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荣富专利>正文

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77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由蓄热水箱、循环管路及余热交换套构成,余热交换套为筒状,筒壁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连接构成闭路循环系统。使用时把余热交换套套装在燃气灶外,燃气灶燃烧做饭的同时,其余热将交换套中的水加热,通过循环管路传递给蓄热水箱,通过蓄热水箱储存,以供日常使用,充分利用了燃气灶的余热,节约了宝贵的能源,并且在做饭的同时将水加热,作为日常用热水。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成本低廉,节约能源等优点,可在广大家庭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涉及家用燃气具的改进,属于燃气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的家用燃气灶在烧饭炒菜时,炊具直接放置在燃气灶上,火焰在加热炊具时还有很大部分余热白白浪费,将灶台附近的地方烤的很热,不但影响了周边的做饭操作环境,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充分利用燃气灶余热,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由蓄热水箱、循环管路及余热交换套构成热水器,其中,余热交换套为筒状,筒壁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连接构成闭路循环系统。所述的蓄热水箱外层包覆有绝热保温层,上部设有入水口,底部设有放水口。使用时把余热交换套套装在燃气灶外,燃气灶燃烧做饭的同时,其余热将交换套中的水加热,通过循环管路传递给蓄热水箱,完成本热水器的加热过程。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余热交换套采用夹层结构,可将燃气灶烧饭的余热交换吸收,并将其内的水加热,通过蓄热水箱储存,以供日常使用,充分利用了燃气灶的余热,节约了宝贵的能源,并且在做饭的同时将水加热,作为日常用热水。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成本低廉,节约能源等优点,可在广大家庭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筒状的余热交换套1的筒壁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其上设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通过循环管路4与蓄热水箱5连接构成闭路循环系统,余热交换套1的底部还设有托板6通过拉筋7与余热交换套1连接。蓄热水箱5外层包覆有绝热保温层,上部设有入水口8,底部设有放水口9。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由蓄热水箱、循环管路及余热交换套构成,余热交换套为筒状,筒壁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连接构成闭路循环系统;所述的蓄热水箱外层包覆有绝热保温层,上部设有入水口,底部设有放水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由蓄热水箱、循环管路及余热交换套构成,余热交换套为筒状,筒壁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连接构成闭路循环系统。使用时把余热交换套套装在燃气灶外,燃气灶燃烧做饭的同时,其余热将交换套中的水加热,通过循环管路传递给蓄热水箱,通过蓄热水箱储存,以供日常使用,充分利用了燃气灶的余热,节约了宝贵的能源,并且在做饭的同时将水加热,作为日常用热水。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成本低廉,节约能源等优点,可在广大家庭中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4C13/00GK2886386SQ20062002843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蔡荣富, 蔡荣江 申请人:蔡荣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余热节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由蓄热水箱、循环管路及余热交换套构成,余热交换套为筒状,筒壁为夹层结构,其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循环管路与蓄热水箱连接构成闭路循环系统;所述的蓄热水箱外层包覆有绝热保温层,上部设有入水口,底部设有放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富蔡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蔡荣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