平整,便于电容单体的组装和插件加工,使用方便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单体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3和图4,上述的胶垫30的底面开设用于供密封胶20进行填充的容置槽a,引针孔31开设于容置槽a的轮廓范围内。通过在胶垫30的底面开设容置槽a,可提高点胶的空间,使更多的密封胶20可填充在电容单体10的端面与胶垫30之间,以确保电容单体10的密封防漏液性能。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单体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3和图4,上述的引针孔31呈上窄下宽的圆锥孔。在引针的根部进行点胶时,引针的根部会形成锥体结构201,利用锥形结构的引针孔31结构与密封胶20形成的锥体结构201相适配,可便于在组装胶垫30时,快速地将胶垫30盖合在电容单体10的端面上,使胶垫30与电容单体10之间的空气被快速排空,使胶垫30与密封胶20之间充分接触,提高引针孔31的密封性,最终提高和保正电容单体10的密封性能,提高电容单体10的工作可靠性。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单体10的一种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容单体和用于封装电容单体端部的胶垫;所述电容单体的一端密封,所述电容单体的另一端具有正、负极引针;所述胶垫贴装于电容单体的引针端的端面上,所述胶垫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正、负极引针对位分布的引针孔,所述正、负极引针分别穿过一引针孔向外延伸分布;所述胶垫与电容单体的端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容单体和用于封装电容单体端部的胶垫;所述电容单体的一端密封,所述电容单体的另一端具有正、负极引针;所述胶垫贴装于电容单体的引针端的端面上,所述胶垫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正、负极引针对位分布的引针孔,所述正、负极引针分别穿过一引针孔向外延伸分布;所述胶垫与电容单体的端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漏液的电容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的底面开设用于供密封胶进行填充的容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强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