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73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距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于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倾角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当第二待测物体处于水平状态时,以根据第一连杆组件长度、第一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获得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测量方法往往在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

A ran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距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距方法也日渐趋于多样化。现有的距离测量方法有刻度尺测距、激光测距和超声波测距等,由于受到测量环境的影响,现有的测量方法大多在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距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测量方法往往在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测距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于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倾角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当第二待测物体处于水平状态时,以根据第一连杆组件长度、第一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获得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指的是与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相垂直的直线距离。因此,可以根据连接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连杆机构的连杆组件的长度和第一连杆的倾斜角度计算得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随着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移动,连杆结构进行转动,可以根据第一倾斜角度的变化计算出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测量时,第一倾角测量装置如倾角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处于密封状态,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连杆机构和第一倾角测量装置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避免如油污、泥水、粉尘等的影响,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和使用,并能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且精度不受影响,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广泛,解决了现有的测量方法往往在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倾角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待测物体的第二倾斜角度,以根据第一连杆组件长度、第一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和第二倾斜角度获得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第二待测物体转动时,则相对于水平面具有第二倾斜角度,此时,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扔处于平行状态,则第一连杆组件相对于第二待测物体的倾斜角度为第一倾斜角度与第二倾斜角度的差值。进一步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表示为:其中,d表示第一待测物体到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om表示第一连杆组件的长度,mn表示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βA表示相对于水平面的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βB表示相对于水平面的第二待测物体的第二倾斜角度。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获得第一连杆组件的长度、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相对于水平面的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以及相对于水平面的第二待测物体的第二倾斜角度,即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为长度可调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可调连杆和第二可调连杆;第二可调连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长度调节螺杆,第二可调连杆通过长度调节螺杆与第一可调连杆滑动连接,以调节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改变时,第二可调连杆沿着滑槽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改变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停止移动时,可以通过螺杆将第二可调连杆的位置固定,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倾角测量装置通过第一减震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倾角测量装置通过第二减震装置与所述第二待测物体可拆卸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倾角测量装置和第二倾角测量装置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装置,起到减震的作用,使得第一倾角测量装置和第二倾角测量装置在较大的震动环境下也能够稳定工作,确定其精度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角测量装置和第二倾角测量装置均为倾角传感器。采用倾角传感器能够快速精确获得倾斜角度,并且倾角传感器是一个独立的测量个体,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有利于扩大该测距装置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球和第一减震球支架;第一倾角测量装置通过第一减震球与第一减震球支架连接;第一减震球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到第一连杆组件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减震装置通过螺钉到第一连杆组件上,在拆卸连杆机构时,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二减震球和第二减震球支架;第二倾角测量装置通过第二减震球与第二减震球支架连接;第二减震球支架通过固定磁铁吸附到第二待测物体上。第二减震装置通过固定磁铁吸附到第二待测物体上,方便拆卸。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一支撑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一待测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二支撑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和第二待测物体可拆卸连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用于实现连杆机构与第一待测物体、第二待测物体的连接,并且分别与第一待测物体、第二待测物体垂直设置,因此,在计算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需要加上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第一强力磁铁吸附到第一待测物体上;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第二强力磁铁吸附到第二待测物体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一强力磁铁和第二强力磁铁实现固定和连接,方便拆卸。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距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为连杆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第一待测物体、第二待测物体均与第一连杆组件平行且与第二连杆组件垂直时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待测物体102处于水平状态时的原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倾角测量装置与第二减震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当第二待测物体102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时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待测物体;102-第二待测物体;210-第一连杆组件;220-第二连杆组件;221-第一可调连杆;222-第二可调连杆;230-长度调节螺杆;240-第一固定轴用螺栓;250-螺栓;260-螺母;301-第一支撑座;302-第二支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于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n第一倾角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当第二待测物体处于水平状态时,以根据第一连杆组件长度、第一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获得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连杆机构,转动连接于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
第一倾角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当第二待测物体处于水平状态时,以根据第一连杆组件长度、第一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获得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倾角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第二待测物体的第二倾斜角度,以根据第一连杆组件长度、第一连杆组件的倾斜角度、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和第二倾斜角度获得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物体和第二待测物体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其中,d表示第一待测物体到第二待测物体的距离,om表示第一连杆组件的长度,mn表示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βA表示相对于水平面的第一连杆组件的第一倾斜角度,βB表示相对于水平面的第二待测物体的第二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为长度可调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可调连杆和第二可调连杆;
第二可调连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滑槽;
滑槽内设置有长度调节螺杆,第二可调连杆通过长度调节螺杆与第一可调连杆连接,以调节第二连杆组件的长度。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军陆长涛张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信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